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AI助手
icon
搜索文档
喝点VC|a16z最新洞察:消费级AI根本没有护城河?真正的护城河是势能,关键在于能多快占领用户心智
Z Potentials· 2025-06-27 11:31
消费级AI行业的护城河构建 - 在快速演进的消费级AI时代,护城河不再来自技术壁垒,而是取决于产品迭代速度、创意分发能力和占领用户心智的节奏[2] - 基础模型和底层基础设施几乎每月变动,新更新每周推出,行业变化极快,无法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缓慢构建产品[3] - 最关键的是速度:快速推出产品、获取用户关注、占领用户心智[3][8] - 传统分发策略和增长手段(如付费拉新、SEO)难以带来持续用户留存,必须打破常规[3] 行业动态比喻 - 创办AI公司如同将鸽子抛向天空祈祷它能飞起,成群的AI初创公司像鸽群振翅高飞,极少数能直冲云霄成为主流认知的一部分[4] - 即便飞上云端仍需不断努力推出新能力、新功能、新模型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5] 早期分发策略 - 早期分发至关重要,但仅靠分发热度无法留住用户,产品需持续跟上迭代[6] - 快速迭代产品时每次更新都是新的展示和宣传机会,理解此动态的公司如Perplexity、Lovable、Replit、ElevenLabs正拉开与竞争者距离[6] - 成功手册尚未形成,当前游戏规则靠新奇和创意[6] 黑客松作为分发策略 - 黑客松从开发者小圈子活动变为公开表演秀,通过直播和社交媒体扩大分发影响力[6] - ElevenLabs举办全球性黑客松展示AI语音平台潜力,开发者构建的项目如Gibberlink引发社交媒体热议,带来巨大曝光[7] 社交实验与直播对决 - Lovable举办直播对决,资深设计师与AI设计助手比拼落地页设计,展示AI降低设计门槛的能力[9] - Bolt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举办史上最大规模黑客松,目标群体包括非开发者,总奖金100万美元[10] - Genspark发起社交挑战鼓励用户击败其超级AI助理,创意失败案例可瓜分$10,000奖金池[10] AI新手包与联盟打法 - AI头部公司联手推出联合发布或功能整合包,以组合式形式传播产品并相互引流[11] - Captions与Runway、ElevenLabs、Hedra打造一站式AI视频制作流程[11] - Bolt推出构建者工具包打包Entri、Sentry、Pica、Algorand等AI基础设施与创作工具[11] 联合圈内影响者 - 领先AI公司将早期访问权限开放给圈内有影响力的垂类原生用户,如Reddit、Discord社群中的高话语权者[14] - Nick St Pierre是Midjourney的天然布道者,早期生成图像作品广为流传[14] - Veo 3发布前电影创作者Min Choi与PJ Ace提前试用并创作内容引发广泛关注[14] 发布视频作为分发策略 - AI时代新品发布需"show, don't pitch",传统公关太慢太刻板[15] - 中国初创公司Manus推出4分钟演示视频展示通用AI助手功能,浏览量超50万次[16] - 创业公司任命懂技术的增长负责人或Chief Flapping Officer,亲自打造互动demo追求传播效果[16] 公开构建策略 - AI公司选择公开构建:晒出产品进度、用户数据、营收里程碑甚至失败实验[18] - Genspark推文称45天内实现年化收入3600万美元,全靠用户口口相传[18] - Lovable创始人发推称发布仅两个月达成$1000万年收入目标,并解读产品优点[18]
大厂搞AI,谁赚到钱了?
创业邦· 2025-06-09 10:58
全球AI行业现状 - AI成为全球科技圈最强共识,国内外巨头和创业公司集体重金投入[4] - AI独角兽Midjourney以40人团队实现年收入5亿美元,人均创收166万美元[4] - 国内大厂从2023年开始在财报中强调AI重要性,2024年Q1集体释放"AI带动营收快速增长"信号[4] 大厂AI变现模式分类 - 模型即产品:围绕自研大模型推出的C端应用为主,商业模式多为订阅制[6][7] - 模型即服务(MaaS):面向B端客户提供API或定制模型,当前变现最明确方向[8] - AI即功能:将AI嵌入自身业务提升效率,属于隐性盈利路径[9] - 卖铲人:提供算力基础设施,门槛高且投入周期长[9] 主要公司AI业务表现 第一梯队(百度/阿里/腾讯/华为) - 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从2022年259亿增至2024年317亿,2025年Q1同比增长40%[11][12] - 阿里云智能集团2025年Q1收入301亿同比增长18%,AI产品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12] - 腾讯广告Q1收入319亿同比增长20%,游戏收入增长24%创三年新高[13] - 华为2024年ICT基础设施业务营收3699亿同比增长4.9%,云计算营收385亿同比增长8.5%[14] 第二梯队(快手/字节/美图) - 快手可灵AI 2025年Q1营收超1.5亿,AI生成直播切片GMV同比增长超300%[14][15] - 美图2024年总营收33亿同比增长23.9%,AI设计室应用收入2亿[16] - 字节通过AI优化节省成本超10亿,拥有超20款AI应用[15] 第三梯队(科大讯飞/昆仑万维) - 科大讯飞2025年Q1营收47亿同比增长27.7%,但净亏损2亿[16] - 昆仑万维AI短剧应用DramaWave年化流水达1.2亿美元[16] 资本市场反应 - 美图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27.42%,阿里和快手涨幅超40%[17][19] - 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后港股单日涨幅超15%,昆仑万维市值曾接近800亿[17] - 腾讯最新市值43331亿港元,较2022年末增长24.58%[19] 行业挑战与投入 - 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706.9亿,阿里571.5亿,均保持高投入[22][23] - 阿里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至少3800亿建设AI基础设施[24] - C端产品同质化严重且获客成本高,豆包APP仅Q1营销投入约1.6亿[24][25] - MaaS领域价格战激烈,开源模型冲击闭源商业模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