Workflow
山海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普惠AI照进现实:云知声如何让技术“越山海”
观察者网· 2025-08-01 23:49
公司技术架构与产品体系 - 公司以"AI三驾马车"(算法、算力、大数据平台)为技术基座,是国内最早搭建千卡GPU智算集群的AI公司之一 [3] - 2016年完成支持千卡同时调用的Atlas智算中心,并推出以模型为中心的"云知大脑"平台,其核心为"山海大模型" [3] - 云知大脑由认知模型(山海大模型)和感知/生成模组(语音降噪、识别、合成等)构成,整合为多模态强推理大模型 [5] - 技术架构呈现"底层三驾马车-中间云知大脑-上层场景应用"的完整体系 [5] 核心应用场景布局 - 智慧物联:通过语音交互打通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开口即控"的横向场景覆盖 [5] - 智慧医疗:自2016年与协和医院合作起,已深入病历质控、医保控费、辅助诊疗等垂直领域,构建医疗知识图谱并持续升级专业模型 [5] - 智慧交通:与南宁轨道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覆盖智能客服、运维调度等轨道交通智能化场景 [9] - 采用"智慧物联(宽度)+智慧医疗(深度)"的复合场景战略,形成场景化应用矩阵 [8] 技术产业化路径 - 公司经历2012年深度学习(AlexNet)和2022年大模型(ChatGPT)两次技术革命,均保持国内首批产业化应用地位 [11] - 医疗领域采用"助手-同事-导师"的渐进式发展路径,目标培养超级医生但需长期投入 [5] - 行业大模型选择标准取决于专业knowhow需求程度,医疗等严肃场景需结合行业知识与数据构建专业模型 [6] - 技术发展策略强调"深入行业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单纯技术刷榜 [11][12] 全球化与资本市场 - 出海战略聚焦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已与瓦努阿图达成震后智能化重建合作 [13][14] - 认为中国在AI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体系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 [17] - 指出DeepSeek等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对中国技术公司的价值评估,中美技术代差已缩短至1-2个季度 [16] - 预测全球化2.0将形成中美"双核主导"格局,打破美国技术垄断有利于行业均衡发展 [13][17] 行业趋势与创业建议 - 观察到WAIC参展应用从概念展示转向垂直行业落地,C端产品显著增多 [15] - 判断底层通用大模型最终存活3-5家,建议创业者聚焦应用层价值创造 [18] - 数据质量被视为AI能力关键,公司通过医疗等垂直领域深度合作获取高质量行业数据 [19][20] - 强调"算法-算力-数据"闭环需通过真实场景验证,商业化价值反哺技术迭代 [20]
云知声市值激增逾170亿港元:磐谷创投118倍回报领跑 D轮后入股国资平均收益率282%
新浪证券· 2025-07-25 15:06
上市历程 - 云知声于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此前曾于2020年11月申请科创板IPO但三个月后撤回,2023年转战港股两度递表失效 [1] - 公司最终全球发售156.0980万股,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91.66倍,国际发售超额认购1.70倍,发行价205港元/股,募资3.20亿港元 [1] - 上市后流通股仅占总股本2.2%,在2025年港交所主板新上市公司中募资规模排名第31,属于"迷你IPO" [1]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319.8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0%,收盘价296.40港元/股,涨幅44.6% [2] - 两周内股价一度达593.5港元高点,总市值逼近400亿港元,最新股价保持在530港元/股以上,市值较首日增长逾170亿港元 [2] 投资者结构 - 基石投资者商汤科技、润建股份和臻一资管合计认购46.286万股,占发售股份近三成,投资总金额9488.63万港元 [2] - 上市前共完成10轮股权融资,26家机构注资约24.36亿元,2023年5月D3轮融资后估值83.33亿元(19.29亿美元) [2] 机构投资回报 - 磐谷创投综合账面投资回报达117.97倍,其个人投资者基金天津朴树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收益率达207.8% [4] - 启明创投累计投入1.10亿元,上市后持股9.2%,投资回报近30倍 [5] - 高通和浙大联创投资分别实现账面回报16.92倍和13.04倍,京东、三六零等C轮投资者回报均超11倍 [5] - D+轮及以后轮次参与的机构平均收益率约282.4%,其中超四成为国资背景机构 [6]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12.05亿元,2024年单年亏损同比扩大21.4%至4.54亿元 [8]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远高于行业均值 [8] - 生活领域主要客户数量下降,医疗服务主要客户留存率从2022年70.4%降至53.3% [8] - 2024年在中国AI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中排名第四,市占率仅0.6% [8] 技术发展 - 伴随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发布,公司将业务定位调整为多模态和行业智能体 [1] - "山海大模型"在主流测评榜单上掉队,技术声量衰减 [8]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TO梁家恩受聘为广西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35
