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6

搜索文档
Ford EV sales fall 31% while hybrids rise
TechCrunch· 2025-07-01 23:22
福特电动车销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31%,主要受E-Transit货车销量崩溃和F-150 Lightning需求下滑影响 [1] - 上半年累计电动车销量仅38,988辆,较2024年同期下降近12% [2] - Mustang Mach-E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0%至10,178辆,F-150 Lightning销量下降26%至5,842辆,E-Transit货车销量从2024年同期的3,410辆暴跌至418辆 [4] 混合动力车与整体销售趋势 - 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3%,与电动车形成鲜明对比 [1] - 公司整体销量因员工折扣促销和关税预期刺激而上升 [2] 美国电动车行业环境 - 特朗普政府拟取消联邦税收优惠及其他补贴,加剧行业压力 [3] - 现代汽车Ioniq 5和Ioniq 6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2%和8%,起亚EV9/EV6销量跌幅更大 [3] - 特斯拉预计将公布疲软的季度销售数据 [3] 产品周期与战略调整 - 现有电动车产品老化:Mustang Mach-E上市于2020年底,F-150 Lightning推出于2022年中 [4] - 公司计划2027年推出低成本电动车系列,首款为小型卡车 [4] 外部政策影响 - 特朗普第二任期前几个月威胁加征汽车关税,短期内刺激消费者提前购车 [4]
车圈南橘北枳记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0 10:50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 -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65.2%,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外资品牌份额压缩至不足35% [4] - 2025年4月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达65.5%,同比增8个百分点;1-4月累计份额64%,同比增7.9个百分点 [4] - 外资品牌面临双重挤压:燃油车受自主品牌性价比冲击,新能源领域难以抗衡自主先发优势,二线合资品牌集体衰退 [4] 外资品牌在华困境案例分析 起亚 - 电动化滞后:2024年电动车型仅占全球销量21.5%,在华仅EV5/EV6两款在售,与中国市场超40%新能源渗透率脱节 [6] - 产品线混乱:EV5月销长期三位数,EV6进口价26.28万元缺乏竞争力;多款车型定位重叠,K5等主力车型存在发动机异响等质量问题 [8] -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100782辆中出口占比52.6%,本土品牌吸引力大幅衰减 [8] 斯柯达 - 2024年全球销量92.66万辆(+6.9%),但在华仅售1.75万辆(-23.1%),受大众品牌价格下探和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双重挤压 [9] - 电动化缺位:大众集团资源倾斜ID系列,斯柯达缺乏竞争力电动车型,2024年中国业务已并入上汽大众体系 [10] Jeep - 产品策略错位:过度专注SUV四驱系统,忽视城市用户对内饰和工艺需求;大指挥官起售价较竞品汉兰达高3万元 [11] - 质量问题:2.4L发动机烧机油、7速双离合顿挫引发大规模投诉,电动化产品线薄弱 [11] - 广汽菲克销量从2017年20多万辆骤降至2021年不足2000辆,2022年解散 [12] 铃木与三菱 - 铃木固守小型车战略,未跟进SUV/MPV趋势,2018年退出中国;三菱因帕杰罗等硬派SUV未转型城市/新能源赛道,2023年广汽三菱停产 [13][16] - 技术断代:铃木电动化进展缓慢,三菱在插混/纯电领域全面掉队 [15][16] 外资品牌全球表现对比 - 起亚2024年全球销量超300万辆:韩国电动化占比35.6%,欧洲混动车型贡献52.9万辆,北美占全球销量1/3 [20] - 斯柯达2024年全球交付92.66万辆,明锐等车型在欧洲受捧,德国(18.71万辆)为最大市场 [21] - Jeep北美市场占全球销量90%,牧马人等车型位列美国最畅销中型SUV;菲亚特2024年全球120万辆中巴西占52万辆 [23][24] - 铃木2024年日本销量67万辆,印度市场占165万辆;三菱在东南亚表现强劲,2023年菲律宾销量第二 [26] 行业启示 - 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创市场",外资品牌困境源于电动化误判、产品迭代迟缓、品牌定位模糊及本土化不足 [28] - 全球化需深度本地化:涉及产品定义、技术路线、供应链等全方位适配,需聚焦与自身基因契合的主战场 [29]
创维汽车调整车型配置,产品定位面临冷思考
格隆汇· 2025-06-09 09:47
