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擂台赛”,南京这样“打”
南京日报· 2025-06-05 08:21
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采用强化学习技术实现自我优化 通过正负奖励机制调整行为策略 例如成功迈步获正奖励 摔倒则得负奖励 [2] - 电动伺服技术应用成熟但负载能力受限 电液伺服功率密度大且适应复杂环境 如灾害救援等场景 [3][4] - 集萃智造同时开发电动伺服和电液伺服机器人 电液伺服四足机器人行走速度达每小时5公里 相当于人类快走速度 [4] - 机器人腿部关节设计6个自由度 对应胯部/膝盖/脚踝 需解决空间智能大模型作为"大脑"及续航瓶颈问题 [3][6] 应用场景 - 短期聚焦工业制造细分领域 如天创电子推出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针对危化防爆场景 已获数千万元意向订单 [6] - 中期拓展至农业/建筑等复杂场景 长期目标覆盖商务/家居/养老等领域 埃斯顿医疗已将其康复机器人延伸至5家社区及医养集团 [6][7] - 亿嘉和优化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 目标2027年前将养老场景服务成本降低60% [7] 产业链布局 - 南京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形成竞争力 如因克斯智能关节模组被超过50%马拉松参赛机器人采用 关节成本占整机超50% [8] - 南京计划打造"1+N+1"整机体系 包括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构筑通用整机平台 建立小批量生产能力 [10] - 设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 举办供需对接会 9家企业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推动场景应用落地 [10]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体育赛事热度提升 8月将举办世界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涵盖田径/足球等项目 旨在提高社会关注度 [1][6] - 专家预计人形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需10年 需解决制造成本高/数据质量/操作泛化性等挑战 [6] - 建议设立合作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形成"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扩展"良性循环 初创企业与龙头分工协作 [9][10]
如何跑好历史接力棒?对话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用青春在时代答卷上书写“我能”
新华日报· 2025-05-04 07:15
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 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爽工作量翻倍 正筹备带移动充电机器人参加上海展会 [2] - 刘爽30岁从央企研究院辞职创业 开拓国内智能运维机器人市场 专注解决复杂恶劣环境的安全巡检机器人领域 [2] - 天创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具备一类、二类、三类防爆认证的机器人企业 产品广泛应用于多行业 已出货5000多台 [3] - 今年两会“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新窗口期 天创上半年在手订单增长29% [3] - 天创年初发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公司目标是推动移动充电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批量化落地 [3] 水晶电商行业 - 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兴西村党总支书记赵中刚将传统水晶村打造成年产值13亿元的电商“明星村” [5] - 赵中刚带领村民将水晶边角料做成200多款产品 抓住电商直播风口 重启“水晶大集” 运营直播账号粉丝超127万 [5] - 赵中刚复制模式到周边村庄 建起5个电商产业园 发起“百村千万”计划 目标3年内为100个村培育1000名万级粉丝助农主播 [6] 航修行业 - 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专业技术员张雯集对航电系统收发组件进行精细调试和修复组装 认为每个焊点都是“生命焊点” [7] - 张雯集通过高强度训练练成“一手准”绝技 可在微米级焊盘上完成金丝键合 还在职读研学习多学科知识 [8] - 张雯集通过上万次试验和测试优化参数 改造设备将微米级裸装半导体芯片拆除效率提升20余倍 [9] 火炸药行业 - 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共有68人 35周岁以下占比66% 提出“全等模块装药”和“低过载装药”技术 [10] - 团队成员陈令常驻外场试验场地 克服恶劣环境坚持工作 团队为保障安全从几微克开始做实验应用于武器装备 [10][11] 半导体行业 - 苏州博志金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潘远志团队用纳米级工艺在陶瓷载板上“刻”出金属电路 打破国外垄断 让高端芯片散热材料价格直降三成 [12] - 潘远志16岁创业 19岁创立公司 23岁手握60余项专利、完成近亿元融资 从实验室跳进产业浪潮 [12] - 潘远志将磁控溅射技术应用在半导体领域 耗时两年啃下200多道工艺难关 首片国产陶瓷载板下线 [13] - 博志金钻研发的散热材料与封装载板获行业龙头客户认可 工厂每月可生产5亿颗高功率芯片封装载板 [13] - 博志金钻新一代封装器件量产在即 潘远志日程紧凑 认为高校积累技术和市场打磨产品缺一不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