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年男人最爱的豪车,利润暴跌99%
36氪· 2025-11-04 13:37
"中年男人最爱的豪车品牌利润暴跌99%"——这则消息近日引爆热搜,让曾被誉为"全球最会赚钱车企"的保时捷被推上舆论风口。 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亏损高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前三季度销售利润从 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骤降至4000万欧元,同比大幅下滑99%,营业利润率也从14.1%断崖式跌至0.2%。 短短一年间,这个以高溢价和强盈利能力著称的豪华品牌,正经历着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危机。 01 业绩"雪崩",中国市场失速 保时捷的财务数据堪称"断崖式下跌",多项核心指标创下近年最差表现。 2025年前九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4000万欧元的销售利润不仅较去年同期缩水99%,甚至不及巅峰时期一个月的盈利规 模。 更值得警惕的是,衡量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单车毛利率在2025年第三季度仅为13.2%,创下年度新低,这对于长期依赖品牌溢价生存的保时捷而言, 无疑是品牌价值褪色的危险信号。 而中国市场,同样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曾经"全球每卖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流向中国"的核心市场,中国市场销量的持续下滑成为 ...
合资集体觉醒,唯独少了本田?
36氪· 2025-11-03 14:23
这个夏天,中国车市所涌现的高强度竞争架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量新车扎堆上市,连带着电动化进程的加快,几乎让整个市场都充斥着十足的火 药味。 这几个月以来,长安马自达乘胜追击,拿出了EZ-60这款有着很强长安味道的新能源SUV。上汽通用同样选择易边再战,赶在国庆假前,用至境L7向市场 展现出自己誓要跟上中国步伐的决心。 细细数来,现存的主流合资品牌已经不多了,但就整个市场现有的格局来说,和大众、丰田、日产等相比,本田几乎缺席所有能和中国品牌互掰手腕的场 合。 上半年,本田将P7/S7带到了中国用户的面前,GT轿车也在紧罗密布地推进量产落地。可就市场给予的反馈,我敢说,本田电动车的市场声量就是整个合 资阵营中最弱的。甚至相较于起亚EV5和现代EO羿欧,本田电车都落不到些许正向反馈。 本田怎么了?怎么会在经过近5年的电动化转尝试后,依旧未能在中国做出一番成绩? 这个问题很尖锐,身在本田体系内的每一个人更是想不通。奈何,现实就是如此,本田要想逆转困境,加快推陈出新的速度只是首要条件。搞清楚什么样 的产品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用户,或许更显关键。就像,如果单纯以2025年东京移动出行展上的自信去对待中国,万万是要不得的。 ...
日本K-CAR市场还能封闭多久?
36氪· 2025-11-03 07:40
"日本东京,墨东区警察署新晋加入的交通警察辻本夏实报道的第一天就迟到,被课长分配到与小早川美幸一组。从此,东京街头,时不时就能看到一对 性格迥异却愤世嫉俗的警花搭档上演着极限操作。而由本田Today和本田Motocompo的巡逻车组合,更是成了打击黑恶势力的机动力量。" 从1986年到1992年,这本由藤岛康介创作,并连载于连载于讲谈社《周刊MorningParty》增刊的漫画,在为全世界的漫迷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警匪大 片之余,亦是从文化层面讲述了一个独属于日本的汽车世界。 01 封闭的日本K-CAR市场 其实,从K-CAR的概念被提出之后,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消费者对于此类车型的热情就从未消减过。甚至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沉淀,由K-CAR所形成 的产业文化,几乎渗透进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像藤岛康介一样将K-CAR写入自己作品的漫画家,在日本比比皆是。 日本拥有着全球最具魅力的汽车生态。对此,谁能持否定意见?当漫画映入现实,在日本车市,热血和朴实,只可能以一种矛盾中充满肾上腺素的方式交 融。 这其中,看过日系车辉煌的那20年,我们总是感慨着,泡沫经济下的军备竞赛为何就没了下文?280匹的君子协定何时能以新 ...
