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盆岭大桥
icon
搜索文档
从一桥飞渡到“跨江发展”|大长沙·城长记
长沙晚报· 2025-10-06 08:57
"湘江边,搭轮渡,一搭搭到五一路。"一首老长沙童谣,记录了50多年前长沙人过湘江的情形。 被誉为山水洲城的长沙,一条湘江由南往北穿城而过,将长沙城划分为河东与河西。1972年国庆前夕,橘子 洲大桥(旧称长沙湘江大桥、湘江一桥)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湘江两岸长期以来依靠轮渡过河的历史。 一根根桥墩嵌入江心,如同时代的锚点,"一江两岸"格局自此打开,"一体两翼"时代乘势而来。在长沙市城 市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长沙城建档案馆")里,一张张泛黄的图纸与卷宗,记录着这段沉甸甸的"城"长记忆。 长沙城建档案馆内留存的《长沙湘江大桥技术总结》内,记录了不少当时的建设细节。 【档案点击】 "天堑变通途",半个世纪后依旧繁忙 "大桥建成,'天堑变通途',使长沙和益阳、常德、湘西等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长沙城建档案 馆内,看到一本由当时工程指挥部编写的《长沙湘江大桥技术总结》。泛黄的纸张,不仅详细记录了大桥的正 桥、引桥、桔洲(即"橘子洲")支桥结构等专业设计参数,也透露出不少当时建设的细节。 根据《长沙市志》记载,历史上,因湘江跨度大而东西两岸交往较少,居民们要互通有无,只能走水路。 1951年10月1日,大西门(五 ...
打开“时光胶囊”,重读长沙“城”长密码 | 大长沙·城长记
长沙晚报· 2025-09-28 07:10
编者按 档案是长沙发展的"时光胶囊",记录着从城市建设到经济发展、从文化传承到民生改善等各领域取得的 发展进步,见证着一座城的日新月异、一群人的开拓奋进。 回首来时路,满是拼搏豪情;展望新征程,充满无限希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 庆节前夕,长沙晚报推出《大长沙·城长记》系列报道,精选长沙市档案馆、市城建档案馆、市不动产 档案馆等场馆1949年以来的历史档案资料,以此串联起长沙的城市记忆,重温"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理 念。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登辉 从解放初期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如今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座城市历经76年,发生了日新月 异的变化。尤其在水、电、路、园等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并正在迈向高端化、绿色化、 智能化。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点滴,不仅给市民带来最为直观的感受,更承载了岁月的变迁,孕育出现在 的长沙风貌。 长沙市档案馆珍藏着象征长沙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的五项市政工程档案,分别是自来水厂、湘江轮渡、沿 江大道、南长路、儿童公园。1951年10月1日,在全国人民欢庆国庆节之际,长沙市政府举办五项市政 工程建设告成庆祝会。时任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在致贺中说:"解放两年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