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视频生成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产业再提速,华宝人工智能ETF矩阵深度布局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9 09:34
全球AI算力需求 - 全球AI算力扩张加速 四大科技巨头2025年AI相关资本开支合计超过3500亿美元 并指引2026年维持高资本开支强度 [2] AI软件发展 - 大模型为代表的AI软件收入快速增长 头部大模型通过算力集群扩张实现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 垂类场景Agent丰富度快速提升 多模态能力进一步增强 [1][2] AI硬件迭代 - AI硬件处于快速迭代期 特斯拉和Waymo的robotaxi车队快速扩张 [2] - 特斯拉和Figure的机器人逐步应用于消费级场景 [2] 国产AI产业进展 - DeepSeek推动国产大模型自主可控 优化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 阶跃星辰等公司迭代方向 [3] - 华为 寒武纪等算力芯片公司通过软件优化和通信调优缩小与海外芯片差距 [3] - 国产AI应用取得进展 美图推出影像AIagent集成图片精修等功能 可灵聚焦AI视频生成应用于广告营销等领域 [3] 华宝人工智能ETF布局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重点布局以光模块为核心的海外算力方向 [3]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重点布局以服务器为核心的国产算力方向 [3]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重点布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国产大模型方向 [3] - 金融科技ETF(159851)重点布局以金融IT为核心的AI金融方向 [3] - 信创ETF(562030)重点布局以国产软件为核心的AI信创方向 [3] - 军工ETF(512810)重点反映军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情况 [3]
大厂搞AI,谁赚到钱了?
创业邦· 2025-06-09 10:58
全球AI行业现状 - AI成为全球科技圈最强共识,国内外巨头和创业公司集体重金投入[4] - AI独角兽Midjourney以40人团队实现年收入5亿美元,人均创收166万美元[4] - 国内大厂从2023年开始在财报中强调AI重要性,2024年Q1集体释放"AI带动营收快速增长"信号[4] 大厂AI变现模式分类 - 模型即产品:围绕自研大模型推出的C端应用为主,商业模式多为订阅制[6][7] - 模型即服务(MaaS):面向B端客户提供API或定制模型,当前变现最明确方向[8] - AI即功能:将AI嵌入自身业务提升效率,属于隐性盈利路径[9] - 卖铲人:提供算力基础设施,门槛高且投入周期长[9] 主要公司AI业务表现 第一梯队(百度/阿里/腾讯/华为) - 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从2022年259亿增至2024年317亿,2025年Q1同比增长40%[11][12] - 阿里云智能集团2025年Q1收入301亿同比增长18%,AI产品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12] - 腾讯广告Q1收入319亿同比增长20%,游戏收入增长24%创三年新高[13] - 华为2024年ICT基础设施业务营收3699亿同比增长4.9%,云计算营收385亿同比增长8.5%[14] 第二梯队(快手/字节/美图) - 快手可灵AI 2025年Q1营收超1.5亿,AI生成直播切片GMV同比增长超300%[14][15] - 美图2024年总营收33亿同比增长23.9%,AI设计室应用收入2亿[16] - 字节通过AI优化节省成本超10亿,拥有超20款AI应用[15] 第三梯队(科大讯飞/昆仑万维) - 科大讯飞2025年Q1营收47亿同比增长27.7%,但净亏损2亿[16] - 昆仑万维AI短剧应用DramaWave年化流水达1.2亿美元[16] 资本市场反应 - 美图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27.42%,阿里和快手涨幅超40%[17][19] - 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后港股单日涨幅超15%,昆仑万维市值曾接近800亿[17] - 腾讯最新市值43331亿港元,较2022年末增长24.58%[19] 行业挑战与投入 - 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706.9亿,阿里571.5亿,均保持高投入[22][23] - 阿里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至少3800亿建设AI基础设施[24] - C端产品同质化严重且获客成本高,豆包APP仅Q1营销投入约1.6亿[24][25] - MaaS领域价格战激烈,开源模型冲击闭源商业模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