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人形机器人Wanda

搜索文档
国内“最神秘”人形机器人创企,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31 08:08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优理奇]完成新一轮融资! 2025年2月28日,曾经被称为" 被资本追着投"的 国内最神秘人形机器人创企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 (UniX AI)正式官宣完成 数亿元天使轮及天使 +轮 融资,本轮融资由 中关村前沿基金,赛纳资本及长安私人资 本参与;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 研发 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与 通用 机器人本体的同步演进,以及面向多个 泛商 业服务和 C端 场景落地与交付。 据企查查显示,天使轮可追溯到 202 4年10月10日,公司完成由中关村前沿基金(隶属于 中关村发展集团 ) 独 投的 首轮(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没有披露,投后持股5%。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UniX AI)于2024年4月上海注册成立(官方介绍是2023年成立),定位为一 家人工智能 ...
又有人形机器人创企完成数亿元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30 01:46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优理奇]完成新一轮融资! 2025年2月28日,曾经被称为" 被资本追着投"的 国内最神秘人形机器人创企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 (UniX AI)正式官宣完成 数亿元天使轮及天使 +轮 融资,本轮融资由 中关村前沿基金,赛纳资本及长安私人资 本参与;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 研发 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与 通用 机器人本体的同步演进,以及面向多个 泛商 业服务和 C端 场景落地与交付。 据企查查显示,天使轮可追溯到 202 4年10月10日,公司完成由中关村前沿基金(隶属于 中关村发展集团 ) 独 投的 首轮(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没有披露,投后持股5%。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UniX AI)于2024年4月上海注册成立(官方介绍是2023年成立),定位为一 家人工智能 ...
8.8万元起售!国内“最神秘”人形机器人创企开启机器人量产!!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09 00:04
公司动态 -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UniX AI)于2025年5月8日宣布第二代全尺寸通用轮式仿生机器人Wanda 2.0正式量产,全系列产品售价8.8万元起,具备长序列泛化能力、预装L4级应用并支持快速示教学习[1] - Wanda 2.0于2024年12月25日发布并同步开启预售[2] - 公司首款产品Wanda于2024年7月15日发布,定位为世界首款量产消费级全尺寸通用移动仿人机器人,首批100台原计划2024年9月量产[10] 产品技术参数 - Wanda 2.0身高170cm(可降至140cm),配备八自由度仿生手臂,臂展982mm,单臂负载6kg,末端定位精度2mm,可完成扔飞镖等高精度动作[4] - 行走速度达1米/秒,配备可拆卸电池支持16小时连续工作或30小时待机[5] - 采用独创多模态技术,在家庭、办公、零售等场景展现强泛化能力[7] - 自研UniTouch多模态大模型仅需3-5组数据即可达到端到端模型50组数据的训练效率[20] 公司背景 - 2024年4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官方称2023年成立),定位AI与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主攻ToC场景[8] - 研发团队超100人,来自MIT、哈佛等顶级院校及华为、大疆等企业,覆盖结构、电子、算法等领域[13] - 创始人杨丰瑜为00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本科,耶鲁博士生,发表15篇机器人视触觉论文并创建全球最大视触觉数据集[14] - 首席科学家王贺升为上海交大特聘教授,IROS2025大会主席[14] 融资与商业化 - 2024年10月完成由中关村发展集团独投的天使轮融资(金额未披露),投后持股5%[10] - 截至2024年10月,Wanda一代产品订单超预期,二代机计划未来几个月向C端种子用户小批量交付[18] - 采用全栈自研路线,自建供应链实现设计-开发-制造闭环,部分零部件已迭代4-5代[20] 行业分析 - 软件算法进步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的关键,全栈自研AI能力成为核心壁垒[16] - 当前行业普遍优先布局ToB科研/教育场景,但ToC家庭场景才是终极市场(市场规模ToC>ToB>>ToG)[21] - 行业乱象体现在多数企业聚焦教育科研等低门槛场景而非工业场景,可持续性存疑[19][21] - 批量化生产和场景有效应用是行业最大挑战,需解决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问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