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K5
搜索文档
韩媒:韩国人买车为何痴迷“黑白灰”
环球时报· 2025-11-12 06:43
韩国汽车颜色偏好现状 - 2024年韩国售出的汽车中,黑白灰银等非彩色系占比高达76%,其中白色占33%,灰色占26% [1] - 韩国汽车白色占比超过欧洲的25%和全球平均水平的31%,灰色占比也高于全球平均的23%以及北美和日本市场 [1] - 韩国道路上黑白汽车过多,被形象地称为“车轮上的寿司” [1] 偏好中性颜色的原因 - 韩国消费者将汽车视为资产,购买时即考虑未来转售价值,经销商公开劝阻顾客选择彩色车辆 [1] - 中性色二手车售出时间更短,例如中性色捷尼赛思G80售出需60天,彩色版需65天 [2] - 中性色二手车贬值幅度更小,例如中性色捷尼赛思G80比原始价格下降16%,彩色版下降17% [2] - 中性色起亚K5转售需40天,彩色版需51天,价格上中性色总体下降14%,彩色版下降21% [2] - 中性颜色易于维护且不易过时,受儒家价值观影响,韩国民族性格不喜欢张扬 [2][3] 颜色与车辆性能及安全 - 根据韩国警察厅数据,蓝色汽车占交通事故车辆的25%,绿色占20%,而白色占12%,黑色仅占4% [3] - 白色汽车能反射更多阳光,减少空调使用,可能将燃油效率提高多达5% [3] 市场趋势变化 - 2024年韩国售出的汽车中,蓝色、红色、绿色和黄色等亮色占比达到24%,较2015年的20%大幅增长 [3] - 蓝色增幅最大达到10%,红色占5%,显示消费者越来越多将汽车视为表达个性和价值观的方式 [3] - 现代汽车为其SUV增加翡翠绿颜色选项,起亚为其首款皮卡增加蓝色和米色选项 [4]
车圈南橘北枳记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0 10:50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 -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65.2%,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外资品牌份额压缩至不足35% [4] - 2025年4月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达65.5%,同比增8个百分点;1-4月累计份额64%,同比增7.9个百分点 [4] - 外资品牌面临双重挤压:燃油车受自主品牌性价比冲击,新能源领域难以抗衡自主先发优势,二线合资品牌集体衰退 [4] 外资品牌在华困境案例分析 起亚 - 电动化滞后:2024年电动车型仅占全球销量21.5%,在华仅EV5/EV6两款在售,与中国市场超40%新能源渗透率脱节 [6] - 产品线混乱:EV5月销长期三位数,EV6进口价26.28万元缺乏竞争力;多款车型定位重叠,K5等主力车型存在发动机异响等质量问题 [8] -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100782辆中出口占比52.6%,本土品牌吸引力大幅衰减 [8] 斯柯达 - 2024年全球销量92.66万辆(+6.9%),但在华仅售1.75万辆(-23.1%),受大众品牌价格下探和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双重挤压 [9] - 电动化缺位:大众集团资源倾斜ID系列,斯柯达缺乏竞争力电动车型,2024年中国业务已并入上汽大众体系 [10] Jeep - 产品策略错位:过度专注SUV四驱系统,忽视城市用户对内饰和工艺需求;大指挥官起售价较竞品汉兰达高3万元 [11] - 质量问题:2.4L发动机烧机油、7速双离合顿挫引发大规模投诉,电动化产品线薄弱 [11] - 广汽菲克销量从2017年20多万辆骤降至2021年不足2000辆,2022年解散 [12] 铃木与三菱 - 铃木固守小型车战略,未跟进SUV/MPV趋势,2018年退出中国;三菱因帕杰罗等硬派SUV未转型城市/新能源赛道,2023年广汽三菱停产 [13][16] - 技术断代:铃木电动化进展缓慢,三菱在插混/纯电领域全面掉队 [15][16] 外资品牌全球表现对比 - 起亚2024年全球销量超300万辆:韩国电动化占比35.6%,欧洲混动车型贡献52.9万辆,北美占全球销量1/3 [20] - 斯柯达2024年全球交付92.66万辆,明锐等车型在欧洲受捧,德国(18.71万辆)为最大市场 [21] - Jeep北美市场占全球销量90%,牧马人等车型位列美国最畅销中型SUV;菲亚特2024年全球120万辆中巴西占52万辆 [23][24] - 铃木2024年日本销量67万辆,印度市场占165万辆;三菱在东南亚表现强劲,2023年菲律宾销量第二 [26] 行业启示 - 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创市场",外资品牌困境源于电动化误判、产品迭代迟缓、品牌定位模糊及本土化不足 [28] - 全球化需深度本地化:涉及产品定义、技术路线、供应链等全方位适配,需聚焦与自身基因契合的主战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