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妹风服装
搜索文档
新一代快时尚女装店,谁的人设剧场
36氪· 2025-09-02 11:34
行业趋势:快时尚女装线下新模式 - 行业出现以高颜值店员作为核心引流手段的新兴快时尚品牌,如WManagement、Basement FG、One Moment,在一二线城市快速扩张 [3] - 新模式融合购物、打卡与互动,实现“捧角、打卡、购物三位一体”,标志着女装行业进入“情绪大作战”的新时期 [3] - 线下模式有效解决了线上女装电商退货率高的问题,WM北京荟聚店开业首月销售额达1200多万元 [3] 运营策略:员工招聘与角色定位 - 品牌招聘店员时对身高、长相要求严苛,并提供50元以上的时薪以吸引高颜值应聘者 [4] - 店员工作内容超越传统销售,包括收银、整理衣物,并需按品牌模板在社交媒体(如小红书)发布内容,为品牌换取流量 [4][6] - 品牌优先招聘“自媒体小达人”或小有名气的网红,应聘者亦视此工作为“起号”和获取创作素材的契机 [6][9] 营销活动:“一日店长”模式 - 品牌将“一日店长”活动发展为可复制的日常运营模式,用网红取代明星以降低成本并扩大受众覆盖面 [10][12] - 活动策划注重预热,通过公布线索、互动玩法吸引参与,顾客任意消费即可获得与网红店长近距离互动的机会 [12][14] - 采用“头部网红搭配本地小网红”的组合模式控制预算,小网红借此机会提升知名度 [14] 产品定位与消费心理 - 产品设计平平无奇,质量普通,单件定价约一两百元,但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用户对“人设标签”(如辣妹风、海妖风)的想象和身份认同 [16][19] - 线下实体店充当“人设剧场”,门店面积达两三千平米,位于核心商圈,装修时尚并配有装置艺术,鼓励顾客在购物同时进行社交和内容创作 [19] - 线下消费的爆发反映了年轻人对真实线下社交场景的渴望,是对互联网生活趋于保守无聊的一种回应 [21]
辣妹风坑苦了优衣库
36氪· 2025-07-17 12:04
核心观点 - 优衣库在中国市场面临业绩持续下滑,主要由于产品风格转变、性价比下降及质量下滑导致消费者流失 [1][2][3][4][6][7][8][9][12][13][14][15][17][18] 产品策略转变 - 产品风格从简约实用转向"辣妹风",主打短款、紧身、小码设计,导致原有客群不适应 [2][3][11][12] - 女装S码尺寸小于童装140cm尺码,引发消费者"穿不上"的普遍抱怨 [3] - 推出"Miu系学院风"和"老钱风"等大牌平替款式,试图吸引新客群 [11][12] - 开发与品牌气质不符的露脐辣妹装,分析师认为对长期业绩无实质帮助 [13] 价格与性价比问题 - 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部分产品零售价与成本价比率从2.5-3倍升至超4倍 [6] - 涨价方式包括直接提价和减少折扣频率 [6] - 消费者感知性价比下降,2020年"优衣库悄悄涨价"登上微博热搜 [6] - 竞品平替以更低价格抢夺市场份额,高管承认此冲击 [6][9][14] 质量问题 - 产品质量明显下滑,联名T恤洗涤后出现严重缩水变形 [8] - 消费者反映部分产品"次抛"质量,社交媒体吐槽集中 [8] - 供应链调整导致对生产环节掌控力下降,影响品控 [15] 中国市场业绩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2025财年Q3收益同比下滑5%,经营溢利下降3% [9] - 中国香港市场营收增长但经营溢利大幅减少 [9] - 2023年末起中国区业绩持续不稳定,2025财年连续三个季度双跌 [9] - 全球唯一下滑市场,其他地区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9] 应对措施 - 开设全球旗舰店和城市定制门店,强化品牌体验而非降价 [17][18] - 推出区域差异化商品组合,强调生活方式概念 [18] - 尝试通过"个店经营"模式重建品牌护城河 [18] - 未实质性解决性价比问题,坚持不降价策略 [14][17] 行业背景 - Miu Miu三年业绩从4亿欧元增至12.28亿欧元,验证高端路线 [12] - 拉夫劳伦和Lululemon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超20% [12] - 小码女装赛道受追捧,CHUU等品牌快速扩张 [12] - 中国服装供应链成本持续下降,但优衣库零售价未同步下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