日产陷致命一击,丰田本田利润集体跳水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1-03 07:06
加入轩辕同学 , 成就新汽车人! 撰文 | 杜 咏 芳 编辑 | 黄 大 路 设计 | 甄 尤 美 曾经凭借精益生产、技术创新横扫全球市场的日本汽车巨头,如今正集体陷入 "多事之秋"。 日产汽车公司率先拉响警报,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将出现营业亏损2750亿日元(约18亿美元)。这是日产首次披露该财年业绩展望,此前其一直 回避发布盈利预测。 并且,日产还将其2025财年的合并销售预测从12.5万亿日元下调至11.7万亿日元。 消息一出,市场震动。10月31日,日产股价在东京早盘暴跌6.1%,创下近两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年内累计跌幅已超过27%,投资者焦虑情绪不言而 喻。 可以说,这家汽车制造商正面临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财务危机,其危急程度唯有当年濒临破产、依靠雷诺注资纾困之时可相提并论。 而丰田与本田也传来不利消息。 而三大日本汽车供应商集体承压,并非偶然。梳理其困境不难发现,关税压力、日元走高以及供应链断裂三大因素,从不同维度挤压着企业的生存空 间。 美国 关税重压 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在过去六个月中售出了5267216辆汽车,创下两年来的同期最高销售纪录。 9月份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51102:欧洲车市中国品牌崛起,中电联预计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继续提升-20251102
民生证券· 2025-11-02 18: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8] 报告核心观点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表现强劲,上涨4.2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显著强于大盘 [3] - 欧洲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持续深化,中国品牌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同比增幅均超过70% [4][20] - 新能源发电产业链中硅片和多晶硅产量环比小幅提升,但价格出现松动,预计后续将进入成本定价逻辑 [5][32] - 中电联预计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继续提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到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5%,新增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突破5亿千瓦 [6][42] 板块行情总结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4.29%,表现优于上证指数 [3] - 子行业中太阳能指数涨幅最大,达10.77%,核电指数下跌1.92%,表现最弱 [3] - 锂电池指数上涨2.16%,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32%,储能指数上涨1.28%,工控自动化上涨1.00%,风力发电指数上涨0.33% [3] - 个股方面,天际股份本周涨幅达41.86%,科华恒盛跌幅最大为-17.30% [52][54] 新能源汽车行业总结 - 2025年1-9月欧洲新车注册量同比微增0.9%,市场持续复苏,9月单月同比增长10% [14] - 混合动力车(HEV)成为市场主力,份额达34.7%,纯电动车(BEV)份额稳定在16.1%,插电混动车(PHEV)份额提升至9.0% [4][16] - 传统燃油车份额急剧萎缩,汽油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8.7%,份额降至27.7%,柴油车下降24.7%,份额仅剩9.3% [16] -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崛起,比亚迪在欧盟注册量达2.5万辆,同比激增272.1%,上汽集团注册量3.4万辆,同比增长79.2% [20] - 大众集团以27.2%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Stellantis和雷诺集团分别占据15.0%和11.3%的市场份额 [20] 新能源发电行业总结 - 10月硅片企业小幅提产,产量环比上升约4.4%,月末各尺寸硅片价格均出现松动 [5][32] - 10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9月小幅增加约3%,主要因部分地区产能复产及部分减产计划取消 [5][32] - 组件产量环比9月下降3.63%,但实际减产量低于预期,预计11月组件产量下降幅度将收窄至2.43% [33] 电力设备及工控行业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用电需求逐季回暖 [4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达5.9%,第三季度同比增长9.5%,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用电增幅均超过10% [41] - 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5.2%,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行业用电量增长29.8% [42] - 中电联预计四季度用电量增速将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左右 [6][42] 重点公司关注 - 报告重点关注宁德时代、科达利、大金重工、海力风电、德业股份等公司 [6]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宁德时代2025年预计EPS为15.31元,对应PE为25倍;科达利2025年预计EPS为6.77元,对应PE为27倍 [7]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10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市场是高度封闭的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在过去几年市占率从未低于90%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37.73万、31.97万辆 [3] - 日本对进口车实行0关税政策,但国际品牌表现不佳,奔驰以2.50万辆位列第12名 [3] 日本市场电动化进程 - 日本新能源车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仅1.7% [1] - 作为对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50%,日本市场接受度明显较低 [1]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型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4]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从2019年0.5%升至2023年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4] 国际新能源车企的机遇 - 日本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为国际新能源车企提供机会 [2] - 2025年在日本销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 [4]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 [5] - 中美EV企业正在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并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6]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7][8] - 比亚迪发布针对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9] -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通过日本经销商展出纯电MPV极氪009,计划2026年开始交付 [8]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客户经常在两者之间犹豫 [9]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将日本门店增至30家,2026年底前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 [9] - 比亚迪拥有更多车型选择,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纯电车型 [10] - 比亚迪推出特供日本市场的K-Car车型,该类车型2024年占日本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 [10]
电动车销量大涨,净利润却同比下降!大众汽车集团遭遇近五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仍坚定推进电动化转型:明年将在中国市场推20余款新能源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20:07
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大众汽车集团仍在经历考验。 10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汽车交付量为219.9万辆,同比增长1.0%;营收803.05亿欧元, 同比增长2.3%;净亏损10.72亿欧元,同比下降约168.8%;营业亏损12.99亿欧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为28.33亿欧元,同比由盈转亏。 每经记者|范文清 每经编辑|裴健如 这是近五年来大众汽车集团首次季度亏损。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的净利润为1029.2亿元(约合124亿欧元),赚钱能力仅次于丰田汽车,居全球车企第二 位。大众汽车集团将今年三季度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归于美国汽车关税、保时捷产品组合重组、电动化转型等因素。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预计,明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价格压力将持续存在。为此大众汽车方面将在运营端和销售端做出调整,力争在不同细分市 场布局的产品实现有竞争力的价格。 大众汽车集团方面预计,其全年的净现金流将接近于零或实现盈亏平衡,投资率预计在12%至13%。大众汽车集团方面表示,其正大力投资未来的产品组 合,资金净流动性预计将保持在300亿欧 ...
