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棒

搜索文档
奶皮子酸奶成为“顶流”,农产品消费如何转型升级?
齐鲁晚报· 2025-08-01 10:57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关注消费新趋势,打造更多农产品消费新场景、新模式,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 农产品出村进城,让百姓餐桌更丰富、更健康 优质供给匹配多样需求,农产品消费才能更上一层楼。面对消费新趋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要顺势而 为、主动作为,在提供优质供给中培育发展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国认证登记的绿色、有机、名特优新 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8.4万个。加大优质农产品培育力度,以高品质"内功"破解低价 格"内卷",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多元化食物供给也让"舌尖"更幸福。 "产得出"更要"卖得好",销售渠道是关键。这些年,农村电商迅速发展,拿起手机"新农具",玩转直 播"新农活",一大批新农人的出现,推动农产品对接"云市场",激活城乡消费潜力。畅通产销对接"最 后一公里",需要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一件又一件快递"飞"出农村,带动更多农产品出圈热销,乡 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原标题:农产品消费转型升级正当时(话说新农村) "小众奶"也有大市场。在陕西富平县,山羊奶成为金字招牌。依靠得天独厚的地 ...
一图看懂 | 育儿补贴新政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9 18:08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剩余月数折算领取补贴 [8] - 全国范围内依法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无论一孩、二孩、三孩均可享受 [9] - 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或线下申请,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 [10] - 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由地方承担 [11] 市场影响分析 - 婴幼儿辅食消费市场有望突破720亿元以上,直接利好母婴消费产业链 [12] - 托育行业2025年预计达1621亿元规模,年均增速7.5% [13] - 儿童医疗、营养健康产品需求提升,儿科用药市场年增长率有望突破10% [14] - 母婴连锁零售企业客单价和消费频次预计双升 [15] 受益公司分析 母婴零售与用品 - 孩子王(301078):全国500家门店,会员超6000万 [16] - 爱婴室(603214):华东母婴连锁龙头,商品+服务全渠道模式 [16] - 金发拉比(002762):运营三大自有母婴品牌,布局孕产-月子-早教闭环 [16] 儿童食品与乳制品 - 中国飞鹤(06186):婴幼儿奶粉市场领先地位,市占率长期保持第一 [17] - 贝因美(002570):"爱加"系列市占率领先,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16.92% [17] - 妙可蓝多(600882):中国奶酪市场超35%份额,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 [17] 婴童用品制造 - 豪悦护理(605009):国内排名前列 [19] - 安奈儿(002875):中高端童装领军品牌,深耕行业近30年 [19] - 奇德新材(300995):高端婴童推车材料供应商,与世界著名童车品牌合作 [19] 儿童医疗健康 - 华特达因(000915):"伊可新"维生素AD制剂市占率超70% [20] - 康芝药业(300086):儿科用药和婴童康护用品营收占比77% [20] - 葫芦娃(605199):小儿肺热咳喘颗粒OTC市场占有率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20] 托育服务 - 孚日股份(002083):"小孚星"社区托育点覆盖15城45个网点 [21] - 华媒控股(000607):子公司运营2家幼儿园和6家托育园 [22] 教育娱乐 - 奥飞娱乐(002292):拥有"超级飞侠"等IP,婴童用品收入占比45% [22] - 拓维信息(002261):"云宝贝"系统延伸至托育管理 [22]
育儿补贴政策公布,母婴行业有望回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8 23:27
