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运营

搜索文档
智信能科携“智信小智”智能体及三大低碳解决方案亮相2025SNEC光伏展———以科技重构新能源运营范式 领航低碳经济新时代
中国能源网· 2025-06-11 13:09
2025年6月11日,上海——全球光伏行业盛会SNEC上海国际光伏展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发布会现场) (江西电建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向晓斌先生致辞) 作为新时代低碳经济的提供商与服务商,智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信能科")携绿色能源资产运营、智能台区、零碳产业园三大解决方案及新能 源运营大模型智能体"智信小智"重磅亮相,以技术创新重塑能源资产运营生态。 三大解决方案:全链条赋能绿色能源转型 绿色能源资产运营解决方案 整合"交易运营、能碳调控、分析决策、运营管理"四大核心能力,实现风光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力交易辅助系统实现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超90%、现货电价预测准确率超80%,助力客户交易均价提升28%(华北地区案例)。 智能台区解决方案 首创"配电台区储能+能量路由器"架构,集成新能源发电、交直流充电桩及调控系统,解决动态增容、电能质量治理等痛点。 半固态高安全电芯与智能消防设计,为局域能源系统提供可靠保障。 (智信能科公司CTO黄晓宏先生发布) 展会现场,智信能科发布的"智信小智"智能体引发行业瞩目。该产品以多模态数据融合、自主学习进化、自然语言交互、智能体协同网络四大技术突破 ...
上海独角兽,环世物流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6-03 13:52
公司概况 - 环世物流2003年成立于上海杨浦区,是中国领先的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提供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全球仓储与配送服务、资产运营和技术解决方案 [3] - 公司在中国物流企业排行榜中位列第23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383位,上海民营企业百强第38位 [3] - 在Transport Topics"Top 50 Global Freight"排行榜中,海运集装箱运输货运量位列全球第13名 [3] - 2024年公司位列中国民营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第一位,连续十年保持集装箱量排名第一,按集装箱吞吐量计位列全球综合物流服务商第八位 [3] - 在"一带一路"走廊中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中东及红海航线排名第一并居该航线集装箱量首位 [3] 业务布局 - 业务涵盖国际海运集装箱整箱及拼箱、件杂货、大宗散货、集运、国际空运、国际陆运、化工物流、工程项目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仓储码头服务等 [5] - 国内设立约40家分、子公司和办事处,国际总部设在新加坡,并在1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约30家海外分支机构 [5] - 全球物流网络覆盖超过6,000条跨境航线,累计服务超过94,000家企业客户,覆盖约200个国家及地区 [5] - 2024年以网络覆盖国家及地区数量和跨境航线数量计,位列中国民营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第一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60亿、7.76亿和12.51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04.7万、-3,842.5万和5,159.3万美元 [6] - 2024年跨境综合物流服务收入占比91.2%(11.41亿美元),全球仓储及分销服务等收入占比8.8%(1.10亿美元) [6] - 2024年中东及红海航线收入占比30.7%(3.51亿美元),欧洲及地中海占比24.4%(2.78亿美元),拉丁美洲占比14.0%(1.59亿美元) [6] - 2024年毛利率为12.4%(1.55亿美元毛利),较2023年的7.3%(5,643万美元)显著提升 [7] 战略合作 - 获得菜鸟、中远海运、云启资本、创新工场、拙朴投资、德同资本等战略投资 [8] - 与菜鸟成立合资公司文鳐供应链,携手阿里巴巴国际站为跨境中小商家提供一站式线上物流服务平台 [8]
74岁王石,突然表态
盐财经· 2025-05-28 16:55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 值班编辑 | 宝珠 视觉 | 顾芗 据多家媒体5月27日消息,近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发布一则长文。他表示,正在尝试和万科的 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为万科的平稳过渡,为保护广大投资者、万科合作伙伴、13万员工的福祉而尽 所能。王石还称:"在外界看来,王石就是万科,万科就是王石。我认可:万科是我创建的、制度是我 建立的、团队是我培养的、接班人是我选择的。岂能推卸对万科因尽(编者注:原文如此)的责任 呢?" 王石同时表示,在万科"企业股"诞生后,每年分红所得,除了用于购买新股之外,剩余资金用于补偿资 助1988年股改时的万科在册员工。"顺便提一句,1988年至2020年期间,我没有从企业股的分红中获取 过一分钱。名和利上,老王选择了名。" 大河财立方记者向万科方面求证该消息,一名接近万科人士向记者表示,已关注到该消息,没有更多信 息透露。 万科官网显示,王石现任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现年74岁。 公开简历显示,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之后,他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1999年-2017年担任万科 董事会主席。 2017年6月21日,万科公告新一届董事会方案。王石当天通过微信朋友圈贴出了 ...
