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杯

搜索文档
妙可蓝多(600882):深度报告:妙笔生花,重筑蓝图
长江证券· 2025-08-21 10:1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51/0.77元 对应PE估值56/37倍 [12][10] 核心观点 - 从细分产品龙头向产业趋势引领者转型 C端守正出新 B端厚积薄发 产品结构优化助推毛利率提升 [3][6] - 与蒙牛协同整合后竞争优势显著 2024年整合蒙牛旗下奶酪业务 形成完整奶酪全产业链布局 [6][33] - 推出"期权+持股"双轨激励机制 覆盖416名核心人员 设置2025-2027年阶梯式增长目标 [6][38]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209亿元 2010-2024年CAGR达14.89% 人均消费量仅0.17kg/年 显著低于欧美日韩水平 [8][18] - C端奶酪棒占比75.9% 餐饮端销售比重提升至70% 西餐/烘焙/茶饮市场规模达8700/3780/1757亿元 [8][17][18][19] - 奶酪具备高蛋白(25.7g/100g)、高钙(799mg/100g)营养优势 工艺复杂度赋予更高附加值 [7][44] 公司优势 - 产品矩阵覆盖即食营养/家庭餐桌/餐饮工业系列 2024年奶酪收入37.57亿元占比77.56% [24][94] - 产能布局领先 5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16万吨 2024年产量7.6万吨同比增11.47% [105][106] - 渠道覆盖80万个网点 C端市占率27.7%排名第一 通过IP联名+双代言人强化品牌力 [9][9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8.44亿元(同比-8.99%) 归母净利1.14亿元(同比+89.16%) 2019-2024年净利润CAGR达42.64% [20][24] - 奶酪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6.76% 低毛利液奶/贸易业务占比下降至8.29%/10.96% [24][25] - 研发费用率保持1%左右行业领先水平 持续推出高干酪含量(60%)及零添加产品 [98][103]
妙可蓝多营收企稳背后:转型阵痛与战略突围的博弈
新浪证券· 2025-06-27 21:06
市场份额与财务表现 - 公司奶酪整体市占率提升至39%以上,延续行业龙头地位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33亿元同比增长6.26%,归母净利润8239.67万元同比激增114.88% [1]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8.99%,主因是主动收缩低毛利贸易业务和奶酪棒价格战冲击 [2] 收入结构与营销策略 - 餐饮工业系列收入同比增长14%,为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家庭餐桌系列推出马斯卡彭奶酪等高端产品,切入烘焙市场 [2] - 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的25.3%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6.3%,广告促销费同比减少2000万元,线上渠道收入逆势增长28% [2] - 2025年“618”期间全平台奶酪类目霸榜第一,新品奶酪杯、奶酪小三角热卖,品牌人群资产同比增超80% [2] 供应链与国产替代 - 70%原料依赖进口,公司启动“黄金奶源带计划”,在内蒙古、黑龙江建立专属奶源基地,实现30%原制奶酪原料国产替代 [3] - 长春原制奶酪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建成后将与伊利等企业形成本土供应链竞争 [3] - 2025年5月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趋稳在3.07元/公斤,未来反弹压力可能压缩毛利率提升空间 [3] 研发投入与市场竞争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0.25%,占营收比例仅1%,远低于国际乳企3%-5%的水平 [4] - 面对奶酪博士“高钙低盐”差异化竞争和Kiri“甜心小酪”等进口品牌冲击,公司在中高端市场话语权亟待提升 [4] - 2024年外资品牌Kiri销售额突破5亿元,蒙牛、伊利加速布局,行业CR5持续向头部集中 [4] 财务压力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一季度短期借款同比激增30.91%,财务费用1798万元同比增长141.59% [5] - 计划申请50亿元授信额度,但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可能加剧财务杠杆风险 [5] - 2025年销售费用将保持整体规模稳定,重点投向IP合作与精准营销,提升费用使用效率 [5]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中国奶酪行业从“量增”到“质升”转折,市场增速从20%回落至10% [5] - 公司核心竞争力需从规模扩张转向供应链控制与产品创新的深度较量 [5] - 未来能否在守护奶酪棒基本盘的同时培育出下一个现象级大单品,将决定公司在千亿级固态乳制品市场中的先机 [6]
妙可蓝多:西餐、茶咖及烘焙等B端的奶酪渗透率提升,反向带动C端对奶酪认知需求
财经网· 2025-06-25 20:14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国内乳制品行业正从液态向固态升级,当前人均奶酪消费量仍处低位,增长空间显著[1] - 在"健康中国"政策导向与体重管理需求驱动下,优质蛋白与乳脂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奶酪作为天然营养载体的属性进一步强化[1] - 西餐、茶咖及烘焙等B端的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连锁品牌对马苏里拉、奶酪酱、马斯卡彭、黄油等产品的高频应用正通过消费场景教育反向带动C端家庭及个人对奶酪的认知与需求[1] - 随着B端与C端需求的协同共振,行业有望孕育下一个现象级大单品,推动固态乳制品向千亿级细分赛道迈进[1] 政策机遇 - 中国学生奶酪政策由行业协会正就该政策研究和探讨中,具体出台时间尚不好判断,但政策导向已显现向"高蛋白乳制品进校园"倾斜的趋势[1] - 若未来政策落地,将为奶酪品类在学生餐、课间餐场景的渗透创造结构性机遇[1] 电商渠道发展 - 公司整合蒙牛奶酪,线上双品牌布局,在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持续深耕,不断优化运营效率[2] - 大力发展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平台,积极拓展美团、饿了么、朴朴等即时零售业态[2] - 2024年电商事业部与京东战略签约,推动线上线下营销的全面合作以及服务体验的全方位升级[2] - 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实现3.78亿元,毛利率41.56%[2] - 2025年公司继续推进与各大平台合作,在"618"期间电商业务表现亮眼:全平台奶酪/奶制品类目霸榜第一,新品如奶酪杯、奶酪小三角等热卖,王牌单品、家餐美味销量可观[2] - 全渠道营销发力,京东奶酪节全域露出,直播、达人合作助力增长,品牌人群资产同比增超80%,IP合作多元[2] IP合作与品牌营销 - 公司与控股股东内蒙蒙牛签署的《IP权益使用服务合同》约定2025-2027年累计不含税费用5,200万元,重点投向多元IP合作及品牌营销活动[3] - 借助控股股东提供的营销规划、媒体投放等资源及相关咨询服务,实现多场景品牌露出,强化核心客群认知,拉动新客与复购[3] - 今年销售费用将在保持整体规模稳定的前提下,提升费用使用效率与品宣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