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必需消费行业(A股)评级为"优于大市" [1][18] 核心观点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将直接降低家庭育儿成本14.4%,预计年补贴规模达720亿元,其中60%(432亿元)将转化为母婴行业消费增量 [3][7] - 政策覆盖范围包括存量及增量婴幼儿,2025年前出生未满3岁者可折算领取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占2024年人均GDP的3.7%)[2][3] - 地方政策可与国家补贴叠加,如呼和浩特对二/三孩提供每年1万元补贴直至5/10周岁,预计后续地方加码政策仍有空间 [4][8] 细分行业影响 乳制品 - 婴儿奶粉作为主食需求刚性,重点公司包括: - 中国飞鹤(6186HK)市占率第一 [5] - 伊利股份(600887CH)奶粉业务占比25.6% [5] - 蒙牛乳业(2319HK)液态奶占比82.4% [5] - H&H国际(1112HK)婴幼儿营养业务占比33.6% [5] - 妙可蓝多(600882CH)奶酪棒产品占比42.3% [5] 纸尿裤 - 高频刚需品类,农村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月均消费约300元(按每天10-15片,单价1-2元计算)[3][11] 母婴连锁 - 客流与需求双重改善,线下渠道将直接受益于消费增量 [5][11] 政策展望 - 全国性政策可能迭代升级,若补贴对生育率边际弹性显著,未来或延长补贴年龄段、提高金额、新增人口奖励等 [4][8] - 该政策开创直接补贴消费者先例,形式创新且覆盖范围广 [4][8]
妙可蓝多(600882):C端向新,B端向广,奶酪龙头破茧蜕变
财通证券· 2025-07-27 16:08
妙可蓝多(600882) / 饮料乳品 / 公司深度研究报告 / 2025.07.27 C 端向新,B 端向广,奶酪龙头破茧蜕变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增持(首次) 核心观点 | 基本数据 | 2025-07-25 | | --- | --- | | 收盘价(元) | 28.02 | | 流通股本(亿股) | 5.12 | | 每股净资产(元) | 8.77 | | 总股本(亿股) | 5.12 | 最近 12 月市场表现 -11% 23% 56% 89% 123% 156% 妙可蓝多 沪深300 上证指数 饮料乳品 分析师 吴文德 SAC 证书编号:S0160523090004 wuwd01@ctsec.com 分析师 任金星 SAC 证书编号:S0160524010001 renjx@ctsec.com 相关报告 盈利预测: | [Table_FinchinaSimple]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322 | 4844 | 5367 | 6 ...
妙可蓝多发布2030愿望图景
经济网· 2025-07-24 16:17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25年是妙可蓝多进军奶酪行业第十年,具有里程碑意义[1] -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推动了中国市场的"奶酪启蒙"[1] - 从地方性乳企成长为全国领先的奶酪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 行业地位与贡献 - 中国奶业协会肯定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奶酪产业高质量发展[1] -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认可公司作为领军企业重新定义奶酪消费场景[1] - 通过产品差异化供给减少液奶市场同质化竞争[1] 战略规划与愿景 - 提出2030愿景蓝图,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本土原制奶酪产业[2] - 未来五年将践行"两大核心策略"与"五大战略保障"[3] - 致力于打造完整奶酪产业链,坚持使用中国优质奶源[2] 行业发展趋势 - 奶酪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结合[3] - "两油一酪"(稀奶油、黄油、原制奶酪)消费场景不断拓展[3] - 固态乳制品将消耗更多原料奶,调节上游供需平衡[3] - 参照欧美国家40%-50%原料奶制奶酪比例,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3]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通过奶酪棒成功开启消费者认知[1] - 开发手撕奶酪、鳕鱼奶酪、一口奶酪等时尚休闲产品[1] - 奶酪成为新兴的、具有高势能价值的优质品类[2] - 品类创新是大势所趋,符合健康化、高品质化消费趋势[2]
国泰海通:奶酪行业有望长期扩容 建议增持妙可蓝多
智通财经· 2025-07-24 15:53
行业现状与前景 - 我国奶酪消费占比和人均消费量明显低于日韩英美,行业仍处于成长期 [1] - 2024年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仅为0.2kg,相较日本人均1.8kg有显著提升空间 [2] - 供给端新增企业较少,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政策规范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 [1] - 奶酪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本土化产能亟待释放 [1] 市场需求与趋势 - C端需求从儿童逐步向全年龄段消费人群延伸,餐饮和零食消费场景不断拓展 [1] - 参考日本经验,奶酪从稀有舶来品演变为国民美食,商超渠道奶酪产品曾占奶制品总销量的70% [2] - 74%的日本消费者几乎每个月都要吃一次奶酪,显示市场教育的重要性 [2]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妙可蓝多市场份额领先,通过与蒙牛强强联手巩固龙头优势 [2] - C端奶酪棒稳低温拓常温,不断推出新形态产品,B端双品牌运作实现产品互补 [2] - 蒙牛奶酪B端品牌爱氏晨曦优势产品为稀奶油和黄油,妙可蓝多主品牌B端优势产品为马苏里拉、奶酪片、原制奶酪 [2] - C端渠道从KA为主走向多元化,积极布局零食量贩、会员店、便利店等成长性渠道 [2] - B端扩大与餐饮企业和工业企业合作,强化组合协同 [2] 运营与长期发展 - 整合蒙牛奶酪后,公司从上游采购到下游销售全方位加强协同和相互赋能 [2] - 通过产品和渠道创新以及与蒙牛奶酪协同,净利率未来有望明显提升 [2] - 奶酪加工副产品价值高、应用广,完善深加工体系可驱动产品创新和业绩增长 [2]
