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从“锈带”到“秀带”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重生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8-10 12:56
工业遗产转型文旅项目 - 飞鹤智能产业园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典型案例[1] - 桦南森林铁路通过研学工坊、主题车厢等改造,将曾输送1100万立方米木材的"钢铁脊梁"转型为文旅项目,2024年入选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1][3] - 大庆油田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云端课程,让工业遗产成为"可触摸"的精神载体[5] 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措施 - 桦南林业局修复3台蒸汽机车、3台内燃机车,改造6节车厢,恢复15公里森林铁路运营段,将维修车间改造为森工主题影院[3] - 中国一重系统整理"156项工程"历史素材,构建"工业记忆集群",保护400余台在用设备[8] - 黑龙江省认定省级以上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33家、省级工业遗产37项,争创国家工业遗产8项[10] 工业文化价值挖掘 - 中国一重保留前苏联工业建筑风格,通过展览馆、红色路线及《国之重器》等文艺作品展现工业精神[6][10] - 大庆油田通过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载体,实现"人拉肩扛"精神的沉浸式传播[5] - 黑龙江省将工业文化与冰雪文化、边疆文化统筹发展,推动地域特色工业文化培育[11] 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飞鹤智能产业园通过工业研学游增强品牌信任度,实现产业与旅游融合[1] - 桦南森林铁路通过文化内核挖掘建立情感连接,实现文化价值转化[1] - 黑龙江省形成"工业遗产+"系统,推动工业与旅游在多地融合发展[10]
文化中国行丨去镇上赶大集 解锁千年瓷都的N种打开方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6 10:56
陶溪川文创街区发展 - 陶溪川文创街区由国营宇宙瓷厂改造而成,保留老厂房、烟囱等工业遗迹,现已成为集文化、艺术、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新地标 [2][8][12] - 街区核心广场每年吸引千万游客,成为景德镇文化地标和打卡地 [2][12] - 周边配套完善,道路翻新铺设石板路,居民楼外立面融入陶瓷元素装饰 [10] 陶然集创意集市 - 陶然集是景德镇人气最高的创意集市,以瓷为媒介吸引全国手工艺人和创作者 [4] - 集市特色为多元,涵盖陶瓷、银器等手工艺品,每个摊位呈现小型艺术展览 [6] - "上镇赶集"成为陶瓷爱好者的生活方式,体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4][6] 工业遗产活化与城市更新 - 景德镇通过改造22栋老厂房实现工业遗产活化,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注入现代功能,如美术馆、创客空间等 [20][22] - 改造注重修旧如旧,保留砖墙斑驳印记和生产设备作为展品,展现瓷都工业历史 [8][20] - 城市更新以陶瓷文化为根,通过绿色转型解决传统产业高污染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13][15][16] 国际化艺术生态 - 陶溪川吸引8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驻场创作,400多名"洋景漂"设立工作室,成为全球化艺术平台 [26] - 创意市集与国际化艺术氛围交织,为陶瓷文化创新提供动力 [24][26] - 景德镇从传统瓷业转型为激发梦想的创新热土,兼具文化传承与国际对话能力 [26]
老厂焕新,广州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21:37
城市更新模式探索 - 广州探索"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微改造模式,对老厂区进行空间重塑与功能重建,形成"土地盘活-产业升级-资产增值-反哺城市"的良性循环 [2] - 1906科技园以微改造、轻介入为原则,仅对外立面、结构、景观等进行改造,最大改动是拆除围墙形成开放式街区 [5] - 南洋电器厂项目采用"旧厂+旧城""全面改造+微改造"混合模式,一期全面改造建设商务地标和住宅,二期微改造保留历史建筑 [9][10] 项目运营数据 - 1906科技园占地8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开园一年半引进150家企业和商铺,日均人流量超7万人次,高峰突破10万人次 [4] - 南洋电器厂项目一期占地1.91万㎡,现状建筑5.6万㎡,涉及居民291户,目前签约率95%,拆卸面积4.5万㎡,占地拆除比例90% [9][11] - 1906科技园由3万平方米科技办公空间和2万平方米商业街区组成,设计六大特色主题街区 [4] 产业转型成效 - 1906科技园前身为广州卷烟厂二厂闲置旧厂区,改造后形成商业、科技、美食、文化多重元素交互的消费业态 [4] - 园区保留原工业遗产视觉元素如窗花、水气阀、灯具和运货隧道改造的空中连廊,塑造特色三维空间 [5] - 改造后园区消费群体从老年人为主转变为年轻人增多,商铺全部出租,计划引入更多元文旅业态 [5] 政企合作机制 - 南洋电器厂项目由越秀区政府统筹征收补偿,三家国企联合成立实施主体,吸纳居民意见形成新型合作关系 [10] - 广州工控产业园发展集团将探索与房企、科技企业联合开发,形成"工控主导+多元合作"更新模式 [11] - 三方合作模式解决传统旧改部门协调困难、管理碎片化问题,提升实施效率 [10]
“烽火报国路•逐梦新征程”融媒行动启动
南京日报· 2025-05-28 21:17
纪念活动启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融媒行动在南京正式启动,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地档案馆参与,近20家在宁企业积极响应[1] - 活动由南京市档案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博物总馆联合主办,将通过寻访、展陈等多种形式串联南京工业从抗战时期西迁救国到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历史脉络[1] 企业历史回顾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前身永利铔厂在抗战期间多次遭受日军炮弹轰炸被迫迁移到四川,硝酸塔被日军掠夺,抗战胜利后追索回南京[3] -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金陵兵工厂、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江南汽车公司等多家企业也曾西迁,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生产[5] - 抗战胜利后众多企业回迁南京,在解放后迎来迅速发展[5] 工业遗产保护 - 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成立南京工业遗产档案文化研究中心,并与近20家企业代表签署南京工业遗产档案战略合作协议[5][7]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将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现代能源体系[5] 新时代发展 - 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赠送新型155mm车载加榴炮模型,彰显南京从"实业救国"到"科技强国"的跨越[9][11] - 南化公司生产区中历史悠久的硝酸塔与现代化化工设备相映成辉,体现厚重历史与新质生产力的碰撞[11]
工业遗存改造催生京津冀文旅新地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22:30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 - 北京首钢园通过改造炼钢高炉为科幻体验馆、运料通廊为极限运动场、工业厂房为网红餐厅,实现从"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转型 [1] - 政策层面提出鼓励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植入新业态新功能 [1] - 京津冀地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上已有许多尝试,工业遗产转变为观光、研学、旅游等全新场景 [1] 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 沧州大化老厂区作为我国首批大型化肥企业之一,2016年停产搬迁后开启改造,保留造粒塔、管道设备等工业痕迹 [1][3] - 改造工艺借鉴北京首钢园经验,如大仓库按首钢大跳台工艺刷漆改造,形成"工业迪士尼"与运河文化融合的展示区 [3] - 游客可通过工业遗存体验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年代,实现工业文明与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结合 [3]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与唐山工业研学 -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利用废弃矿井开发"井下探秘游",展示不同时期采煤工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 唐山发布"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研学之旅"精品线路,涵盖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工业博物馆等工业遗产点位 [6] - 研学游团队预约火爆,"五一"后热度不减,井下体验让百年矿山文化触手可及 [5][6] 石家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 - 石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65米和75米高炉及老厂区设备,地面浮雕展现建筑轮廓,延续城市工业记忆 [6][7][9] - 夜间通过灯光、音乐表演打造"摇滚风"文旅地标,高炉与钢筋混凝土架构契合摇滚乐风格 [9] - 石家庄计划通过"音乐+文旅"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出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