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
搜索文档
“电力天路”2.0版本实现输电能力翻倍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20:22
"电力天路"2.0版本实现输电能力翻倍 中新社西宁10月28日电 (张璞 李江宁)28日,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迎来投运满月。扩建工程将"电力天 路"升级为2.0版本,输电能力从原有60万千瓦跃升至120万千瓦。 据悉,该工程投运一个月以来,累计输送电量3.7亿千瓦时,较2024年同期增长62.8%,为西藏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为推动西藏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助推青藏两省区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注 入新动能,进一步实现中国西北—西南电网双向灵活互济、水光互补。 青藏联网工程是中国首条进入西藏的"电力天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于2011年12月建成投 运,架起连接青藏的"能源大动脉",有效解决西藏地区长期以来冬季严重缺电、夏季水电消纳难的矛 盾。截至目前,工程已平稳运行近14年,累计输送电量达到241.3亿千瓦时,其中,青海向西藏输送电 量138.7亿千瓦时,西藏向青海输送电量102.6亿千瓦时。 2024年5月,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在工程两端的柴达木、拉萨2座换流站 开展扩容改造,同时对工程原有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扩建工程 于2025 ...
总投资26.03亿!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投运
中国电力报· 2025-09-28 17:11
工程概况与投运 - 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于9月28日正式投运,总投资26.03亿元,于2024年2月核准、5月开工 [1] - 工程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升一倍,达到120万千瓦 [1] - 工程在柴达木、拉萨2座换流站预留场地内进行扩容改造,并对原有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 [1] 技术特点与建设挑战 - 工程是我国首个采用换流器并联方案、首个在投运工程基础上原址扩建、站址海拔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 [2] - 工程建设面临高海拔地域环境恶劣、停电施工方案复杂、环水保要求严等挑战,历时17个月完成 [2] - 一期工程采用常规直流,额定电压±400千伏、线路长度1038千米,于2011年投产 [1] 对西藏地区的能源保障作用 - 工程投运后,冬季送电入藏的电量可达到全藏区用电量的35%,有效解决西藏冬季枯水期缺电问题 [2] - 工程是丰水期“藏电外送”和枯水期“送电进藏”的直流输电绿色通道 [1] - 工程建设是为满足西藏地区电力负荷高速增长、清洁能源规模大幅上升的需求 [1] 对清洁能源消纳与外送的影响 - 在西藏夏季丰水期,工程灵活的潮流反转能力可支持清洁能源外送,投运后预计提升全年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至21亿千瓦时 [2] - 工程有助于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1] - 工程可满足青海电网电力供应和西藏清洁能源消纳需要 [2] 公司在电网建设方面的进展 - 公司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7亿千瓦 [2] - 公司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较“十三五”末的2.3亿千瓦提升了61% [2] - 公司正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2]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 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16:42
强化西藏夏季外送能力,促进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西藏是我国清洁资源宝 库,拥有丰富的水力、地热、太阳能资源。在西藏地区夏季丰水期电力富裕时,工程灵活的 潮流反转能力可支持清洁能源外送,工程投运后可提升全年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至21亿千 瓦时,充分发挥大电网互济优势,满足青海电网电力供应和西藏清洁能源消纳需要。 坚持高强度创新攻关,助力电网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工程首次采用换流器并联技术, 工程输电能力翻倍的同时,直流运行方式由45种增加到117种,工程灵活度更高。工程海拔 3850米,氧气含量约为平原地区的60%,施工降效严重,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工程现场设 立了医疗基地,配置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装备,保障现场各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为工程顺 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 络,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7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2.3亿千瓦提升了61%,为保障电力 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随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新型用电模式 不断涌现、电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电网工程建设任务繁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更多挑 战。国家电网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