创维EV6车型配置调整 - 创维EV6取消410欢乐、520创享两款车型 同时调整其他版本配置 包括换装10.2英寸中控屏 增加4G车联网、车载Wi-Fi、蓝牙等功能 [1][2] - 410出行版本动力电池从三元锂更换为磷酸铁锂 明显为降低成本 [3] - 多个版本(410出行、520出行、520欢乐、620出行、620欢乐)减配ESP系统 单套成本超5000元 [3] ESP减配影响分析 - ESP系统能降低43%致命交通事故 包括34%轿车单车事故、71%轿车翻车事故及59%SUV单车事故 [4] - 2011年美欧立法强制安装ESP 中国市场2021年新车ESP前装搭载率达91.6% [5] - 减配ESP虽合规 但降低安全评分 且与行业主流车企(如长城、吉利)标配趋势相悖 [5][7] 销量与市场策略 - 创维汽车2022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16180台 月均1618台 距离全年3万台目标需后两月月销6910台 [10] - 效仿合资车减配ESP以降低成本 但品牌力不足 可能被贴上"无合资车命却得合资车病"标签 [8] - 2月全球缺芯期间 吉利因ESP芯片短缺致销量环比降46% 创维却在供应恢复后主动减配 [7] 健康汽车定位争议 - 产品主打"健康"概念 配备N95空调滤芯、负离子发生器等 但功能同质化严重(沃尔沃、比亚迪等均有类似配置) [13][14] - "N95"概念存在误导 车规标准无此认证 且行驶中通风环境使滤芯作用有限 [15][16] - 董事长黄宏生宣称"电动车治愈高血压糖尿病" 夸大功效损害品牌可信度 [17] 行业竞争与定位缺陷 - 汽车行业成功品牌需强差异化定位(如奔驰的发明者地位、宝马的运动操控) 而"健康"标签难以延伸至精准人群 [12][14] - 健康定位依赖热点需求(如疫情) 类似雾霾催生的空气净化器市场 存在随政策改善而降温的风险 [13] - 产品本末倒置 安全配置(ESP)优先级低于健康噱头 背离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的本质 [16] 母公司战略与行业对比 - 创维集团2005年已布局汽车电子 但品牌正式进入新能源市场不足两年 [9] - 设定激进目标:2023年销10万辆 2025年25万辆 2030年100万辆(含50万海外) [10] - 家电企业跨界造车更稳妥路径应为供应链切入(如美的、格力) 而非直接整车制造 [20]
创维汽车的野心
格隆汇· 2025-06-09 09:47
公司表现与增长 - 2022年12月交付3116台,海外出口1098台,全年总销量21916台,同比增长255.72% [2] - 2021年7月创维EV6上市后年销量突破2万台 [5] - 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业务占营收比重达20%,港股股价在2023年1月涨幅达49.26% [8] 公司战略与布局 - 2010年进入新能源客车领域,2014年纯电客车销量第二,盈利1.5亿元 [3] - 2017年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2020年推出天美ET5,2021年更名为创维汽车 [5] - 海外布局44个国家和地区,计划2025年前推出4款纯电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 [6] - 布局动力电池,利用2.2万平方米厂房建设1.2GWh动力电池项目 [8] 技术与生态优势 - 拥有3亿产品用户和1.1亿酷开系统用户,Skylink系统覆盖4.1亿用户数据 [5] - 具备12年造车基因和创维集团生态基因支持 [5] - 开沃集团为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领军企业,提供基础赋能 [5] 未来目标与挑战 - 目标成为全球十强品牌,市值3000亿元,计划再投入300亿元 [8] - 2023年1月创维EV6在C-NCAP碰撞测试中获"一星"评价,综合得分率仅39.9% [9][12] - 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后半场,需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生态 [12]
南京不怕输
虎嗅· 2025-06-06 16:36
江苏城市联赛与足球文化 - 江苏城市联赛在社交平台播放量破亿,专业足球网站开辟"苏超"积分榜专区,13支战队轮番对决[1] - 参赛选手包括职业球员、个体工商户、大学生等业余选手,比赛被誉为"世界上最纯粹的足球"[3] - 比赛以恩怨情仇为特色,没有内幕与假球,竞争激烈[4] 新能源产业与足球成绩的关联 - 新能源产业发达城市(苏锡常)在联赛中表现惨淡:苏州倒数第三,无锡倒数第二,常州三战全败[5] - 南京凭借2胜1负5个进球进入前三,与当地造车产业的起伏形成对比[7] 南京汽车产业历史 - 南京汽车制造厂(南汽)1985年累计生产汽车20万辆,年产量超2.2万辆,全国第三[10] - 1995年依维柯轻客出货超1万台,南汽总产量超8万台,成为中国轻型车生产冠军[13] - 1998年南汽依靠依维柯进账超4亿元[14] - 南京菲亚特项目和MG罗孚收购案导致南汽资不抵债,2007年被上汽收购[15]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与挫折 - 2015年南京成为新能源造车中心,吸引前途、知豆、拜腾、博郡等新势力[18] - 知豆2017年销量达4.2万辆,估值12.6亿美元[21] - 前途汽车2015年推出75万元电动跑车K50,2017年母公司长城华冠获20亿元投资[23][24] - 博郡2016年宣布投资100亿元建厂,承诺年产能10万辆[26] - 拜腾2017年落户南京,投资110亿元建厂,2018年完成5亿美元B轮融资[28][29] - 格力银隆2017年开工,目标年产2.5万辆商用车,年产值146亿元[32]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衰退 - 2018年起行业低迷,多家新势力倒闭:银隆2018年7月被查封[36],知豆2018年销量跌至1.8万辆[38],前途K50一年仅售59台[40] - 博郡2020年6月倒闭,首期10亿元注资仅履行1400万元[44] - 拜腾2020年6月烧光84亿元崩盘,量产计划失败[46]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与复苏 - 