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

搜索文档
这个暑期,上百场活动带你“玩转”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京报· 2025-07-04 19:3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暑期活动 - 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展将亮相,展示辽风酒器与宋韵首饰工艺 [2] - 推出8场全年龄段公益讲座和8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聚焦殷商文明与运河文化 [2] -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将连演五场公益儿童剧《甲骨文学校》,结合殷商历史知识 [3] - 七大文创空间焕新升级,增设XR/MR沉浸展和殷商主题体验空间 [3] - 推出非遗主题活动、殷商特展讲座及丛书签售会等配套活动 [3] 北京城市图书馆暑期安排 - 以"踏浪书海 阅夏乘凉"为主题,推出超200场"阅+X"多维活动 [4] - "童趣扬帆"包含国际插画展、4D电影节等50余场日常活动 [4] - "匠心文韵"展示古籍版画、非遗手作体验及修复课程 [4] - "艺海拾光"开放顶级Hifi设备、专业录音室,新增16场活动 [4] - 24小时图书馆休闲区延长服务至每日9:30-21:00 [5] 北京艺术中心演出计划 - 推出23台47场演出,涵盖国际顶尖佳作与传统文化精品 [6] - 国际项目包括法国《海底两万里》、俄罗斯冰上芭蕾《天鹅湖》及日本爵士音乐会 [7] - 国内剧目含胡德夫民谣音乐会、亲子剧《蒸汽世界》及京津冀戏曲汇演 [7] - 新增"文化粮仓艺术空间",整合咖啡、文创与音像产品 [7] 通州区暑期系列活动 - 以"运河上的通州"为核心IP,策划四大板块近50项活动 [9] - 推出"运河有戏"演出季,包含《卡门》、合唱大会等节目 [9] - 环球度假区回归"环球酷爽夏日"限定活动,热门IP集体亮相 [10] - 开启运河体育奇遇季,举办骑游、夜跑及多项赛事 [11] - 商圈推出潞源邻里节、水枪大战等潮玩活动 [11] 市集与消费活动 - "潞夏商韵 遇见好物"市集连续9周举办,设五大主题板块 [8] - 联动故宫、大英博物馆等推出文博文创专区 [8] - 推出"惊喜票根"消费券,餐饮满50减10、商品满80减20 [8] - 商业综合体"源·心"集合21个特色品牌与非遗体验区 [10][11]
民族手工业品牌集群闪耀“世界小商品之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5 07:24
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 - 民族手工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载体 [1] - 国家民委组织实施品牌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融合创新发展 [1] - 2024年内蒙古"金石交"品牌销售额突破3200万元带动450余人就业 [3] - 山东"齐鲁有礼"品牌已纳入240余个企业及合作社涵盖196项非遗项目 [5] - 广西"百香百色"品牌涵盖12个县区400多款产品 [6] 品牌创新案例 - 湖北恩施创新"茶旅融合"模式串联博物馆等场景构建文化生态圈 [2] - 内蒙古"金石交"获93件国宝文物数字版权授权开发9大类500余种产品 [3] - 山东形成技艺传承、产品设计、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5] - 贵州打造"贵系列"品牌突出生态资源和文化沃土优势 [5] - 海南黎锦元素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推动产业化发展 [7][8] 产业融合趋势 - 民族手工业从抢救性保护向生产性保护转型路径明确 [3] - 义乌作为首发平台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 - 四川组织专业团队摸清手工业发展现状探索融创品牌培育 [6] - 北京"深山集市"在欧美商场举办30多场展示民族手工艺品 [7] - 建立"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实现数据化市场化发展 [7] 文化价值提升 - 民族手工艺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路径 [3] - 产品从文化展品转变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深层支撑 [3] - 广西将非遗元素应用于背包、围巾等日常文创产品 [6] - 民族手工艺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9] - 现代科技与手工技艺结合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产品 [9]
收录珍贵金银器4162件套 《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即将出版
搜狐财经· 2025-06-21 07:51