公司动态 -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梁家恩博士受聘为广西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体现公司在AI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领域的领先地位 [1] - 公司作为国内AGI技术产业化先行者,拥有大模型技术、多模态交互技术、AI芯片等全栈式硬核技术 [3] - 2023年起公司与广西合作紧密,在医疗、交通、政务等十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3] 区域合作进展 - 2023年3月与南宁轨道交通合资成立广西桂云通科技有限公司 [3] - 2023年10月在南宁东站基于山海大模型打造一体化换乘引导系统 [3] - 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合作利用AI技术助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3] - 2025年4月与南宁市政府签署"云知声东盟总部项目"合作协议 [4] - 2025年6月与南宁轨道升级合作优化"轨道・慧生活"小程序 [4] - 2025年7月与广西卫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医疗健康领域AI应用 [4] 技术应用成果 - 山海大模型已成功应用于交通枢纽场景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3] - AI技术在自然资源监测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3] - 全栈式AI技术覆盖医疗、交通、政务等十余个行业领域 [3][5] 战略发展 - 公司将持续发挥全栈式AI技术优势赋能广西AI产业发展 [5] - 梁家恩博士作为广西籍人才为家乡智慧转型提供专业支持 [3][5] - 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深度参与广西城市发展和智慧升级建设 [3][4][5]
上市10天暴涨1.48倍,云知声成港股第二高价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06:47
股价表现 - 云知声自6月30日上市以来持续飙涨 7月14日暴升23 49% 收盘报510港元 成为港股第二高价股 [1] - 港股高价股排行榜前三名均为2024年6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 云知声发行价205港元 上市10个交易日较发行价暴涨1 48倍 [1] - 云知声盘中创下520港元的上市新高 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达1 48倍 [1] 技术实力与商业化 - 公司被称为"港股AGI第一股" 深耕AI领域前沿 构建全栈式AI硬核技术体系 包括大模型技术 多模态交互技术 AI芯片等 [2] - 自主研发的"山海大模型"通用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医疗等领域专业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 拓展出文生图 音图问答等多模态交互能力 [2] - 以"山海大模型"为核心打造的行业智能体已广泛应用于辅助诊疗 医保核赔 智慧座舱等垂直领域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中增长速度排名第二 [2] - 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商中排名第三 在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商中排名第四 [2] 融资与投资 - IPO引入3名基石投资者 累计认购约9550万港元 包括商汤-W旗下SensePower 臻一资产管理及润建国际 [3] - IPO前获得启明创投 挚信资本 磐谷创投 中网投 京东 中电健康基金 中金 高通等知名机构投资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 01亿元 7 27亿元和9 39亿元 对应亏损为3 75亿元 3 76亿元和4 54亿元 [3] 技术认证与突破 - 兽牙智能体平台v1 0成功通过华为昇腾应用开发技术认证 获得Ascend Native认证证书及认证徽标使用权 [3] - 兽牙智能体平台基于山海大模型和多年技术积累推出 以"行业大模型+场景化智能体"为核心 构建企业全链路AI数智化基座 [4] - 该平台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赋能 落地成果显著 [4]
云知声上市首周大涨60.6%,市值突破233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50
