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辨率气象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拆解中科曙光:当一家龙头企业选择“不建墙”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13:22
核心观点 - 国产计算产业面临顶层设计统一要求与产业技术碎片化的核心矛盾 需要领军企业推动开放协同生态建设[1][2][12][13] - 中科曙光通过发布AI计算开放架构和共享气象数据 构建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5][37][51][53] 产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算力厂商技术标准私有化 形成算力孤岛导致资源浪费和协同内耗[5][11][33] - 异构算力适配困难 用户需重复投入研发资源 抬升使用成本并拖慢创新速度[11][34] - 芯片功耗进入千瓦时代 散热能力成为算力有效释放的关键制约因素[15][16] 企业战略与行动 - 中科曙光联合超20家产业链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推动系统级集群创新[5][37] - 开放五层技术能力: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层 支持多品牌加速卡兼容CUDA生态[38][40] - 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全球12公里/中国区域3公里分辨率 覆盖160余项要素 最长15天逐小时模拟[44][52] 技术优势与布局 - 液冷技术历经三代迭代:冷板式→浸没式→浸没相变式 实现数据中心节能30%+ 单机柜功率密度达750千瓦以上[18] - 全栈能力覆盖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IT基础架构核心环节 具备产业链纵向打通能力[21][2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8.50亿元同比增2.41% 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29.39% 扣非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55.20%[26] 生态赋能案例 - 能源电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利用气象数据实现46天风速雷电预测 保障电网运维安全[44] - 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大学实现田块级精准决策 西北玉米项目达成增产与节水节肥双赢[44] - 航空安全:东航依托沙尘精细预测调整航班 保障飞行安全并减少延误[46] - 金融保险:浙商财险推动服务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防范转变[47]
拆解中科曙光:当一家龙头企业选择“不建墙”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2:26
产业技术生态发展路径 - 产业技术生态存在垂直整合和开放标准两种发展路径 智能手机生态已清晰展示两种路径差异 [1] - 2025年人工智能成为行业变革核心变量 中国计算产业面临路线选择问题 [1] - 国内算力资源存在技术标准不互通问题 形成算力孤岛现象 [1] 中科曙光战略选择 - 2025年9月5日中科曙光联合产业链超20家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1] - 公司选择开放共建路线 打破行业闭门造车格局 扮演修路人角色 [2] - 公司定位为产业协同问题解决者 体现领军企业责任担当 [2] 产业发展背景 - 国家战略层面推出《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 要求构建自主统一算力大市场 [3] - 产业处于强竞争弱合作状态 私有接口协议导致资源浪费和协同内耗 [4] - 技术不兼容造成异构算力适配困难 用户需重复投入研发资源 [4] 技术瓶颈与突破 - 芯片功耗进入千瓦时代 传统风冷技术难以满足散热需求 [5] - 芯片工作温度每升高10度失效率可能翻倍 过热宕机造成巨大损失 [5] - 公司自2011年布局液冷技术 经历三代技术迭代 冷板式液冷到浸没相变液冷 [6] 技术成果与优势 - 液冷方案较传统风冷节能30%以上 单机柜功率密度从几十千瓦提升至750千瓦以上 [6] - 同等机房面积可容纳计算能力提升数倍至数十倍 [6] - 公司具备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全栈能力 [7] 业务布局 - 硬件产品包括服务器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其中ParaStor存储在中国移动集采中标且多行业份额领先 [8] - 软件服务涵盖全栈云能力和城市云建设运营 [8] - 业务贯通上游核心部件至下游算力服务全产业链条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50亿元 同比增长2.41% [1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29亿元 同比增长29.39% [10] - 扣非净利润5.69亿元 同比增长55.20% [10] 开放架构设计 - AI计算开放架构定义为面向大规模智能计算场景的GPU核心高效紧耦合协同创新体系 [15] - 开放五个层面技术能力: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层 [16] - 支持多品牌加速卡适配 兼容CUDA等主流软件生态 [16] 数据共享计划 - 公司开放共享全球12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公里分辨率气象数据 覆盖160余项要素 [17] - 提供最长15天逐小时模拟数据 解决高质量气象数据获取难成本高痛点 [17] - 数据应用于能源电力、农业生产、航空安全和金融保险等领域 [17][18] 应用成效 -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利用数据提供46天风速雷电预测 保障电网运维安全 [17] - 中国农业大学实现田块级精准决策 西北玉米项目实现单产提升与节水节肥双赢 [18] - 东方航空依托精细预测调整航班避开沙尘 保障安全减少延误 [18] - 浙商财险推动保险服务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防范转变 [18] 生态构建 - 通过架构开放和数据共享建立产业生态循环 [20] - 开放架构提供协同创新基础 共享数据注入生态燃料 [20] - 最终目标为共建开放普惠的中国智能计算产业生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