出版物内容与价值 - 《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共16卷 收录全国4162件(套)珍贵金银器 年代跨度从商周至明清 [1] - 该书为科学出版社"中国出土全集系列"第六部专著 此前已出版玉器(15卷)、瓷器(16卷)、壁画(10卷)、青铜器(20卷)、彩陶(10卷) [5] - 按省级行政区域编纂 器物按年代编排 配有线图、纹饰拓片及出土背景说明 图文并茂呈现金银器发展谱系 [5] 学术研究突破 - 首次以全集形式系统整合全国各省市考古发掘出土金银器 避免文物信息散佚 [3] - 详细记录纹饰演变轨迹 包括商周兽面纹、汉代祥瑞纹、唐代宝相花、宋代缠枝纹等关键时期特征 [3] - 剖析工艺细节 为建立更精细的中国古代金银器发展谱系提供实物依据 [5] 社会文化影响 - 4000多件套展品中多数为首次公开亮相 包括连主编齐东方教授也未见过的新发现文物 [3] - 通过器物形制与纹饰风格演变 构建理解古代社会经济、技术、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完整链条 [7] - 推动考古成果社会化传播 使公众能直观感受金银器背后的历史故事 [5] 国际学术意义 - 作为国内收录出土金银器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考古图录 将打破西方学界对中国金银器认知的片面性 [7] - 为海外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工艺提供权威资料 [7]
文化新观察丨1.1万余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 2025-06-17 03:14
非遗工坊发展现状 - 全国1.1万余家非遗工坊分布在2005个县级行政区,覆盖670个脱贫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带动产业链120余万人就业增收 [1] - 非遗工坊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推动非遗产品如竹编、银器、绣品等转型为时尚包、国潮服饰,融入现代生活并吸引国际市场 [1] 政策支持与产业整合 -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将工坊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 [2] - 18个省份出台非遗工坊管理文件,浙江、河南等省通过"非遗薪火行动"等计划引入高校、企业资源,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参与"模式 [2] - 云南建水等地通过工坊建设发展紫陶产业,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2] 地方产业案例 - 浙江萧山"萝卜干"非遗工坊连接4万农户,2024年产值达3亿元 [3] - 河北曲阳定瓷和石雕产业带动10万人就业,石雕年均产值约150亿元 [3] - 河南许昌霍庄村社火道具生产涵盖30大类200多个品种,春节期间销售额超1000万元 [8] 人才培养与创新模式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近4000人,第六批新增942人 [5] - 全国200余所院校参与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累计培训超20万人次,形成"培训一个,带动一片"效应 [5] - 海南五指山、云南剑川等地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成立黎锦、木雕公司等 [5] - 贵州黔西非遗工坊建立108个苗绣微工坊,通过"三送"服务模式带动妇女就业 [7] 消费与文旅融合 - 2025年"非遗购物月"一季度销售额超200亿元,5700余家工坊参与春节促销 [8] - 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登上巴黎时装周,推动非遗国际化 [8] - 四川崇州、贵州雷山等地打造非遗旅游线路,"竹艺村""银匠村"2024年国庆接待游客21.28万人次 [10] 社会效益与创新路径 - 全国4300余家非遗工坊建在村里,通过"工坊+农户/合作社"等模式带动就地就业 [7] - 非遗工坊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实现"顾家就业两不误" [7] - 非遗与文旅融合形成"主客共享"模式,推动文化兴、产业旺、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成果 [10]
一把小锤敲响银器品牌(我的家乡我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56
李耀华工坊的学徒正在錾刻银器。 唐 莉摄 李耀华在錾刻花纹。 人民网记者 符 皓摄 "叮叮……叮叮……"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小锤敲打金属的声音此起彼伏,不 绝于耳。 李耀华左手拿着錾刀,右手拿着小锤,小锤有节奏地落在錾刀上,在银手镯上"走"出一朵美丽的祥云。 银器手工艺加工在当地已有1000多年历史。一代又一代鹤庆银匠用手中的小锤,敲响了鹤庆银器品牌。 今年39岁的白族银匠李耀华,就是"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外出学习现代工艺,又 将学到的技艺带回家乡创业。10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出60多名徒弟。 外出学艺 李耀华的叔叔是一名银匠,李耀华小时候最喜欢到叔叔的工坊,看他用小锤和錾刀敲出一件件银器、银 饰。银器上錾刻的各种图案让他沉醉。 初中毕业后,李耀华跟着叔叔到四川、青海、西藏一带学习制作银器,开始了手艺人生涯。 火炉起火、熔炼锻造、画样打样、錾刻花纹……怀着热爱,做事勤勉的李耀华逐渐掌握了银器制作的工 艺技巧,19岁就能独立完成客户交派的订单。 经过几年努力,李耀华有了稳定的客户资源,叔叔准备将工坊交给他。然而,李耀华却做出一个让家人 不解的决定——放弃已有的生意,去大城 ...