创维汽车(前身南京金龙)2024年销量3.5万台,中东市场单车利润5000元[54][55] - 创维EV6耐高温电池在沙漠气候下续航600公里,衰减率低于10%[56] - 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生产的MAZDA 6e出口欧洲[60],恒天领锐新能源客车在韩国累计销售超700辆[61] - 2023年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达2400亿元,同比增长18%[64] - 2024年一季度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5%[67]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布局 - 与合肥签署合作协议,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作[66] - 通过麦格纳、欣旺达等零部件巨头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63] - 南京官方表态积极应对竞争,推动产业升级[69]
一场机器人大会背后的“智造跃升”
齐鲁晚报· 2025-05-22 05:03
人机协同技术突破 -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操控无人机,识别准确率高达92.5%,打字速度达每分钟20个字符 [3]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接入Deep Seek大模型,具备情景交流和分析能力,四足机器人Y30站立负载达150千克 [4]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分院将脑机接口应用于医疗康复,帮助肢体障碍患者实现自主行走 [3] 无人机技术升级 - 龙翼航空EV660重载物流无人机载重200公斤,续航200公里,适用于特殊地形运输 [5] - 消防无人机编队作战系统单次覆盖火场面积500平方米,效率提升5倍以上,全国市场占有率50% [6] - 高层消防一体化作战单元实现220米高空喷射灭火,灭火弹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5% [6] 机器人智能化发展 - 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末端力控精度1N以内,焊接精度0.4毫米,负载能力提升至45千克 [7] - CR35系列协作机器人作业范围达2246毫米,具备全关节力控和自适应作业能力 [7] - "机器人+AI"战略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毫米级乃至微米级生产工艺 [8] 产业集群建设 - 济宁市形成"两园多点"产业集聚格局,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 [9] - "一网四中心"平台提供检测、培训、维保等全方位服务,构建全产业链条 [10] - 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会员达85家,整合行业技术与创新资源 [10] 政策支持与产业增长 - 山东省出台《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构建全产业链格局 [2] - 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率超20%,列入36条重要产业链之一 [9] -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形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条细分产业链 [9]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23日)
乘联分会· 2025-04-23 17:05
国内装备制造业增长 -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69.2%的重点产品产量增长 [2] - 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均实现10%以上增长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光纤制造、航空航天设备、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增长超20% [2] - 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供需对接和高质量发展 [2]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 吉林省对报废更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给予2万元补贴,燃油车补贴1.5万元 [4] - 按新车发票金额分四档提供3000-15000元阶梯补贴 [4] - 支持二手车经销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 [4] 车企战略合作与电动化布局 - 丰田汽车在上海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加速电动化转型 [5] - 奇瑞汽车与上海徐汇区、临港集团合作,建立上海总部和造型中心,加大投资力度 [6] - 北京现代发布纯电平台SUV ELEXIO,计划未来四年每年推出2-3款新能源车,2025年出口目标10万辆 [7] - 长安启源加入华为超充联盟,深化充电技术合作 [8] - 蔚来计划第三季度在欧洲推出FIREFLY电动车,寻求本地合作伙伴 [9] 智能驾驶技术突破 -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推出行业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支持五级安全停车策略 [10][11] - ADS 4提供四档配置,旗舰版ADS Ultra支持高速L3能力 [11] - 与赛力斯、北汽等11家主机厂合作推进智能汽车技术 [11] 国际车企动态 - 现代汽车推出下一代混动系统,集成双电机优化性能与燃油效率 [14] - 雷诺计划2030年印度销量达50万辆,为当前12倍,将推出4款SUV和2款电动车 [15][16] - 起亚2025款EV6在美国本土生产,满足《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条件 [17] 商用车与动力技术 - 华为联合东风商用车等9家企业发布超充联盟2.0,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18] - 潍柴发布H/T-2.0高热效率发动机,覆盖460-680马力,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19] - 长安猎手K50皮卡搭载2.0T增程系统,双电机最大功率200kW,支持L2驾驶辅助 [21] - 郑州日产全球首发智能电混皮卡,基于"星核"平台打造,加速新能源转型 [22]
KIA AMERICA ACHIEVES HIGHEST MARCH AND FIRST QUARTER SALES IN COMPANY HISTORY
Prnewswire· 2025-04-01 15:1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3月销量达78,540辆,将破纪录的销售势头延续至六个月,第一季度总销量198,850辆创历史新高,得益于产品阵容和品牌声誉,且宣布多项举措推动发展 [1][2] 销售业绩 - 3月总销量78,540辆,同比增长13.1%,第一季度总销量198,850辆,同比增长10.7% [1][2][7] - 零售交易同比增长25%,呈持续增长趋势 [1] - 多款车型表现出色,K4销量同比增10%,Carnival MPV、Telluride、Sportage分别同比增长53%、17%、11% [2][3] - 部分车型3月及第一季度具体销量数据见表格 [5][9] 公司举措 - 3月26日佐治亚州Metaplant America工厂盛大开业,投资75.9亿美元,满负荷运营将创造超8500个工作岗位 [8] - EV6和EV9在佐治亚州西点工厂全面投产,有望加速电动车销售增长 [4] 产品荣誉 - 2025款Telluride和2025款EV9获保险协会IIHS顶级安全选择+称号,Telluride连续三年获最高荣誉,EV9评级较去年提升 [8] 充电服务 - Wallbox宣布Kia EV9兼容的双向充电器Quasar 2可预购,符合条件的车主和承租人可先到先得预订 [8]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3 21:43
核心观点 - 起亚汽车通过"价值战"而非"价格战"实现销量逆袭,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9.2%,累计销量超650万辆[5] - 公司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进行新能源转型,推出6款电动车并调整组织架构[5][7] - 通过内销+出口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出口量进入TOP10合资品牌,累计出口36.4万辆创汇36亿美元[14][16][18] - 产品研发聚焦中国市场需求,EV5等车型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并反向输出全球市场[10][12][21] 战略转型 - 2022年起全面革新在华策略,将研发重心向中国倾斜,烟台技术研究所成为集团全球唯二新能源研发中心[7][10] - 2023年发布新能源战略,计划2023-2027年推出6款电动车,已导入EV6 GT和EV5两款车型[7] - 设立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推进L4智驾本土化,已获上海道路测试许可[12] - 考虑与百度、华为合作开发专属车机系统,强化智能化布局[12] 产品策略 - EV5作为首款中国研发的全球车型,由中国400名工程师参与开发,内饰采用成本高30%的环保材料[10][21] - 2025款EV5升级L2+智驾系统,覆盖城区/高速/泊车全场景,支持30余款本土APP[23] - 根据用户反馈将内饰材质从可降解材料改为"零苯植物皮",成本更高但更符合中国偏好[12][21] - 采用"油电并举"模式,2024年推出K3特别版、索奈等多款车型丰富产品矩阵[18] 市场表现 - 2024年悦达起亚销量24.8万辆同比增49.2%,增幅居合资品牌第一[14] - 盐城工厂全年满产运转,出口车型扩大至6款,发动机出口至韩国等8国[16][18] - 海外市场贡献全球销量82%份额,在加拿大进入车企TOP10[16] - 合资品牌市占率从2023年50.2%降至40.5%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16] 渠道与服务 - 按全球SI 2.0标准升级全国经销商门店,计划2年内完成焕新[25] - 与京东养车、天猫养车合作补充地级市服务网络,2024年新增多个4S门店[25] - 上线Kia App整合看车-用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跨部门质量反馈机制[25] - 高管直接参与广州车展用户调研,专门团队跟踪产品改进需求[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