上市表现与市值突破 -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9678 HK [1] - 上市首周股价较发行价大幅上涨60 6%,总市值突破233 7亿港元 [1] - 公司成为"港股AGI第一股",展示了AGI商业化的成功案例 [1] 募资用途与战略布局 - 此次上市募资净额约为2 06亿港元,资金用途稳健且具有长远意义 [3] - 募资主要投向研发领域,包括AtlasAI基础设施和云知大脑升级 [3] - 计划优化超级计算平台调度系统,提升AI模型训练效率 [3] - 将投资新兴商业机会,加强产品在垂直行业和场景中的应用 [3] - 战略布局包括进军海外市场,推动全球智能化转型 [3] 技术体系与研发成果 - 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对话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全栈技术体系 [6] - 技术布局涵盖大模型、多模态交互、AI芯片及行业知识图谱 [6] - 2016年自建Atlas人工智能计算集群,为大规模模型训练提供算力支持 [6] - 2023年发布600亿参数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 [6] - 2024年山海大模型以82 2分综合成绩登顶MedBench医疗AI评测榜首 [6] 硬件产品与市场表现 - 自主开发的AI语音芯片形成技术壁垒,包括"雨燕"、"蜂鸟"物联网芯片及"雪豹"车载芯片 [6] - 近三年芯片出货量从1280万颗增长至3600万颗,终端适配性显著提升 [6] - 硬件产品为AI解决方案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6]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聚焦智慧生活与医疗两大核心应用场景 [7] - 在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等领域已实现商业化突破 [6] - 上市后将加速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强化商业变现能力 [7] - 持续深耕大模型技术的同时,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 [7]
云知声上市成港股AGI第一股,开启商业化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47
上市表现 - 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 成为首家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9678HK [1] - 上市首周市值增幅巨大 市值超230亿港元 [1] - IPO全球发售1561万股 发行价每股205港元 募资净额约206亿港元 [3] - 首周股价最高触及3386港元 收盘报3294港元 较发行价大涨606% 总市值达2337亿港元 [3] - 赢得"港股AGI第一股"称号 验证"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战略 [3]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8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30% [5] - 研发重点投向Atlas AI基础设施 山海大模型迭代及边缘计算芯片研发 [5] - 智算集群算力达184 PFLOPS 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实时训练与推理 [5] 商业化进展 - 采用"灯塔客户"策略 深度绑定格力 平安科技 厦门地铁等行业龙头 [7] - 2024年生活场景客户数增至411家 医疗场景覆盖超500家医疗机构 [7] - 单项目平均收入同比增长38% 反映聚焦高价值客户的战略转向 [7] - 终端用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527%降至2024年449% 系统集成商/代理人渠道占比升至551% [7]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四大方向:Atlas AI基础设施等核心技术研发 强化多模态大模型 边缘计算等AGI关键领域优势 [7] - 拓展智慧医疗 智慧交通等垂直行业应用场景 [7] - 加速国际化布局 重点开拓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 [7] - 推进战略合作及补充营运资金 [7]
云知声上市首日市值破210亿港元,荣膺港股AGI技术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50
公司上市概况 - 云知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9678HK,成为港股"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40%,总市值突破210亿港元 [1] - 创始人兼CEO黄伟博士与联合创始人兼CTO梁家恩博士共同出席上市仪式,强调上市是责任的加冕而非终点 [2] 技术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首批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企业之一 [3] - 2016年布局Atlas AI智算集群,为技术落地提供算力支持 [3] - 2018年推出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奠定垂直行业AI解决方案基础 [3] - 2023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山海大模型,具备十大核心能力和多模态交互功能 [3] 产品与市场应用 - 以山海大模型和多模态智能组件为核心,推出数十款覆盖智慧生活与智慧医疗的产品 [3] - 与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吉利汽车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 [3] - 成为首批在严肃场景下实现大模型规模化商业落地的企业,推动医疗、交通、客户服务等领域的智能化 [3] 未来发展展望 - 上市标志着资本市场对AGI技术落地能力的认可 [4] - 公司将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推动中国AGI产品全球化 [4]