从安徽省博两批元代金银器看元代社会的况味|访古
经济观察报· 2025-05-30 08:45
合肥孔庙元代窖藏 - 1955年10月10日在合肥孔庙大成殿西发现窖藏 出土大陶瓮内装精美元代金银器 包括金杯 金碗 金碟 银果盒 银壶等 [2] - 窖藏金银器完全手工制作 器物上有捶揲痕迹 并有匠人名称 明确为元文宗至顺四年庐州丁铺所造 制造者为章仲英 [3] - 出土金把杯口径7.5厘米 底径4.8厘米 葵口方唇 弧腹平底 一侧有柄 杯内底有"章仲英造"阴文楷书 为一对宴会最高等级使用 [3] - 菱花形凤纹银果盒表面錾刻20种花卉图案 盖上有双凤飞舞花丛中 姿态生动 [3] 范文虎墓随葬品 - 1956年4月12日安庆发现范文虎与妻陈氏合葬墓 墓室砖筑券顶 长4.5米 宽5米 双室并列 [4] - 范文虎棺内有玉带 玉印 玉圭 铜带头 木笏和小铜佛等 陈氏棺内有金冠 金花 金饰和银钏等 [4] - 陈氏金发冠长13.7厘米 宽9厘米 由五块金片扣合而成 饰缠枝花卉纹 花蕊处有镶嵌宝石痕迹 [6] - 同出金银饰品包括金花9件 金钱28件 金十字9件 银手钏2件 银饰6件 还有绞丝玉环一对 [6] 元代金银器工艺 - 元代金银器继承宋代传统又受异域影响 一方面讲究造型 如银玉壶春瓶 局部略加装饰 [11] - 另一方面纹饰华丽繁复 有花卉瓜果 人物故事 鸟兽鱼虫等题材 如陈氏金冠 [11] - 元政府规定工匠需在器物上凿记姓名 因此孔府窖藏制造者章仲英为后人所知 [10] 元代江南社会状况 - 元代江南人社会地位低下 台省要官多为蒙古人 汉人南人万中仅一二 多为州县卑秩 [13] - 元朝廷曾在江南卖官 富户被搜刮净尽 即使拷打威逼也不肯买官 [13] - 范文虎作为南方降官 虽官至二品 随葬品仅一般官僚地主水平 可能仍受歧视搜刮 [14]
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品琳琅满目 河南文化元素闪耀文博会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河南馆展示内容 - 河南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 围绕"读懂厚重历史、读懂中华文脉、读懂壮丽山河、读懂美好生活"展开 分为"华夏源脉""匠心豫造""新潮豫韵""豫赋华章"4大板块 [3] - 展馆呈现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品类 包括牡丹瓷、三彩艺、金银器等传统工艺精品 以及变色牡丹紫砂杯、神都牡丹香等牡丹衍生文创品 [3][4] - 文旅微短剧《"洛"花如有意》、CG动画等视听作品吸引观众 牡丹香非遗技艺展演获得"味道独特"的评价 [3][4] 地方特色与文化产品 - 许昌展区展示石辟邪摆件、钧瓷、麦秸画等非遗产品 《灵井"许昌人"》剪纸运用阴阳刻技法展现古人类演进史 "疯狂打工人"系列盲盒结合历史与萌趣设计 [4] - 禹州孔家钧窑连续五届参展 钧瓷茶器因独特釉色被赞为"名窑珍品" [4] - 中牟新区展示艺秀小镇、戏剧幻城等项目 主题乐园文创与"文旅+时尚"概念结合 吸引亲子游群体关注 [4][5] 版权馆与创新实践 - 河南版权馆首次亮相 主题为"版权赋能价值 创新驱动未来" 包含"根脉传承·版权守护、创新发展·版权赋能、文化出海·版权护航"3大板块 [5][6] - 南阳非遗玉雕《绿水青山》、烙画《花开四季》展现传统技艺 通过四级保护体系带动产业年产值增长 [6] - 高浮雕彩拓产品传承千年技艺 孔家钧窑《华泰尊》、绞胎瓷《中华龙》获国际认证 甲骨文系列文创推动文化出海 [6]
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证券时报· 2025-05-24 10:18
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 本届文博会成为中外文化产业双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内企业积极"出海",外国客商踊跃"走进来" [1] - 文化产业双向奔赴不仅拉动双边文化和服务贸易增长,还对中外文化及其他领域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1][8] - 文博会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参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参会 [7] 国内企业出海表现 蓝色光标 - 2024年公司总收入超600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480亿元,占比约80% [3] - 出海业务涵盖媒介投放、内容创意、IP打造、网红营销、全案策划等核心板块,并开发了鲁班跨境通等SaaS产品 [4] - 全球化布局覆盖新加坡、越南、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全球业务矩阵 [4] - 推出VR文旅出海产品,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已在海外多次巡展并广受欢迎 [3] 泡泡玛特 - 2018年成立海外事业中心,从B2C转向DTC模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500家线下门店 [5] - 2024年在越南、印尼等5国开设首家门店,并入驻巴黎卢浮宫,成为首个进驻该艺术殿堂的中国潮玩品牌 [5] - 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 [5] - 全球消费者对潮流IP的审美追求具有共通性,热爱文化、潮流和美好故事内容 [6] 外国客商参与情况 - 文博会10号馆集中展示印度、韩国、越南、土耳其等国家的文化产品,具有浓厚异域风情 [7][10] - 韩国展区带来银器茶具、手工艺品等产品,埃及展区的复刻宝藏成为"网红"展品 [10] - 印度展区以"市集"形式呈现细密画、家居、饮食等特色文化 [10] 文化出海建议 - 加强对出海目的地法律、政策、文化习俗的研究,提高跨文化互动能力,避免商业纠纷 [9] - 发挥数字文化产品优势,包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微短剧等形态,利用国内平台和创作能力出海 [9] - 持续优化迭代文化产品,提升创意投入和综合能力,应对跨国文娱巨头的竞争 [11]
以文博会为媒 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证券时报· 2025-05-24 02:26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日前在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上, 国内企业积极发力"出海",众多外国客商则走进文博会,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线。 比如,在文博会现场,蓝色光标(300058)就是这样一家积极寻求"出海"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孔晶对记 者表示,2024年蓝色光标收入超过600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为480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约八成。她 表示,文博会上公司专门做"出海"主题的展台,希望把公司"出海"的资源、能力、渠道以及业务等,向 所有参展的海内外客人呈现。 孔晶还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最新的文旅出海产品,这些以VR为载体的沉浸式体验产品,把历史文化、中 国古诗词等传统元素和现代科技融合在一起,时间不是很长,普遍在15分钟左右。她表示,这些产品已 在海外进行了多次巡展和驻展,非常受欢迎。 本届文博会上,泡泡玛特也靓丽现身。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8月,泡泡玛特正式成立海外事业 中心,先通过B2C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2022年开始将战略重心转至DTC,在全球众多核心城市和地标 性建筑开线下门店,随着多年深耕,泡泡玛特已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了超过50 ...
海内外千余企业机构齐聚西洽会 签约百余个重大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2:21
展会概况 -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开幕,现场签约124个重大项目,合同投资额超2000亿元[1] - 展会吸引来自39个国家(地区)的1300余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泰国为主宾国,四川为常设主宾省,香港为新设主宾城[1] 国际参展情况 - 泰国组织30余家企业及机构参展,打造600平方米"微型泰国城",展示手工银器、茉莉香米、乳胶枕等超百款特色产品,覆盖餐饮、医疗、旅游、金融等行业[1] - 香港馆以"香港通道连接全球"为主题,集中展示金融、航运和贸易等优势产业,并举办七场专题分享会[1] 签约项目重点 - 签约项目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正式合同额近1600亿元,完善重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1] 展会活动设置 - 展览展示设置综合形象、国际和区域合作、现代化产业3个展区,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2] - 会议期间将举办生产性服务业助力现代化产业发展主题活动、外商投资活动等34场活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