中国首个3000万辆级车企诞生 一汽-大众:每年投百亿研发,稳年销200万辆规模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9:19
里程碑事件与行业地位 - 一汽-大众于10月30日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1] - 达成3000万辆产销规模被视作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跑”到“领跑” [3][4] - 公司经过34年发展,从最初的“一个品牌一款车型”成长为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的完整矩阵 [3][6] 历史贡献与经济效益 - 公司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5万亿元,累计纳税7300亿元 [3][6] - 公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拥有上游供应链1900多家,下游经销商1500多家 [3][6] - 公司以“五地六厂”战略布局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发动机,六大工厂全面建成“无废工厂”,两家跻身近“零碳工厂”行列 [6] 市场表现与运营实力 - 公司连续6年获国内燃油车销量第一,合资车企销量效益第一 [6]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率先将国际领先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引入中国 [4][7] - 公司当前手握33款车型,覆盖燃油与新能源两大赛道 [6] 未来五年战略规划 - 未来五年目标为“两高一新,五个领先,十大任务”,剑指年销200万辆规模 [3][8] - “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包括效益领先、规模领先、科技领先、福祉领先和责任领先 [8] - 公司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重磅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 [3] 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 [10] - 自2026年起,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2款插电式混动、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将达300公里,百公里馈电油耗低于4升;纯电车续航800公里,覆盖A0级到B+级核心市场 [10] 研发投入与创新目标 - 公司后续将每年投入约100亿元用于研发,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 [10] - 项目研发周期将大幅压缩50%以上,以更快速度响应客户期待 [10] - 目标在2027年—2030年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 [10] 全球化发展与出口规划 - 公司正从“引进来”的受益者转变为“走出去”的推动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学徒”到“导师”的身份蜕变 [7] - 未来五年,旗下大众、奥迪和捷达品牌将加速出海,打造20款国际车型,年出口规模将达到10万辆 [6]
站在3000万辆起点,看中欧合作新时代
观察者网· 2025-10-31 17:28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 春基地正式下线,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一汽奥迪A5L领航版下线 一汽-大众 三十四年成就历史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在致辞中表示,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这一历史性成就和标 志性事件,充分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强大活力,有力诠释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生动反映 了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深厚潜力,鲜明体现了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汽-大 众产销突破3000万辆,必将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能。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现东 一汽-大众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在视频贺词中表示,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一汽携手,共同为中国汽 车产业的发展作出持续贡献,持续为中国用户提供高品质出行体验。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一汽的合作也 将继续秉持开拓精神,迈向智能网联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今年3月,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德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新车规划、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 等方面达 ...
未来五年推30款新车型 陈彬:一汽-大众要保证200万辆年产销规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6:41
达成3000万辆产销目标后,一汽-大众全新的2030战略目标已明确。"未来五年,一汽-大众将继续坚持油电共进的策略,预计推出近30款全新的产品,其中 新能源产品超过20款。"10月30日,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表示。 按照今年3月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一汽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确定一汽-大众11款全新车型规划。其中,大众汽车品牌自2026年起将推出10款车 型,其中包括9款新能源车,覆盖多个细分市场。此外,捷达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以强化在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这11款全新车型中,有6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款燃油车型。其中,6款纯电动车型将覆盖 入门级、中级车市场。 从目前来看,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以及集团旗下汽车软件公司CARIAD中国,与一汽- 大众协作,在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VCTC和CARIAD中国正在携手本地合作伙伴联合开发CEA电子电气架构,以实现在大众汽车品牌 车型的搭载。 据陈彬透露:"CEA电子电气架构下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