IPO周报 | 云知声成为「港股AGI第一股」;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受理
IPO早知道· 2025-07-06 21:13
云知声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678",成为"港股AGI第一股"[2] - 作为中国AGI技术先行者,拥有自研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600亿参数),在MedBench评测中综合得分82.2位列第一,SuperCLUE报告总分72位居全球第一梯队[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5.0%,毛利率维持在38.8%-40.5%区间[4] - 智算集群计算能力达184 PFLOPS,存储容量超10PB,技术商业化进程领先,2024年成为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3][4] 拨康视云 - 公司于2025年7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592",专注眼科创新疗法[6] - 核心产品CBT-001有望成为翼状胬肉全球首创药物,已在中美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并与参天制药达成授权协议[6] - 另一核心产品CBT-009针对青少年近视,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2024年7月向FDA提交IND申请[7] 摩尔线程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科创板招股书,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GPU芯片研发[8][12] - 自主研发四代GPU架构,MTT S80显卡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千卡集群效率超国外同代产品[10]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至4.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00%,累计研发投入38亿元[11] 镁信健康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为中国最大医药多元支付平台,2024年营收20.35亿元[14][16]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患者节省67亿元,服务160万患者,覆盖40%中国已上市1类新药[14] - 2024年毛利率35.8%,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41.8%收窄至3.9%[16][17] 翼菲科技 - 公司递交港交所18C上市申请,2024年中国轻工行业工业机器人供应商排名第五[20] - 全球客户覆盖28个国内省份及20多个海外国家,2024年海外收入2550万元占比9.5%[21] - 截至2025年6月在手订单超4亿元[22] 镁佳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专注汽车域控解决方案,2024年每十辆智能座舱新车中有一辆使用其技术[25] - 2024年交付63.43万件产品,累计交付量最快达百万,毛利率从2023年12.1%回升至21.8%[25][28] 海拍客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专注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2024年平台交易额110亿元[30] - 中国低线市场最大服务平台,市场份额10.1%,连接4200家卖家和29万家买家[30]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拥有3.8万付费买家,销售SKU超1000个[32] 瑞为技术 - 公司递交港交所18C上市申请,中国民航视觉智能产品市场排名第一,份额8.9%[38]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24.6%,2024年实现净利润828万元[39][40] 德适生物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拥有全球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iMedImageTM[42] - 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市场份额30.6%,2024年营收7035万元,毛利率65.5%[47][48] 百力司康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专注ADC药物开发,核心产品BB-1701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51] - 管线包含4个临床阶段ADC候选药物,BB-1701为全球临床阶段最靠前的HER2 ADC之一[52] 普祥健康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商排名第二,2024年营收5亿元[55][57]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从0.39亿元增至0.59亿元,老年患者比例在同行中最高[56][57]
累亏12亿的云知声登陆港交所,“流血”上市背后的生存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7-02 20:48
