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瓷器
icon
搜索文档
陶瓷之都景德镇的千年窑火深藏“绿色基因”
中国环境报· 2025-08-04 08:29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历史 - 依托昌江流域特有的矿物资源组合,形成原料采集半径不超过50公里的区域性材料网络,构建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资源利用模式 [1] - 宋代窑工择址于"三面环山、一水中流"的昌江河谷,因当地盛产瓷土、松柴,形成"码头—民窑—老街—里弄—御窑"的瓷业发展历史空间 [2] - 工匠充分利用昌江支流水系建立水碓网络,实现陶瓷原料加工的零碳动力供给,形成水能梯级利用体系 [2] 陶瓷生产工艺与生态智慧 - 72道制瓷工序体现生态考量,包括矿坑开采预留"养矿"周期、坯料陈腐遵循四季时序、柴窑火候控制顺应松柴燃烧规律 [2] - 采用废匣钵碎末复归窑床作耐火层、破损瓷片研磨为釉料原料等做法,实现废弃物在技艺链条中的生态循环 [2] - 历史上每年烧窑柴40万吨以上,燃料需求范围扩展至鄱阳、祁门等地,形成"一里窑,五里焦"的生态压力 [3] 燃料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明清时期将山林划分为163个产权区域,通过马尾松"飞籽成林"特性实现合理种植和轮伐,建立窑柴可持续生产体系 [3] - 现代燃料结构全面转向电力和天然气,推动"从柴窑到气窑、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转型 [4] - 开展柴窑棕色碳(BrC)污染研究,构建"窑炉—大气—健康"三维模型,为传统工艺注入绿色技术 [4] 产业创新与文化传承 - 陶溪川等文创园区结合传统柴窑形制与现代智能控温技术,实现历史文脉保护与精准减排双重目标 [4] - 依托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 [4]
萨沃伊宫廷生活艺术全球首展:古欧洲王室的“中国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07:07
展览概况 - 为纪念中意建交55周年,广东省博物馆联合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基金会等机构举办"典雅之冠:18世纪意大利萨沃伊王朝的宫廷生活与艺术"特展,展期从7月15日至10月19日 [1] - 展览汇集166件/套首次来华的萨沃伊王室珍藏,涵盖钱币、画作、家具、挂毯、瓷器、漆器等品类,并特别展出广东省博物馆的外销艺术品 [1] 萨沃伊王朝与都灵城发展 - 萨沃伊家族通过联姻扩张权力,1563年迁都至都灵后推动城市向南扩展,建造星形棱堡强化防御 [2] - 17至18世纪都灵成为意大利巴洛克建筑中心,萨沃伊家族委托顶尖建筑师设计标志性建筑,1997年萨沃伊王室宫殿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3] - 都灵权力中枢由11座宫殿组成,包括皇家宫殿、皇家剧院等,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继任者进行三次大规模扩建,使都灵成为欧洲优雅都城 [3] 艺术风格与宫廷生活 - 18世纪萨沃伊王朝形成"皮埃蒙特式洛可可"风格,融合法国曲线与意大利空间韵律,御用建筑师菲利波·尤瓦拉统筹皇家工事 [5] - 展览展出多件洛可可风格家具,如雕花鎏金木壁桌、饰有植物卷纹的壁灯及"大象与中国人物座钟",体现实用与艺术的结合 [5] - 萨沃伊王室艺术收藏制度始于卡洛·埃马努埃莱一世,卡洛·埃马努埃莱三世时期皇家工坊的挂毯与银器被各国宫廷争藏 [6] 中国风与跨洋贸易 - 18世纪欧洲"中国风"在洛可可时期达顶峰,萨沃伊家族通过商贸网络获取中国瓷器,皮埃蒙特成为意大利"中国风"腹地 [7] - 欧洲称瓷器为"白色黄金",萨沃伊宫殿用中国瓷盘、瓷瓶铺满墙壁,展览展出描绘松鹤等吉祥图案的浮雕瓷瓶及生活场景瓷盆 [8] - 意大利威尼斯、都灵等地陶瓷工场仿制中国风工艺品,如青花纹饰执壶结合巴洛克银器造型与中国纹饰灵感 [8] 东西方文化交流 - 17至18世纪亚洲奢侈品如茶、咖啡、巧克力风靡欧洲宫廷,异域元素通过织物、漆器等传播 [9] - 展览展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流通,更是文化相遇,欧洲贵族对东方的痴迷与今日回望形成双向呼应 [9]
文明的辉煌在对话与融合中长存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展览与出版物 - 南京博物院主办的"观天下——大明的世界"展览参观人数超过300万 [1] - 展览配套出版物《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内容在原展览基础上有所延伸 [1] 明代经济与贸易 - 明王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通过瓷器、茶叶、丝绸、棉布、漆器等商品参与构建首个以白银为结算货币的全球经济体系 [2] - 白银货币化进程在明代最终完成,促进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与整体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2] 文化艺术发展 - 明代经济繁荣孕育了富有创造力的江南艺术文化,如子冈白玉簪、大彬提梁壶等工艺品 [2] - 明代特殊社会环境使文人与匠人身份隔阂消弭,文人意趣与匠人技艺融合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 [2] 中外文化交流 -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将西方哲学、艺术与科学带入中国,同时将中国珍稀物产、艺术珍品与思想文化带回西方 [3] - 利玛窦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改变了中国士大夫的天下观,促进了"世界意识"的形成 [3] - 中西方通过书籍如1591-1593年拉丁文版《四书》、1662年双语版《中国智慧》等进行文化交流 [3]
