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红色钻石的中号玫瑰花窗

搜索文档
老铺黄金又涨价,“一觉醒来涨5000元”,有人在门店排队3小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2:10
产品价格调整 - 公司于8月25日实施产品提价 热门饰品价格上调1000-3000元 主要产品涨幅5%-13% [1] - 北京SKP门店多款产品涨价幅度10%-12% 今年2月提价涨幅5%-12% [1] - 镶嵌红色钻石的中号玫瑰花窗从2.2万余元涨至2.4万余元 涨价约2000元涨幅不到10% [3] - 十字金刚杵项链小号从10750元涨至13000元 累计涨幅20% 分两次调价每次约10% [3] 消费者反应 - 涨价预告引发抢购潮 北京SKP门店排队需等待2-3小时 [13] - 上海国金门店人均排队1小时起 门店提供依云水和Godiva巧克力等增值服务 [6][9] - 成都IFS商场设置隔离线 客流量大增需等待十几分钟至两小时 [15][16] -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分享涨价前下单经历 有顾客及时付款避免1500元差价损失 [20] 品牌定位与商业模式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 被称为"黄金界的爱马仕" 在全国高端商场设有33家门店 [23] - 采用古法黄金工艺和"一口价"销售策略 例如49.2克项链售价69190元 每克单价超1406元 [23] - 微信公众号显示公司创立于2009年 是古法黄金概念的首创品牌 [23] 二手市场变化 - 奢侈品回收店改为按克重回收 报价760-770元/克 不再接受折扣回收 [24] - 回收店指出按折扣回收风险过高 因产品二手流通性不足 [24] - 专家认为按克回收反映二手市场支撑塌陷 可能影响一手市场客群留存 [24]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7月7日突破1000港元/股 但仅维持4个交易日 [24] - 8月26日股价回落至748港元/股 总市值约1292亿港元 [24] - 较最高点市值蒸发超600亿港元 [24] 调价原因说明 - 客服表示调价主因是今年金价大幅上涨 本轮调价未完全覆盖金价涨幅 [3] - 产品调价幅度因款式、工艺及宝石辅料等因素存在差异 [3]
老铺黄金再涨价,又现排队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2:16
涨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8月25日实施产品提价,多款产品涨幅为10%~12%,个别款式略低,例如镶嵌红色钻石的中号玫瑰花窗从约2.2万元涨至2.4万元(涨幅不到10%),十字金刚杵项链小号从10750元涨至13000元(累计涨幅20%)[4][5] - 本次涨价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预告,线上渠道(京东、天猫旗舰店)同步调价,热门饰品(1~3万元)上调1000~3000元,涨幅5%~13%,但线上九折优惠抵消涨幅[4][5] - 涨价引发消费者抢购,北京SKP门店出现排队现象,小红书显示其他城市门店也有类似情况,消费者因保值目的在涨价前购买[4][6][7] 涨价原因与品牌定位 - 公司称涨价基于品牌定位和定价策略,与金价涨幅无直接关系,但实时金价影响调整浮动大小[6] - 2024年黄金价格前6个月涨幅超过23%,但公司强调其涨价策略独立于金价波动[5][6] - 模仿奢侈品牌(如爱马仕、香奈儿)的涨价策略以提升品牌价值,试图拉开与本土竞争对手的差距[8] 财务表现与市场评价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8.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因提价幅度小于金价涨幅,预计下半年提价后毛利率环比提升[8] - 资本市场对涨价策略持积极态度,多家证券机构给予增持买入评级,认为涨价支撑毛利率[8] - 消费者在涨价前购买行为增加,例如一款八宝随身金佛从4万多元涨至5.5万元,涨幅超1万元[6] 品牌争议与挑战 - 专家认为公司仅是高端品牌而非奢侈品牌,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依赖“古法工艺”和“国潮”潮流,但工艺非独家优势[10][11] - 品牌国际化面临挑战,产品局限于华人文化圈,国际市场对黄金消费偏好更偏向时尚而非文化符号[10] - 频繁打折(如开业、活动折扣)被质疑影响高端定位,但公司称打折刺激购买并提升品牌影响力,且目前无竞争对手构成压力[11][12] 未来战略 - 计划2026年拓展东南亚市场并启动欧美市场前期调研,以国际化为增长看点[12] - 公司认为其成功源于预判国潮和古法金趋势,并顺应趋势,因此无直接竞争对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