上市概况 - 云知声于6月30日以"AGI第一股"身份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05港元/股,发售156.098万股H股,募资总额3.2亿港元,首日股价涨幅44.59% [1] - 公司五年内四次冲击资本市场,2020年科创板IPO因"医疗语音市场70%占有率"争议撤回,2023年转战港股两次递表失效,2024年第三次更新招股书后通过聆讯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6.01亿元增至9.39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复合增长率23%,但净亏损持续扩大,三年累计亏损12.05亿元(3.75亿/3.76亿/4.54亿) [3][4] - 2024年末账面现金仅1.56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出3.19亿元,应收账款余额5.59亿元占营收60%,周转天数283天远超行业安全线 [3][4] - 研发投入累计9.23亿元占总营收34%,其中56.8%用于支付第三方服务费,2024年外包支出达2.1亿元 [5] 业务结构 - 生活AI和医疗AI分别贡献营收78.8%和21.2%,医疗AI毛利率38.8%低于科大讯飞同业务55.1% [5] - 客户增长停滞:生活AI客户从2022年373家增至2024年411家,医疗AI客户长期徘徊166家,整体留存率从70.4%降至53.3% [5] - 项目制模式导致"增收不增利",2024年医疗客户单客收入增长35.18%至120万元但项目数量从913件降至711件 [6] 市场竞争 - 2024年在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占比仅0.6%,生活AI和医疗AI细分领域份额分别为5.8%和2.3%,远低于科大讯飞医疗AI22.9%的市占率 [7] - "山海大模型"算力184 PFLOPS(阿里云300+ PFLOPS,百度1840 PFLOPS),2023年相关收入仅1670万元占总营收2.3%,2024年底客户不足65家 [7]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188家备案大模型中90%年收入不足千万,AI领域VC/PE融资额同比下滑47% [7] 战略挑战 - 13年间经历智能语音方案、物联网芯片、AI综合服务商多次业务转型,被称"战略摇摆教科书" [6] - 研发投入超半数用于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低附加值环节,核心算法突破有限,对比科大讯飞2024年毛利率48%(云知声38.8%) [8]
独家丨对话云知声黄伟:撕掉博士标签,成为真正的CEO
创业邦· 2025-07-02 11:12
公司概况 -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成为"港股AGI第一股",IPO发行价每股205港元,募资总额3.2亿港元,首日收盘价296.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44.59%,市值约210亿港元[3] - 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由中科大博士黄伟与梁家恩联合创立,定位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与应用研发,从语音识别演进至生成式AI,2024年收入近10亿元[5][7][8] - 成立至今完成至少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0亿元,投资方包括挚信资本、启明创投、中网投、京东、360、高通创投等30多家机构[4] 商业模式与技术布局 - 采用"云端芯一体化"战略,将AI能力模块化实现快速场景适配,2023年提供约1300万颗消费级AI语音芯片,2024年芯片出货量达3600万颗[8][17] - 构建"一横一纵"业务矩阵:"一横"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家居等物联网场景,"一纵"深耕医疗知识密集型场景,2024年山海大模型收入达7420万元,客户65家[22] - 智慧生活业务为营收主力,2022-2024年收入从4.9亿元增至7.4亿元,占比超78%,客户涵盖大型保险集团、深圳地铁等[19] 医疗领域突破 - 2013年率先布局医疗AI,2022-2024年医疗业务收入从1.1亿元增至2.0亿元,占比提升至21.2%,服务北京协和医院等576家客户[12][14][9] - 通过AI语音技术将医生病历书写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产品覆盖智能导诊、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及医保支付管理等场景[12] - 医疗业务采用"标杆效应"策略,与协和医院深度合作积累临床经验,形成技术壁垒,2024年在医疗AI服务市场排名第四[12][14][9] 技术演进与行业地位 - 2016年建立Atlas人工智能基础设施,2017年推出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2023年发布600亿参数的山海大模型[8]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生活AI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三,医疗AI服务市场排名第四[9] - 坚持不卖模型只卖解决方案的策略,认为"卖模型是伪命题",专注基于山海大模型的产品化输出[26][27] 创始人特质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黄伟出身军人家庭,性格坚毅,拥有中科大语音方向博士学位,曾带领团队在NIST声纹识别评测中力压MIT、斯坦福等机构[6] - 2012年创业初期掏空积蓄并借款200万元,拒绝巨头收购,坚持13年将公司带至上市[7][8] - 强调创业者需忘掉博士标签,以商业组织CEO身份思考,将技术、产品、商业深度融合[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