头部企业探寻“奶酪发展新边界” 加速布局千亿元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2 14:13
行业里程碑与公司发展 - 2025年是中国奶酪行业里程碑年份 妙可蓝多作为头部企业已深耕行业十年 为市场带来"奶酪启蒙"并不断探索发展新边界 [1] - 公司2026-2030年战略目标包括"TOB TOC双轮驱动"和"并购出海"两大核心策略 TOB端覆盖西快 茶咖 烘焙 中餐 工厂五大客户 TOC端面向全年龄段人群和家庭餐桌 [4] - 并购策略聚焦奶酪相关优质企业投资或并购 出海策略包括创新产品出口和利用国内奶源生产高性价比原料出口 [4]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原农业部官员指出奶酪发展有助于实现乳企产品差异化供给 减少液奶市场同质化竞争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营养选择 [2] - 工信部官员强调未来需求激发依赖创新产品和差异化定位 需注重品质与价格平衡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国家市场总局官员认为构建新质生产力驱动转型升级是龙头企业责任 消费升级 健康意识增强 年轻群体占比提升等因素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2] 产品创新与产业协同 - 吉林省官员赞赏公司开创奶酪加人参"药食同源"系列产品 期待在功能性产品创新方面产生更广泛产业联动 [3] - 长春新区将与公司联合研发人参奶酪 功能性乳制品等新品类 抢占"药食同源"消费新蓝海 [3] - 乳制品协会肯定公司通过奶酪棒打开消费者认知 并用手撕奶酪 鳕鱼奶酪等产品重新定义消费场景 [3] 战略规划与市场前景 - 公司提出五大战略保障:品类创新 品牌升级 卓越品质 极致成本 组织建设 [4] - 行业千亿规模预判基于四大趋势:与传统饮食文化结合提升渗透率 "两油一酪"消费场景拓展 固态乳制品调节原料奶供需平衡 国产化深化带来产业爆发式扩容 [4][5][6] - 参照欧美40%-50%原料奶制成奶酪的比例 中国奶酪市场未来规模将超千亿元 [6]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本土原制奶酪产业 打造完整产业链 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格局 [3] - 强调用中国优质奶源生产优质奶酪 提升行业发展自主可控能力 [3]
【干货】奶酪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19 11:11
奶酪产业链全景梳理 - 奶酪产业链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上游涉及奶源供给(奶牛养殖、原料奶采集)和添加成分(凝乳酶、乳酸发酵产品、乳化盐等),中游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生产(中国以再制奶酪为主),下游包括餐饮端(西式餐厅、新式茶饮、烘焙)和零售端(电商、商超、便利店)[1] - 上游奶源供应商包括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越秀辉山等,添加成分供应商有潍坊英轩、柠檬生化等;中游生产商国内以蒙牛、伊利、妙可蓝多为代表,国外有安佳、卡夫亨氏等;下游零售端线上平台包括淘宝、京东,线下有沃尔玛、全家便利店等,餐饮端涵盖肯德基、喜茶等[2] - 产业链区域分布呈现北方供给(内蒙古、黑龙江等牧业区)、南方及沿海消费特点,中游企业多聚集于沿海地区,下游新式茶饮/烘焙集中在广东、上海等地[6] 奶酪行业成本与价格机制 - 再制奶酪(如奶酪棒)成本结构中,若奶酪含量>50%则原料成本占比超50%,包装和加工费用分别占17%、28%;若奶酪含量30%,原料成本降至47%,包装及加工成本占比超50%[9] - 价格传导机制由供应端(养殖/原料奶/人力成本)、制造端(生产成本+供需溢价)、经销渠道(品牌溢价+渠道成本)逐级传导,消费需求弹性反作用于全链条形成闭环[12] 奶酪行业价值链分析 - 上游奶源供给毛利率较高,成为乳企争夺重点,多家企业向上游延伸以稳定奶源供应;中游代表企业妙可蓝多毛利率达45%-50%,下游经销商毛利率为29%-33%[13] 行业主要参与者 - 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业(600597)、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蓝多(600882)、天润乳业(600419)等[1]
【私募调研记录】泾溪投资调研天阳科技、妙可蓝多
证券之星· 2025-07-15 08:11
