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柜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二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7.5%
新华财经· 2025-09-03 21:37
港口货物吞吐量表现 - 香港第二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7.5%至4240万公吨 其中抵港港口货物同比下跌11.7%至2530万公吨 离港港口货物同比下跌0.4%至1710万公吨 [1] - 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5.7%至8350万公吨 其中抵港港口货物同比下跌11.3%至4980万公吨 离港港口货物同比上升3.8%至3380万公吨 [1] 分地区货物吞吐量变化 - 抵港港口货物中新加坡来源地货物重量同比上升31.8% 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越南及智利分别下跌39.9%、28.5%、26.9%、25.5%、24.4%及22.8% [1] - 离港港口货物中澳大利亚目的地货物重量同比上升25.9% 美国、菲律宾、越南、泰国及日本分别下跌45.1%、28.9%、28.6%、19.9%及13.5% [1] 主要货品吞吐量变动 - 抵港货物中"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同比上升28.7% "人造树脂及塑料"下跌18.6% "石料、沙及砾石"下跌30.4% "煤、焦煤及煤球"下跌42.3% [2] - 离港货物中"石料、沙及砾石"同比上升23.5% "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上升19.9% "纸浆及废纸"下跌10.3% "人造树脂及塑料"下跌18.4% [2] 船舶抵港情况 - 第二季度抵港远洋轮船船次同比上升7.3%达4900船次 总容量上升4.5%达7400万净吨 [2] - 抵港内河船船次同比下跌3.6%至20094船次 总容量上升11.6%达2360万净吨 [2] 货柜处理量 - 第二季度处理320万标准货柜单位 同比下跌7.0% 其中载货货柜下跌5.7%至258万标准货柜单位 空货柜下跌12.1%至63万标准货柜单位 [2]
把货“藏”在加拿大,商家赌特朗普对华关税认怂,网友:很明智!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57
美国零售业应对高关税策略 - 美国零售商为规避高达245%的对华关税,采取将货物暂存加拿大仓库的"曲线救国"策略 [1][4] - 加拿大仓库具备免税仓储、税收减免及四年内转口美国可退税三大优势,成为零售商首选避税方案 [4][6] - 从中国运往加拿大的货柜量激增50%,尽管单箱运费增加500-600美元,仍远低于美国关税成本 [6] - 该策略本质是与关税政策打时间差,赌注美国未来降低税率,目前加拿大仓库容量充足且享有自由贸易区豁免 [6][8]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美国保税仓库因贸易战爆满,迫使零售商转向加拿大仓储,但长期关税不降将导致额外运费叠加 [6][8] - 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联合赴白宫游说,反映行业对关税政策的集体焦虑,股价短暂上涨但无实质进展 [15] -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圣诞备货季临近加剧供应链压力,行业洗牌风险上升 [15][17] 市场连锁反应 - 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致日常商品全面涨价,从卫浴花洒到儿童玩具均受影响 [11] - 全球股市受冲击:日本股市单日跌8%,韩国澳大利亚跌5%,中国创业板暴跌12.5% [22][25] - 供应链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国的计划因需3-5年建设周期而难以短期见效 [25] 行业与政策博弈 - 商界领袖公开反对关税政策,对冲基金阿克曼预警"自找的经济寒冬",家得宝创始人批评税率过高 [19] - 白宫释放可能降低关税信号,财政部长私下承认僵局"难以为继",但政策反复性仍存不确定性 [27] - 中西部农民、制造业工人等群体因出口受阻和原材料涨价加入抗议阵营,政策走向受多方压力影响 [29] 宏观经济影响 - 单边贸易政策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零售业疲态显现,最终成本由普通家庭和中小企业承担 [32] - 国际商业伙伴关系受损,涨价潮或进一步抑制本已疲软的消费市场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