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放疗设备

搜索文档
靴子落地:这类仪器出口欧盟受阻
仪器信息网· 2025-06-23 14:35
欧盟限制中国医疗器械招标事件 - 欧盟委员会依据《国际采购工具》(IPI)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 [1] -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欧盟行为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1] - 2024年中国对欧盟27国医疗器械出口额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18.5% [1] IPI法案背景 - IPI法案于2012年首次提出,2022年6月颁布实施 [3] - 法案允许欧盟对相关国家企业投标报价做惩罚性调整(上调10%-20%) [3] - 从业者认为欧盟依据不准确,跨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被归为"国产" [3] 受影响领域 - 主要影响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超高端大型设备(质子/重离子放疗系统、PET-CT、超高端磁共振等) [6] - 医院建设或翻新时的全场景采购方案(麻醉工作站、呼吸机、监护仪等)也会受影响 [6] - 欧盟市场主要为"替换市场",大额订单较少 [6] 中国企业现状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尚处早期,难以建立与欧盟公立医疗机构的长期信任关系 [6] - 欧盟市场由27个成员国构成,市场分散增加突破难度 [6] - "GPS"(GE、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影像三巨头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中国本地化布局 [4]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历程 - 第一阶段(1990年代末-2008年):出口低值耗材和简单诊疗设备,以代工贴牌为主 [7] - 第二阶段(2009-2015年):次贷危机后竞争加剧,企业开始尝试自主出海,中高端设备出口占比提升 [7] -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突破,面临保护主义政策挑战 [8] 标志性事件 - 2009年东软医疗16多层螺旋CT获FDA注册,标志中国大型医疗设备进入全球高端市场 [8] - 2014年微创医疗以2.9亿美元收购美国Wright Medical关节重建业务,创当时行业最大海外并购 [8] - 现阶段中国企业开始效仿"GPS"模式,在目标市场布局本地化生产供应链 [8]
盈康生命高溢价收购长沙珂信、增值率高达1429.99% 战略协同性存疑、市场竞争较激烈
新浪证券· 2025-04-09 15:05
收购交易概况 - 盈康生命以3.57亿元现金收购长沙珂信肿瘤医院51%股权 标的整体估值约7亿元 [1] - 交易对应长沙珂信2024年9月末净资产4614万元 溢价率高达1429.99% 远超医疗行业平均并购溢价率 [1][2] - 此次收购将形成约2.8亿元商誉 占收购对价的78% [2] 业绩承诺与风险 - 长沙珂信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5700万、5800万、6000万元 [2] - 2024年前三季度长沙珂信净利润仅为3342万元 2025年完成5700万目标面临挑战 [2] - 业绩承诺依赖地方医保政策、公立医院竞争格局等不可控因素 当前医疗政策持续收紧(如DRG控费) [2] 历史并购教训 - 2015年收购玛西普形成9.47亿元商誉 至2021年累计减值8.04亿元 [3] - 2017年收购友谊医院产生8.28亿元商誉 2021年计提减值3.76亿元 [3] - 高溢价收购推高商誉账面价值 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将直接侵蚀企业利润 [3] 战略协同与整合挑战 - 盈康生命核心竞争力在医疗器械研发与肿瘤诊疗技术 长沙珂信运营依赖本地化服务 业务属性差异显著 [4] - AI辅助诊断、高端放疗设备等技术与长沙珂信传统诊疗体系难以无缝衔接 [4] - 高额现金收购消耗企业流动性 可能影响核心项目(如高端影像设备、AI诊疗算法)研发进度 [4] 市场竞争环境 - 区域性肿瘤医疗市场呈"红海"态势 公立医院虹吸效应显著 [5] - 三甲医院凭借技术、口碑与医保优势分流民营医院患者 长沙珂信属地化壁垒难维持 [5] - 同业竞争者加速扩张(如海吉亚医疗) 导致市场过度饱和 价格战与人才争夺战风险上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