景德镇火了,超过35岁的景漂走了
虎嗅· 2025-07-09 21:37
景德镇历史与产业背景 - 景德镇因宋真宗景德年间青白瓷获皇室认可而得名,并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品质闻名天下[6][7] - 南宋高岭土的发现使瓷器更洁白坚硬,加上五湖四海匠人汇聚和昌江运输便利,使其成为元明清三朝全国窑造中心[9] - 历史上因手工业闻名的城市中,唯有景德镇以单一手工业延续至今[10] "景漂"群体现状 - 当前城区不足90万人口中有6万"景漂",过去10年新增13.6万人口中80%为年轻人[5][11] - 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中国唯一陶瓷类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超2万人,许多学生大一大二即成立设计工作室[12] - 2022年建成艺美产业园作为八大美院创作基地,提供研创驻场学习机会[13] 产业生态与成本优势 - 月租金300元可租单间,公共电窑几十元包层,产业链完整支持低成本试错[13] - 作为中部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年轻艺术家可通过知识产权证明保护创意成果[22] - 陶溪川改造成为全国城市更新典范,宇宙瓷厂转型文创园保留工业符号并植入新功能[29][30] 集市经济与商业模式 - 乐天集市2008年至今每周六开集,现规模150个摊位需经创意技术筛选,首周销售额1000元第八周达4000元[19][20] - 全市拥有陶溪川、明清园等差异化集市,形成集中交易与创意交流平台[21] - 艺术家通过集市直接获取商业回报与消费者反馈,形成创意-生产-销售闭环[22] 产业挑战与转型 - 清代广州"一口通商"和1980年代机械化生产曾两次导致产业衰败[16] - 2003-2004年德化、潮州相继获"中国瓷都"称号,2009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17][18] - 2023年一季度经济总量江西垫底,手工集市周边出现爆米花等非陶瓷业态[31] 政策支持与人才计划 - 推出《打造世界陶瓷人才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景漂扶持计划"解决医疗住房等需求[31] - 陶溪川"创客"条件限制35岁以下,部分资深从业者面临转型压力[31] - 2023年社交媒体推动大众游客涌入,五一接待游客597万人次达城区人口6倍[23][25]
【史海回眸】全球首家机场免税店曾卖爱尔兰土鸡蛋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免税购物行业起源 - 全球首家免税店由爱尔兰企业家布伦丹·奥雷根于1947年创立 其灵感来源于公海免税购物模式 通过将飞机类比为"空中的船只"说服政府通过《免税机场法案》[3] - 首家免税店选址香农机场候机室与机场间的必经之路 初期以小木屋形式运营 商品品类有限 包含蜂蜜 培根等本土农副产品[3] - 免税店成功关键因素包括烟酒类产品定价仅为市场1/3 以及跨境邮寄服务的推出 1954年后扩展至服装 瓷器等高价值商品[4] 香农机场免税店运营模式 - 免税店早期承担推广本土特产职能 根据协议必须销售爱尔兰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 如爱尔兰咖啡通过该渠道获得国际曝光[3] - 运营半年后因客流激增扩大店面 20世纪50年代中期雇员达数百人 吸引旅行团专门预订经停航班购物[4] - 1951年正式开业后 免税店成为跨大西洋航线重要节点 年均接待超10万游客 影视明星和国家元首到访进一步推高热度[3][4] 行业扩张与全球化 - 荷兰史基浦机场1957年开设全球第二家免税店 随后美国迈阿密 德国法兰克福等国际枢纽相继效仿该模式[4] - 香农免税店的成功吸引多国代表团考察 其商业模式被定义为"机场零售+跨境免税"的复合形态[4] - 免税行业初期增长驱动力来自国际航线中转需求 20世纪50年代全球航空客运量上升直接带动相关销售额[3][4]
拜树记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16:09
古樟树的文化价值 - 千年古樟树被当地人尊称为"树神",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象征意义 [1][5] - 香樟树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江南四大名木之首,古代有女儿出生栽植香樟树的习俗 [5] - 江西、浙江等地民众历史上将香樟树视为神树进行祭拜,以求家宅平安与健康长寿 [5] 古樟树的艺术关联 - 古樟树的纹理与景德镇瓷器的高岭土素坯肌理相似,被视为"景德镇最早的陶工" [2] - 艺术家在古樟树下创作时,树根间的红土被用作绘画颜料,树荫成为天然创作空间 [3] - 瓷器烧制过程中出现古樟树剪影的天然纹样,显示树木与陶瓷艺术的神秘联系 [4] 古樟树的现状 - 古樟树最大树枝断裂,树枝需二人合抱,长度达十余米,显示树木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2] - 断裂树枝的树皮呈现被扯断痕迹,推测因树枝过重导致自然断裂 [2] - 树下发现两张A4纸大小的脱落树皮,内层呈现光滑赭色肌理,外长青苔 [5] 高岭村的产业背景 - 高岭村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最重要的原料产地,保留明清采矿遗址等历史遗迹 [1] - 村落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与安徽黄山市接壤,四面环山的地理位置形成独特文化生态 [1] - 当地陶瓷产业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古樟树根系与碎瓷片形成共生关系 [2]
