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载工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印发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大众日报· 2025-06-30 09:06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聚焦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先进伺服系统等关 键核心技术,加快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探索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实施关键技术攻关 和企业技术问题解决"揭榜挂帅"升级版,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突破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对新升级的 国家级相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没有配套资金要求的,按规定给予每个平台1000万元经费支持。鼓 励在协作、巡检和水下机器人等优势领域开展标准制修订和研究验证,对主导制修订高水平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单位,分别每项给予最高4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奖补。 聚焦培育壮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 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支持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按规定给予最高600万元奖补。 我省将推动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其中,济南市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 人、高温强冲击特种作业机器人、驱控一体化芯片与控制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推 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快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青岛市重点发展海洋工程特种机器 人、新能源场景特种机器人、 ...
研判2025!中国大负载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国产化突围激活产业动能,大负载机器人迈向高端智造新纪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9:16
行业概述 - 大负载机器人是指具备高承载能力(50kg以上,部分可达数吨)、高刚性结构和大功率驱动系统的工业或特种机器人,分为工业型、特种型和协作型三大类 [2] - 核心特征包括±0.1mm级高精度、动态稳定性和恶劣环境适应性,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组装、航空航天等重型作业领域 [3] -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98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贡献超40%增量,未来将保持2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13] 政策环境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系统部署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产品突破和产业生态培育三大战略方向 [5] - 2024年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其列为重点更新装备,《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 [6] - 广东省出台专项措施,对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案例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形成央地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仍依赖进口但国产替代加速 [7] - 中游本体制造领域外资主导高端市场,埃斯顿、新时达等国产厂商推动大负载机器人量产 [7] - 下游系统集成在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本土企业优势明显 [7] 应用市场 - 汽车制造仍是核心应用领域,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计突破300万辆,同比增幅超47% [9] - 新能源领域市场份额预计2027年攀升至40%,成为第一大应用市场 [22] - 港口/矿山等特殊场景将保持40%以上增速,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22] 竞争格局 - 形成外资(ABB、发那科)把控尖端、国产(埃斯顿、新松)突破中端、新锐(节卡、遨博)深耕特色的三级梯队 [15] - 国际巨头占据500kg以上超重载市场,国产领军企业突破300-800kg中高端市场 [15] - 埃斯顿ER500-3200-PL重载码垛机器人获工信部首台套认证,客户实测效率提升35% [17] 技术趋势 - 向"超重载+智能化"演进,2025年3吨级国产机型将量产,AI工艺优化系统普及率突破50% [21] - 5G+工业互联网推动远程操控、数字孪生成为标配,实现从"力量型"向"智慧型"转型 [21] - 柴孚机器人推出2.4吨级超重载机型,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0% [17] 发展前景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170亿元,国产化率从35%提升至55%以上 [13] - 将形成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完成从核心零部件突破到标准体系输出的全面升级 [23] - 行业向"超重载、高智能、专业化"方向持续演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技术创新高地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