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追觅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追觅无人机官宣,跨界大家电后再“上天”,凭什么抗击大疆?
36氪· 2025-08-22 07:25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追觅科技于2025年8月20日正式宣布拓展无人机业务,战略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1] - 公司采用"技术复利"和"聚焦痛点"打法,通过高速数字马达、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等核心技术实现跨品类技术复用 [8][10] - 无人机业务前期采用"贴牌"方式抢占市场,后续转向技术自研,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天空工场"及大疆、美团等企业 [3][14] 技术基础与团队构成 - 创始人俞浩为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毕业,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 [3][4] - 研发团队具备航空航天技术基因,来自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跨学科团队包含航天、计算机、电子结构等专业领域人才 [3][4] - 无人机产品将采用激光雷达+视觉的融合技术方案,定位工业级市场 [13][16]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选择工业级无人机方向,主要考虑消费级市场已被大疆垄断(全球市场份额70%-85%)且非千家万户刚需产品 [13][16] - 直接竞争对手包括大疆创新、中航无人机、翼飞智能等工业级无人机品牌,不与影石创新形成直接竞争 [13][16] - 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应用场景覆盖巡逻、拍摄、运输、电力巡检等领域,大疆在农业和测绘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7] 业绩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1-5月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78%,在18个国家和地区取得市占率第一 [8] - 公司主力业务增长稳定,具备余力拓宽业务范围,通过核心技术平移实现业务拓展 [11][19] - 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天花板较高,物流配送、电力巡检等细分领域近两年增长很快 [17] 差异化发展路径 - 区别于影石创新以全景相机技术切入消费级无人机,追觅专注于工业级赛道并采用差异化技术路线 [13][16] - 公司具备高速电机和AI机械臂技术积累,可能推出融合双机械臂等创新形态的无人机产品 [10][19] - 创始人坚持"要么不做,要么做世界第一"的战略定位,强调长线技术研发和市场口碑积累 [16][19]
独家 | 追觅组建无人机团队:挖角大疆人才,靠“贴牌”抢市场?
新浪科技· 2025-08-20 08:16
公司业务拓展 - 智能家电品牌追觅正在拓展无人机业务,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并在深圳设立分公司 [2] - 追觅无人机项目已有来自大疆、美团等公司的多人加入 [2] - 追觅无人机项目的前期运作模式偏向于电商,会选择“贴牌”抢市场,后续再走技术自研 [2] - 追觅在深圳布局是因为当地有成熟的无人机产业上下游,能快速完成贴牌转化并获取技术人才 [5] 市场定位与策略 - 追觅的无人机可能不走消费级市场,而是瞄准工业级市场,要求应聘者有toB和toG的相应资源 [2][4] - 追觅无人机产品采用激光雷达+视觉的融合模式 [3] - 有观点认为工业级无人机的场景非常多样,对于一些地区和市场来说还存在机会 [5] - 若仅从代工角度切入,追觅无人机的定位就不会太高端 [7] 行业竞争背景 - 追觅进军无人机被视为对大疆的反击,此前大疆已觊觎扫地机器人市场并发布了新品 [2] - 大疆推出了首款扫地机器人产品ROMO系列,在京东扫地机器人热卖总榜上已挤进前三,价格比竞品高出50% [5] - 大疆长期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70%~85%的份额,在行业应用市场(如农业、测绘、安防)份额超过50% [7] - 除大疆外,新进入者如影石创新也在新产品上下了极大功夫,使竞争加剧 [7][9] 技术基础与人才招聘 - 追觅创始人俞浩与无人机颇有渊源,曾在清华园创立“天空工场”,聚集200余名极客,成为中国最早的四旋翼无人机研发基地之一 [2][7] - 公司在招聘平台上启动了无人机项目相关岗位,包括“无人机导航建模算法工程师”、“无人机运营业务销售一号位”等 [2][3][4] - 公司技术研发储备的原则是“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硬件行业跨界成为趋势,大疆进军全景运动相机和扫地机器人,影石科技进军无人机,追觅入局使竞赛白热化 [8][9]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红海化,工业级市场还在探路中,厂商尝试各种场景融合可能 [9] - 有观点指出,追觅若无硬实力则跨界是问题,且无人机领域目前尚未完全摆脱“会飞的相机”的瓶颈 [9] - 新业务产品容易做但商业化很难,追觅面临在极度“内卷”的扫地机器人市场外寻找新增长点的挑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