天阳科技调研要点 - U卡平台定位为端到端的数字货币综合服务平台 覆盖虚拟币导入 交易所兑换 法币充值及卡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 具备一体化实时交易处理能力 支持多发行机构接入的SaaS模式 [1] - U卡业务聚焦企业采购卡品类 收费模式采用订阅制 包含最低交易量对应的保底月费 机构支付月费后可获得相应交易额度授权 超额部分需额外支付费用 [1] - 京东 蚂蚁等机构已参与港元稳定币试点 U卡在流通环节存在明确合作机会 港元稳定币的市场需求需待规模效应显现 持币方的消费与投资需求形成互动增长效应 [1] - RW业务处于强监管环境 已完成技术储备 等待市场突破契机 U卡业务的核心客户区域为东南亚 中亚及非洲 这些地区稳定币持有客群基础深厚 [1] 妙可蓝多调研要点 - 2025年一季度实现了奶酪棒业务的正增长 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消费环境偏谨慎但奶酪品类需求韧性仍较强 未来空间广阔 [2] - 通过产品创新 形态丰富 双品牌策略推动奶酪棒持续增长 推出多种创新产品 采取TO C和TO B双轮驱动战略 形成高效互补采购端共享核心原料体系 [2] - 终端网点数量约80万个 零食量贩渠道合作进展顺利 股权激励费用已包含在业绩目标中 利润率提升通过高附加值新品 规模效应 国产替代 销售费用效率提升等方式实现 [2] - 销售费用结构中广告促销费与职工薪酬占比超80% 未来将增加数字化营销投入 产能利用率呈改善趋势 C端业务将通过创新产品提升产能消化能力 [2] - 蒙牛持股36.63%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管理层自主制定年度经营目标 [2] 泾溪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15年1月 主要从事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业务 秉承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 以专业研究团队以及与各大券商研究部的紧密合作为支撑 [3] - 凭借专业化的投资方法 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前瞻性的投资视野 致力于为客户创造可持续的绝对收益 [3]
妙可蓝多(600882): 2025H1 业绩预增公告点评:协同释放,盈利高增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3 18: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33.20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丰富产品矩阵、强化常温产品,整合蒙牛奶酪后加强C端渠道多元化及B端渠道协同,叠加协同释放、提升费效,2025H1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 - 上调至“增持”评级,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EPS预测至0.44(+0.01)、0.64(+0.01)、0.85(+0.01)元,分别同比增长97.7%、46.8%、32.6%,给予公司2025年3.2X P/S,对应目标价上调至33.20元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3.22亿元、48.44亿元、53.13亿元、60.04亿元、68.20亿元,同比变化为10.2%、 - 9.0%、9.7%、13.0%、13.6% [3]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6000万元、1.14亿元、2.25亿元、3.30亿元、4.37亿元,同比变化为 - 56.3%、89.2%、97.7%、46.8%、32.6% [3] - 2023 - 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12元、0.22元、0.44元、0.64元、0.8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6%、4.9%、6.6%、8.1% [3] - 2023 - 2027年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241.60、127.72、64.61、44.01、33.19 [3]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11.78 - 32.69元,总市值145.12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5.12亿股/5.12亿股,流通B股/H股为0 [5]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44.92亿元,每股净资产8.77元,市净率3.2,净负债率 - 5.88% [6] 升幅情况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 - 13%、10%、114%,相对指数分别为 - 16%、1%、96% [9] 业绩预增情况 - 公司预计2025H1实现归母净利1.20 - 1.45亿元、同比增长56.29% - 88.86%,扣非归母净利0.90 - 1.15亿元、同比增长58.22% - 102.16% [10] - 与同期经追溯调整后的数据相比,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8.10% - 103.12%,扣非归母净利增长58.22% - 102.16% [10] 产品和渠道创新 - 产品上聚焦奶酪主业,C端奶酪棒稳低温拓常温、推出新形态产品,深化场景覆盖,B端双品牌运作、产品互补 [10] - 渠道上C端走向多元化,布局成长性渠道,B端强化与餐饮和工业企业合作 [10] 整合蒙牛奶酪业务 - 整合后从上游采购到下游销售,从经营管理到品牌效应全方位加强协同和相互赋能 [10] - 推进精细化和管理精准化运营,有望提升销售和管理费效,进一步提升净利率 [10]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53.13亿元,净利润2.25亿元等 [11] - 涉及多项财务比率预测,如2025E ROE(摊薄)4.9%,销售毛利率29.2%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