华远集团:破界共生,以国企改革之笔擘画首都核心区产城融合新范式
搜狐网· 2025-05-19 17:17
国资国企改革整合重组 - 2024年以来国资国企改革整合重组浪潮汹涌 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开展高质量并购 加速国有企业重组整合进程 [1] -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 [1] - 华远集团与华方投资改革重组于2025年4月29日完成工商变更 华方投资成为华远集团全资二级重要子公司 [1] 战略重组与生态重构 - 华远集团与华方投资战略重组不仅是资产叠加 更是以新质生产力为内核的生态重构 [2] - 华远集团深耕地产开发 华方投资专注消费构建与非遗传承 双方合作推动产城融合 [2] - 重组实践西城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孵化平台+特色楼宇"的金融科技产业蓝图 [2] - 华远集团将80万平方米经营性资产与华方投资的健康服务、非遗文化等业务深度融合 构建"城市更新与资产管理+健康生活与服务+智慧科技与服务"三位一体产业生态链 [2] 绿色转型与科技赋能 - 华远集团将建筑节能改造与能源管理作为服务"双碳"战略的必答题 [3] - 重组后在马连道中国数据街、护国寺非遗文化空间等项目推动绿色转型 搭建覆盖节能咨询、改造设计、能源托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3] - 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实施+科技赋能"模式 在西城多个建筑建立绿色转型试验场 [3] - 将AI、大数据技术植入城市更新 在护国寺非遗文化空间应用数字孪生技术 在马连道数据街二期部署智慧楼宇管理系统 [3] 文化资产与业态创新 - 华方投资的宫毯织造、金属锻錾等非遗项目在华远文化资产运营系统中重获新生 年轻创客用区块链技术为传统技艺确权 [4] - 在长沙君悦酒店、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华远·华中心等空间构建"酒店+公寓+商业"全业态资管体系 叠加数据、文化、服务新维度 [4] 轻资产转型与科技创新 - 华远集团以"轻资产转型+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破局 为旗下上市公司"瘦身健体" 置入物业、酒店等新业态 剥离传统地产开发业务 [5] - 联合北建大科技园打造数据要素孵化器 培育具身智能、智慧楼宇管理、数字能源平台等新增长极 [5] 国企改革的西城解法 - 华远集团重组实践体现"破界共生"打破行业壁垒 "文化铸魂"激活历史资产 "数智蝶变"抢占技术高地 [7] - 改革不是规模叠加 而是多重要素重组催生化学反应 主动定义未来 [7] - 华远集团以"智慧美好生活综合服务商"新身份 在首都核心区推动国企改革与城市进化 [7]
中金:维持美的置业(03990)“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4.2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7:21
业绩预测与评级调整 - 下调2025年归母核心净利润预测11%至6.07亿元(同比+20%),引入2026年预测6.76亿元(同比+12%)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21%至4.25港元/股(对应7.5%目标2025年股息收益率和8%上行空间) [1] - 公司交易于8.1% 2025年股息收益率 [1] 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增33%至37.3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同比增25%至5.04亿元 [2] - 开发服务业务开展两个月实现结算收入2.93亿元,收费模式为开发服务费单方100-120元、销售服务费率1-3% [2] - 物管服务收入同比增13%至18.4亿元,在管面积同比增长15%至7,538万平米,其中控股股东贡献约88%增量 [2] - 资产运营收入同比大增92%至9.87亿元,产业园销售去化贡献收入,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32%至29亿元,自持项目NOI率同比+11ppt至64% [2] - 地产科技收入同比-6%至6.06亿元 [2] 2025年业务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约24%至46.22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同比增约20%至6.07亿元 [3] - 开发服务预计带来最大业务增量,控股股东在建面积762万平米、空地面积593万平米,已新拓第三方住宅项目饱和收入约8,000万元 [3] - 资产运营在手优质商场经营表现爬坡及产业园销售去化有望保障增长 [3] - 物管服务预计2025年在管面积增速不低于10% [3] - 2024年派息率达归母核心净利润的70%,公司指引后续保持该派息水平且考虑派发中期股息 [3]
招商蛇口(001979):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拿地表现明显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3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 亿元(-13.9%),归母净利润4.5 亿元 (+34.0%),扣非归母净利润3.9 亿元(+32.4%)。 事件评论 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拿地表现明显改善。业绩方面,公司2025Q1 营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实现稳健增 长,主要由于结转项目权益比例同比提升,全年营收面临下行压力,但业绩展望仍稳健。经营方面,公 司销售规模维持行业第五,拿地表现明显改善,财务安全边际维持较高水平,信用优势持续巩固,持有 业务稳健发展,新发展模式探索保持领先,综合竞争力维持前列。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45/49 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9.9X/18.6X/16.9X,尽管表观PE 偏高,但实际PB 相对偏低(尤其是 剔除前海长久期资产隐含市值之后),当前估值并未反映中长期价值且隐含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 级。 营收下降但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公司2025Q1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9%,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7pct 至 11.8%,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提升1.2pct 至7.1%,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0%,主要由于结转 ...
