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科融担
icon
搜索文档
突出特色 坚持创新 奋力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青岛样板
金融时报· 2025-10-23 14:2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通过健全机制体制、加强信贷供给、强化直接融资及提升服务能力四大方面,高效推进科技金融发展,以支持科技创新企业[1] 强化政策引领,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体制机制 - 推动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近3年累计向1286家(次)市场主体提供贷款贴息9807.5万元[2] - 搭建科技金融"1+N"政策体系,牵头制定《青岛市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并出台13项具体文件,连续7个季度开展服务效果评估[2] - 指导建立科技金融联盟,涵盖78家机构,两个月内累计提供159.3亿元资金支持[3] - 建立五篇大文章工作专班,指导30家中资银行机构整合内部职能,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3] 加强信贷供给,优化科技创新企业金融产品体系 - 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向563家(次)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66.8亿元,发放规模居全省第一[4] - 单列5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创设"青科融"产品,已向157家企业提供8.7亿元信贷支持,担保费率不超过0.5%[4] - 形成多维度政策性产品体系,科技金融投(保)贷模式被编入总行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5] 强化直接融资,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 支持各类主体发行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债券,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6][7] - 建立债券发行需求摸排与对接机制,截至2025年9月末推动发行科创票据10笔(金额55.9亿元)及科技创新债券45亿元,另有70亿元注册额度获批[8] - 实现多项创新突破,包括全国农商行首单科技创新金融债券及全市场首单科创债券柜台质押业务[8] - 推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首家民营机构获批3亿元注册额度,实现"三类主体"全覆盖[9] 坚持创新思维,提升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 开展科技特色支行培育活动,首批挂牌15家特色支行,计划持续3年培育[10] - 建立覆盖超2万家科技企业的白名单,匹配重点服务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491.2亿元,同比增长26.5%[11] - 银行机构创设46个科技金融专项信贷产品,如"5+7+X"体系及技术流评价模型,适配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12] - 组建430余人的科技金融特派员队伍,累计服务企业7000余家,帮助企业获融资逾280亿元,辅导6家企业上市[13] - 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便利化额度提高至1000万美元,2025年8月末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外债登记35笔(金额1.26亿美元),前9个月新增63家试点企业[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