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里拉芝士碎

搜索文档
妙可蓝多(600882):深度报告:妙笔生花,重筑蓝图
长江证券· 2025-08-21 10:1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51/0.77元 对应PE估值56/37倍 [12][10] 核心观点 - 从细分产品龙头向产业趋势引领者转型 C端守正出新 B端厚积薄发 产品结构优化助推毛利率提升 [3][6] - 与蒙牛协同整合后竞争优势显著 2024年整合蒙牛旗下奶酪业务 形成完整奶酪全产业链布局 [6][33] - 推出"期权+持股"双轨激励机制 覆盖416名核心人员 设置2025-2027年阶梯式增长目标 [6][38]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209亿元 2010-2024年CAGR达14.89% 人均消费量仅0.17kg/年 显著低于欧美日韩水平 [8][18] - C端奶酪棒占比75.9% 餐饮端销售比重提升至70% 西餐/烘焙/茶饮市场规模达8700/3780/1757亿元 [8][17][18][19] - 奶酪具备高蛋白(25.7g/100g)、高钙(799mg/100g)营养优势 工艺复杂度赋予更高附加值 [7][44] 公司优势 - 产品矩阵覆盖即食营养/家庭餐桌/餐饮工业系列 2024年奶酪收入37.57亿元占比77.56% [24][94] - 产能布局领先 5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16万吨 2024年产量7.6万吨同比增11.47% [105][106] - 渠道覆盖80万个网点 C端市占率27.7%排名第一 通过IP联名+双代言人强化品牌力 [9][9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8.44亿元(同比-8.99%) 归母净利1.14亿元(同比+89.16%) 2019-2024年净利润CAGR达42.64% [20][24] - 奶酪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6.76% 低毛利液奶/贸易业务占比下降至8.29%/10.96% [24][25] - 研发费用率保持1%左右行业领先水平 持续推出高干酪含量(60%)及零添加产品 [98][103]
山姆会员店背叛了中产?
36氪· 2025-07-21 21:20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因选品策略调整引发会员强烈不满,反映中产消费心理与国货身份认同的激烈碰撞[10] - 中国消费品供应链正经历集群性产业升级,但品牌价值认同仍落后于产品技术实力[7][37] - 零售行业品质标准普世化稀释了山姆"严选"标签的稀缺性,胖东来等本土企业重塑消费者信任关系[24][25] - 中国消费品牌需将技术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权力,才能彻底扭转"国产=低质"的集体潜意识[44] 山姆会员店商业模式 - 会员费本质是购买"人无我有"的稀缺性特权,普通卡260元/年,卓越卡680元/年[13] - 中国区会员数突破500万,年会员费收入至少13亿元人民币[6] - 烘焙区、熟食区成为代购重灾区,反映消费者对"稀缺性"的追捧[15] - 部分家庭用户通过精算生活成本选择会员,如鸡蛋每斤比菜市场便宜10%,猪蹄每斤便宜3元[16] 选品风波事件 - 7月集中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网红单品,替换为好丽友、溜溜梅等大众品牌[4][6] - 好丽友因使用代可可脂和中外双标问题成为舆论焦点[20] - 会员认为"换皮定制"损害价值,如PANPAN面包干与超市款配料表几乎相同[28] - 2025年新CEO面临增长压力,试图通过大众品牌试探下沉市场[29] 中国消费产业升级 - 卫龙拥有2个研发中心、5项省级和3项市级科研平台,参与全流程自研升级[7] - 溜溜梅2025年从智利直采1.5万吨西梅,合作Top20+农场[7] - 一线食品供应商采用机器视觉和AI监测技术提升品控[7] - 胖东来通过全链路透明溯源和超预期售后(如无理由退换+高价赔偿)重塑行业标准[24] 消费者认知变迁 - 40%消费者在同等品质下优先选择进口商品,保健品领域仅9.49%认为"国产更好"[38] - 年轻一代对国产品牌信任度显著提升,瑞幸等本土品牌已实现国际品牌逆袭[39][40] - 三鹿奶粉事件等历史信任赤字仍影响中年群体消费决策[38] - 国产车技术反超后仍面临"开不出面子"的情感障碍[38] 行业竞争格局 - 胖东来员工薪资比当地高30%,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服务稳定性[24] - 胖东来95%顾客满意度冲击山姆"付费享尊贵"的底层逻辑[25] -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正被瑞幸、茶姬、蜜雪冰城等本土品牌挤压[40] - 中国零售业态正经历从西方定义到本土创新的范式转变[23] 品牌建设挑战 - 国货需要如茅台证明"中国标准可定义全球顶级"[44] - 品牌认知滞后于产品技术,需重构集体潜意识[37][44] - 本土化应追求价值共振而非廉价化或包装游戏[43] - 会员制商店未来在于推动品质平权化和普惠化[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