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型挂钩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滨州:以转型金融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发展网· 2025-11-05 15:29
文章核心观点 - 滨州市作为山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实践者,以转型金融为突破口,构建了地方特色转型金融体系,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滨州经验”,为全国高碳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1] 系统布局与组织架构 -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参与”的转型金融服务体系,成立由发改、人民银行牵头的转型金融工作专班 [2] - 明确“标准体系引领、平台载体培育、产业转型赋能、金融产品创新、典型示范培育”五大工程,将试点工作细化为26项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 [2] - 创新“1+1+6+N”融资服务体系,即一个碳金融线上服务平台、一名项目金融服务专员、六大融资渠道、N个定制化金融产品,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绿色金融服务链 [2] 标准制定与金融产品创新 - 在全国率先制定覆盖“采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再生铝”全链条的铝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3] - 推出“转型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吨铝碳排放量挂钩,累计投放铝行业转型贷款4.38亿元 [3] - 建设开放性碳金融服务平台,向银行机构推送353家企业和122个项目,授信规模超1500亿元 [3] - 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市融资担保集团创新“碳担通”“绿担通”“环担通”等场景,推出“滨担绿色贷”专项产品,实行0.2%至0.5%的差异化保费 [4] 产融协同与政策支持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对节能降碳领域企业提供低至1.5%的再贷款支持,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36.78亿元、设备更新贷款23.87亿元 [5] - 依托魏桥、京博等龙头企业,创新推出“可持续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碳减排量等指标挂钩,截至9月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45亿元,较年初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6.74个百分点 [5][6] - 为渔光互补、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项目提供利率下浮50-150BP的中长期贷款,累计授信超40亿元,支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突破106.43亿千瓦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