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小叶子”志愿者上岗、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第八届进博会准备好了
央视网· 2025-11-01 14:34
进博会筹备与规模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 海关已监管进境展品276票 展品金额约1.5亿元人民币 包括多领域首发新品 [1] 志愿者服务与支持 - 三千多名"小叶子"志愿者已开启服务工作 服务于现场引导咨询 展会注册管理等九大类岗位 志愿者队伍包括114名长期管理岗志愿者和3668名会期服务志愿者 专项招募了港澳台志愿者71人 [3] - 首次成立小语种志愿者联盟 招募小语种志愿者129人 涉及12个语种 将设立小语种志愿者调度中心加强统筹 [5] 金融服务方案 - 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布第八届进博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全力满足企业进口融资需求 [6] - 金融服务方案聚焦进口贸易全链条 在传统信贷 贸易金融等产品基础上加强金融市场 汇率避险等服务 满足企业在贸易磋商 支付结算等各环节需求 [8] - 推出覆盖71个国家的投资研究报告 为企业布局全球 抢抓行业机遇提供参考 [10] - 金融服务方案既为跨国企业定制综合金融方案 也为中小微企业搭建高效支持体系 推进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便利使用 [12]
第八届进博会5日将在上海开幕 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发布
央视新闻· 2025-11-01 12:36
在金融服务方面,本届进博会还推出覆盖71个国家的投资研究报告,为企业布局全球、抢抓行业机遇、 规避防范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昨天(10月31日),中 国进出口银行联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在上海发布第八届进博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满足企业进口 融资需求。 针对本届进博会的客商需求,中国进出口银行聚焦进口贸易全链条,在传统信贷、贸易金融、支付结算 等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汇率避险等服务,满足企业在贸易磋商、合同生效、货物周转和 支付结算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王康:既为跨国企业定制综合金融方案,也为中小微企业搭建高效支持体系。 既满足企业跨境融资需求,也推进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便利使用,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进口贸易 的每一个环节。 (责任编辑:王擎宇) ...
聚焦科技金融主线: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以 “融智 + 融资” 赋能产业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1 15:58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性金融机构正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数智驱动”和“全周期服务”模式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作为案例,通过其战略主线和服务体系,服务近百家科技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近六成,以金融支撑国家战略与首都高质量发展 [2] 政策性金融的战略定位与成果 - 国家政策明确“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战略方针,标志着科技金融体系进入新一轮升级周期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自觉肩负政策性金融使命,将科技金融提升为战略主线,服务国家战略之“锚”,立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 [2] - 该行已服务近百家科技型企业,其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近60% [2] 全周期金融服务模式 - 针对科创企业“研发期投入大、成长期融资难、成熟期转型痛”的生命周期痛点,创新建立动态适配机制,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量身定制金融方案 [3] - 金融服务从“单一需求”向“多元场景”转变,例如为北一机床量身定制“贷款+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拳,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研发端 [3] -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通过“融智”提升“融资”的精准性与适配性,成为科创企业“爬坡过坎”的同行者 [3] 跨境金融与全球化服务 - 通过外汇业务、跨境融资、贸易金融等多元化工具,助力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 - 以瑞迈特医疗为例,通过贸易金融业务有效破解企业海外订单资金周转困局,并帮助企业理解国际规则、规避风险、拓展网络 [4] - 政策性金融通过搭建跨境服务平台,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世界市场的“超级联系人” [4] 产业链与生态共建 - 金融服务从“单点支持”升级为“系统赋能”,通过连接上下游资源,打造“创新协同、要素共享、供应链互通”的融通发展生态 [5] - 以海博思创为例,合作后依托政策性银行平台优势,帮助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共同打造从研发、制造到市场拓展的闭环生态 [5] - 通过政银协同、银银联动、银企相伴等方式,加力锻造产业链“中枢神经”,彰显“国之重器”的担当 [5]
当园区成为科技金融主阵地:用技术流解开融资难题
中国证券报· 2025-06-13 04:48
园区发展趋势 - 园区发展从横向扩张转向纵向深化,注重产业链配套和公共基础功能配套,有助于金融机构打通上下游产业链[1][5] - 广州高新区集聚八大产业集群(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美妆大健康等),创新活力显著[5] 科技企业融资困境与突破 - 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研发投入大、亏损期长、轻资产难抵押的融资难题(如奥松电子2015年技术改装期人员流失严重,鼎甲科技2018年因高研发投入亏损)[2][3] - 兴业银行创新"技术流授信体系",将技术实力、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纳入评估核心,向亏损期的鼎甲科技提供500万元授信,一年后企业扭亏为盈[3] - 针对奥松电子厂房建设资金缺口,兴业银行通过"投联贷"提供2730万元厂房按揭贷款,后续综合授信规模达6000万元[2] 兴业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截至2024年末,园区科技金融贷款余额5521亿元,占园区贷款总量38%,2024年新增科技贷款占比60%[4] - 服务科技企业数量突破12.7万户,年增2.28万户,在广州高新区服务近800家企业,融资余额超40亿元(占区域园区贷款27%)[4][5] - 金融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贸易金融等多元化产品[2] 产融结合案例 - 奥松电子传感器产能不足(订单排至国庆节),重庆新基地建设中,计划深化与兴业银行战略合作[1][2] - 鼎甲科技从2家合作银行濒临退出到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印证技术流授信有效性[3] - 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定制方案,精准匹配园区企业需求(如广州开发区支行为鼎甲科技设计专属授信方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