外国游客中国游持续升温 更多外国游客深入各地游在中国、购在中国
央视网· 2025-05-29 19:11
跨境旅游升温 - 端午假期期间南宁口岸预测出入境旅客将超过7000人次 [3] - 友谊关口岸日均查验出入境旅客预计将超过8000人次 [4] - 南宁、友谊关、东兴等3个口岸出入境旅客将超过9.7万人次 [4] 景德镇陶瓷文化吸引外国游客 - 今年以来景德镇接待入境游客5.1万人次,带动消费1.54亿元 [7][9] - 外国游客体验制瓷流程并将本国文化图案描绘在瓷器上 [7] - 外币外卡便捷支付服务推广使外国游客能直接扣款结算 [9] 上海韩国游客激增 - 一季度韩国来沪游客累计超20万人次,接近去年全年总数的一半 [9] - 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 [11] - 20-39岁年龄段韩国游客占比达40% [11] 上海零售与餐饮业受益 - 静安区大润发超市日均接待韩国游客200-300人次,休闲食品销量跃居榜首 [11] - 周末销量翻倍,货架补货频率从每日1次增至3次 [11] - 田子坊日均客流量达2.6万人次,境外游客占比四成 [13] 深圳电子产品受青睐 -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外国游客购买退税商品6773.27万元,退税金额609.59万元 [20] - 华强北商业街活跃着11万家商事主体 [16] - 配套货币兑换、快递打包、国际物流等"一站式"服务 [20]
新华时评丨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新华社· 2025-05-28 03:09
政策推动 - 中国对43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近期新增巴西等南美5国免签入境 [2] - 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实现便捷支付 [2]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包括推广"即买即退"全国覆盖、下调起退点、增加退税商店布局 [2]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43.1%,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44.86%和128.04% [2] 制造业升级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服装、食品扩展到手机、智能穿戴、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 [3] - "中国制造"在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提升,推动电子产品成为"反向代购"热品 [3] - 消费品市场品类丰富,涵盖平价日用品到高端奢侈品,吸引国际消费者 [3] 文旅融合 - 国潮、文创产品及科技好物成为外国游客新宠,文旅业态升级推动跨界融合 [4] - 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增加,如北京中轴线、西安汉服、云南民族风情、深圳科技园区等 [4] - 中国文旅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提升国际游客对现代化发展的认知 [4] 经济影响 - 产业升级、消费生态多元化和对外开放扩大共同推动"中国游"成为全球流量密码 [5] - "中国游"和"中国购"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实现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2][5]
聚星汇‖国际拍卖是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和加速器
文化盛会概况 - 2025年5月25日北京聚星汇国际拍卖专场在北京王府井天伦王朝酒店举办 吸引各地藏家、艺术爱好者及行业精英参与 [1] - 活动涵盖书画、瓷器、玉器、杂项等多类艺术珍品 每件拍品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 [3] 行业交流与趋势 - 同期举办"文化出海"主题经验交流活动 业界人士及商协会代表探讨艺术品国际化新思路 [3] - 活动达成高度共识 为文化艺术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新方向 [3] 公司经营优势 - 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 覆盖多艺术门类与收藏领域 满足藏家多样化需求 [5] - 建立严格鉴定评估体系 每件拍品均需权威专家团队严谨鉴定 确保真实性 [5][6] - 全流程高品质服务 涵盖拍品征集、鉴定、布展至拍卖环节 以专业诚信赢得客户 [6] - 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平台 打破地域限制 提升拍卖效率与透明度 [6] 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 - 通过拍卖活动促进跨文化交流融合 并积极参与文化公益事业 [6] - 未来将继续深耕艺术市场 推动文化艺术品交易同时助力中华文化国际化 [8] 活动影响 - 春拍实现艺术与商业成功融合 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8]