人居地产女董事长康瑛上任后首份年报:亏损扩大,现金短债比1.5
搜狐财经· 2025-05-07 15: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73.66亿元,同比下降37.28% [2] - 净利润亏损20.0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5.34亿元扩大276% [2] - 营业总成本88.43亿元,同比下降27.38% [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2.15亿元,同比减少21.58% [4] 业务板块 - 房屋销售收入70.92亿元,同比下降38.31%,毛利率1.62% [3] - 租赁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56.47%,毛利率58.94% [3] - 酒店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4.44%,毛利率22.45% [3] - 房屋销售收入占比96.27%,为主要收入来源 [3] 债务情况 - 短期有息负债合计48.26亿元,包括短期借款1.40亿元、应付票据1.86亿元 [6] - 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38亿元,一年内到期应付债券7亿元 [6] - 现金短债比为1.5 [7]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共6名董监高离任,包括原董事长、原总经理 [8] - 李柯接任总经理职务,康瑛接任董事长职务 [9] - 新任董事长康瑛曾任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 [9] - 新任总经理李柯曾任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总经理 [9]
万科A:一季度营收近380亿 多地项目热销 科技专利累计近300项
快讯· 2025-04-29 20:07
智通财经4月29日电,万科发布一季报,第一季度实现营收近380亿,销售近350亿,回款率超100%,完 成超1万套房屋高质量交付,一季度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并完成大宗交易38亿元,盘活回款超40亿。 一季度,万科新一代综合住区产品多城热销,理想花地成为广州主城区销冠,上海、天津、杭州等多地 项目去化率超80%;长租业务规模、效率、纳保量行业第一,同时还与深铁置业达成战略合作,探路融 合发展。经营服务业务方面,万科物业新拓存量项目年化收入增长超50%;商业轻资产运营服务已获 GIC、黑石等知名机构认可;物流业务出租率行业领先,冷链营收双位数增长。此外,万科长期坚持自 主创新,截至目前已获技术专利近300项。 万科A:一季度营收近380亿 多地项目热销 科技专利累计近300项 ...
营收持续稳定 棕榈股份现金流显著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4-26 13: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5亿元,经营保持稳健态势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达5.72亿元,同比增长734.78%,连续三年保持净流入状态 [1] 主营业务发展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中标规模与金额双增长,累计中标近20个项目,面积约120万亩,规模稳居河南省国有企业前列 [1] - 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已顺利完工,并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探索科技+金融+组织化管理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1] 新兴业务布局 - 运营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47.02万元,成为公司第三大业务板块 [2] - 成立全资子公司棕榈(河南)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整合城市管养、商业运营、资产运营、文旅运营等轻资产业务 [2] - 未来将依托两大专业运营平台深化业务体系化发展,运营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 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推进目标落地 [2]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 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完善风控体系,强化资金链安全,优化债权和资产结构 [2]
年报点评|美的置业:地产开发剥离上市平台,三年再造新美的置业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03 17:36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完成房地产开发及销售业务剥离,2024年前9月地产合约销售金额约284亿元,同比下降47% [2][4] - 非持续经营业务税后亏损28亿元,导致整体净利润亏损23.5亿元 [2][5] - 持续经营业务营收37.26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35.7%,净利率13% [2][6] - 管理层预计2025年营收复合增长不低于2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不低于20% [6] 业务结构 - 物业管理业务占比49%,营收18.39亿元,同比增长13% [6] - 资产运营业务占比27%,收入同比增长92% [6] - 房地产科技及开发服务分别占比16%和8% [6] - 未来三年物管服务及开发服务占比将维持在70%左右 [6] 物业管理业务 - 在管面积7538万平方米,合约面积9255万平方米 [3][9] - 在管项目384个,合约项目420个 [9] - 80%项目来源于母公司 [3][9] - 产业园区在管56个,面积832万平方米 [9] 产业运营业务 - 在管商业体13座,运营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自持5座 [11] - 拥有3座产业园产权(或使用权) [11] - 2025年初通过代建代管拓展2个项目,预计全周期收入超1.1亿元 [11] - 商业业态包括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社区邻里中心和服务式公寓 [12] 财务状况 - 总资产97.2亿元,总负债46.43亿元,净资产50.8亿元 [17] - 资产负债率47.7%,净资产收益率9.6% [17] - 持有现金1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48.6亿元 [17] - 贸易应收款及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21.22亿元,减值拨备1.4亿元 [17] 战略方向 - 定位为低杠杆、轻资产平台,短期内不会大幅投资自持物业 [17] - 计划借助国内REITs成熟契机改善资产配置结构 [17] - 房地产科技业务2025年布局大湾区,2026年拓展海外市场 [14] - 开发服务主要承接控股股东业务,控股股东在建土储762万平方米,空地土储593万平方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