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系列

搜索文档
黄酒—龙头引领升级,行业共振机遇可期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黄酒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2023 年起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绍兴市政府成立专班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2024 年绍兴市政府成立高规格实体化运营的黄酒产业振兴专班,省级和市级财政合计拨款超 1 亿支持,2025 年打造历史经典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部分企业被纳入相关名单,政策推力是产业破局重要支撑[1][4] 2. **历史复盘影响发展原因**:过去 30 年外部因较低税率致地方政府重视不足,内部缺乏强有力龙头企业引领;过去两轮消费升级窗口期错失机会因治理层面和管理层问题,如古越龙山多元化困局、管理层迭代,会稽山大股东破产重组[5][7] 3. **行业内部治理改善**:会稽山 2022 年新大股东入驻后管理逐步正轨,古越龙山 2020 年以来新管理层落定且发布回购方案,未来两家龙头有望推股权激励计划提升管理质量[8] 4. **行业发展趋势**:呈现 K 型发展,头部企业发展好,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自 2020 年高端化战略使龙头均吨价和整体市场价格提升[9] 5. **未来发展阶段与空间**:先高端化,再全国化和年轻化,短期内高端化优先,未来 3 - 5 年有望量价回升复兴,份额进一步集中[10] 6. **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消除消费者对黄酒低端偏见,参考古井贡酒推行高端产品改变品牌低端认知[11] 7. **未来两到三年趋势**:龙头企业通过提升渠道管理水平,实现主流价位升级,带动规模、毛利率和盈利上升,形成正循环,全国化和年轻化有增长机会[12] 8. **全国化挑战与机遇**: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品牌认知度低挑战,可通过高端产品、国潮等打破低端认知,会稽山根据地扎实,古越龙山储备品牌认知强,都有成长空间[13][14] 9. **迎合新消费趋势**:挖掘文化底蕴,推出符合新消费趋势产品,如会稽山兰亭系列、古越龙山子青玉系列,利于打开新消费群体[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3 年 3 - 4 月会稽山、古越龙山、塔牌发布提价通知,2025 年 4 月几家龙头企业又几乎同时发布提价通知[3][4] 2. 2023 年 7 月工信部重视黄酒产业文化品牌传承并支持发展,11 月绍兴市发布促进黄酒产业发展振兴实施意见,到 2027 年全市黄酒销售收入达 100 亿,全国市场占有率超 50%,每年安排不少于 5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品牌建设[4] 3. 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白酒消费大省因当地地产酒龙头企业发展弱,白酒消费结构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6]
古越龙山20250602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黄酒行业 - 公司:古越龙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古越龙山采取集体涨价和市场反转策略,自 4 月初季报发布后与会计事务所同步涨价,吸引投资者关注,凭借中央酒库 IP、历史沉淀和国酿优势巩固市场地位[3] - 推动全国化进程,将资源投入非成熟黄酒市场,扩大黄酒普及率,培育新消费者群体,提升行业发展潜力,江浙沪成熟地区占比约 60%,其他区域占比 40%,近五年非成熟区域增长率高于成熟区域[5][6][21] - 产品战略分高端化和年轻化,高端化推出青玉系列等产品改变消费者认知,树立高价值品牌形象;年轻化通过线上投放、美食美酒传播及推出创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2][14] 黄酒行业优势与趋势 - 黄酒具有低度数、健康、适合搭配美食等优势,在全球低度数饮料受欢迎趋势下,面临良好发展机遇,未来消费需求有望增长[7] - 行业头部企业将高端化作为首要目标,打破黄酒便宜标签,重新认识黄酒价值,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9] 产品与市场推广 - 针对年轻人推出黄啤、咖啡黄酒等低度化产品,在绍兴及浙江市场投入并将扩大推广,通过商务电子平台及合资公司销售,还计划在 618 购物节和“七九节”推广[10][11][12] - 今年进行 14 次价格调整,“小幅快跑”方式未影响销售增长,古越龙山品牌粘性强,提价适逢其时且具长期效应[21] 生产与成本 - 8 月全面贯通投产黄酒智能化酿造园区,预计生产成本降低 5%以上,类似集中管理模式,减少物流和管理开支,提升竞争力和优化资源配置,但新产能释放调试期可能延期[2][15][19] - 高端黄酒占总产能 25%,依赖手工酿造和长时间陈放,成本高但更具价值;机械化酿造成本低,品质三年后趋于平缓[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稽山借鉴清酒创意和营销手段吸引年轻消费者获积极反馈,但年轻人消费习惯粘性不强,短期内难带来显著利润[10] - 今年销售目标因国资委考核不调整,2025 年是新旧产能转换期,重点是沉淀品质、价格和市场管理,而非扩展高端酒销量[15][16] - 公务招待不允许用酒类产品规定对黄酒影响较小,黄酒未作为主流选择,价格相对低廉未超政府监管价格带[20] - 最近几年疫情期间约百分之十几规模以上黄酒制造商退出市场,未来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22]
古越龙山部分产品最高提价12%,孙爱保“优质优价”逻辑遭质疑,连续四年业绩失约,提价能否迎来价值回归
金融界· 2025-04-03 15:44
产品提价策略 - 公司宣布自4月22日起对彩包花雕、清醇三年、坛酒系列等多款产品提价2%至12%不等,这是继2023年11月后不足半年内的第二次提价 [1] - 行业另一头部企业会稽山也从4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提价1%至9%,显示行业集体提价趋势 [1] - 2018年以来公司已实施四次提价,但扣非净利润五年间仅从1.80亿元增至1.98亿元,增长10%,远低于白酒啤酒行业增速 [3][7] 财务表现与盈利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19.36亿元(同比+8.55%),但净利润同比下滑48.17%至2.06亿元,创近年最大跌幅 [1] - 中高档酒和普通酒毛利率分别为44.32%(-0.37pct)和18.58%(-2.75pct),显示提价未能有效改善盈利能力 [2] - 普通酒价格带集中在10元左右,电商渠道500ml加饭花雕单价仅7.8元,远低于白酒光瓶酒价格 [2] - 2024年销售费用增至2.52亿元(同比+2.02%),但销售费用效率降至1元投入仅产生7.68元营收(2020年为9.31元) [6] 区域市场局限 - 江浙沪地区贡献57.03%营收(10.87亿元),国内其他地区占40.74%(7.76亿元),国际市场仅0.42亿元 [4] - 2017-2023年规模以上黄酒企业从121家减至81家,行业销售收入从195.85亿元萎缩至85.47亿元 [4] - 国际推广成效有限,香港市场接受度低,跨文化推广难度高于白酒啤酒 [5] 高端化转型挑战 - 中高档酒营收占比达72%(13.98亿元,同比+12.47%),"只此青玉"系列最高定价达1959元/瓶 [7] - 黄酒缺乏白酒的文化底蕴与品鉴体系,消费场景受季节性和地域性限制 [7] - 公司连续四年未达成经营目标,2025年增长目标下调至酒类销售增6%、利润增3%,显示转型压力 [8] 行业发展瓶颈 - 黄酒销售额占中国酒类市场不足2%,行业规模持续萎缩 [4] - 频繁提价成为维持利润手段而非增长引擎,需突破"区域特产"定位困局 [8] - 高端化战略面临消费场景有限、品牌认知不足等结构性障碍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