北京保利拍卖第十八季线上拍卖会公告
北京商报· 2025-05-22 19:27
拍卖场次安排 - 万方——中国书画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10:00至2025年5月25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5日10:00至2025年5月26日19:00 [1] - 中国陶瓷专场(一)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10:00至2025年5月26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6日10:00至2025年5月27日16:00 [1] - 山川精魄·美玉珍石雕刻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10:00至2025年5月26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6日10:00至2025年5月27日18:00 [1] - 见微——中国书画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4日10:00至2025年5月26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6日10:00至2025年5月27日19:00 [1] - 文華——名家翰墨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4日10:00至2025年5月26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6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9:00 [1] - 中国陶瓷专场(二)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4日10:00至2025年5月27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6:00 [1] - 万物——古器物的把玩陈设之趣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4日10:00至2025年5月27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8:00 [1] - 中国陶瓷专场(三)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5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10:00至2025年5月29日15:00 [1] - 器用·书桌上的实用主义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5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10:00至2025年5月29日16:00 [1] - 慕古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5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10:00至2025年5月29日18:00 [2] - 纷繁——中国书画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6日10:00至2025年5月28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10:00至2025年5月29日19:00 [2] - 弥珍——中国书画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6日10:00至2025年5月29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29日10:00至2025年5月30日19:00 [2] - 万象——中国书画专场线上预展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10:00至2025年5月30日10:00,线上拍卖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10:00至2025年5月31日19:00 [2] 拍卖标的类别 - 拍卖标的包括中国书画、瓷器、中国古董珍玩、美玉珍石雕刻、古器物等 [1] - 中国书画专场细分包括万方、见微、文華、纷繁、弥珍、万象等不同主题 [1][2] - 中国陶瓷专场分为三个独立场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 [1] - 其他专场包括山川精魄·美玉珍石雕刻、万物——古器物的把玩陈设之趣、器用·书桌上的实用主义、慕古等 [1][2] 竞投信息 - 竞投手续需致电咨询,联系电话为(010)640831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