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跃龙平台

搜索文档
高通2025骁龙中国峰会:深耕三十年,以AI加速计划开启“智联”新篇
搜狐财经· 2025-10-14 10:24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京记者 宋华 文/图 "2025骁龙峰会·中国" 9月25日在北京举行。恰逢高通进入中国三十周年,本次峰会以"携手三十年,共 启智能未来新篇"为主题,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全面回顾与中国产业的协同发展历程,并宣布启动"AI 加速计划",联合中国伙伴推动边缘AI在个人设备、汽车、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度落地。 聚焦机器人与 XR,布局下一个 "手机级" 市场 针对未来赛道,孟樸提出预判:机器人与智能眼镜(含 AR/VR/AI 眼镜)的市场规模有望在十年内超越 智能手机。目前,高通已与宇树科技合作,将手机芯片架构适配至机器人场景,目标将设备平均功耗控 制在 20-30 瓦;XR 领域,高通骁龙 XR 平台已支持小米 AI 眼镜、vivo Vision MR 终端、阿里巴巴夸克 AI 眼镜等多款国产产品,其中 vivo Vision 实现单眼 4K 分辨率,夸克 AI 眼镜支持终端侧支付宝交互。 此外,高通还在教育与公益领域持续投入:截至 2024 财年,高通 STEM 项目已惠及超 30 万名中国师 生,"无线关爱" 计划落地 20 个子项目,覆盖医疗、教育等领域,惠及超 150 万人。孟樸表示:" ...
高通构建双引擎生态:骁龙赋能终端,跃龙深耕产业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9 09:37
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基因 - 公司于1985年由Irwin Jacobs等七名Linkabit前同事创立 核心基因是高质量通信(Quality Communications)[1] - 近四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 成为无线通信行业核心驱动力[1] - 业务版图从传统无线电扩展至智能手机 PC 汽车 XR 工业物联网等多领域 形成完整技术生态布局[1] 技术研发与创新战略 - 通过自研无线IP 并购(如2021年收购NUVIA 今年收购Alphawave)构建底层芯片护城河[4] - 全面掌握连接技术(5G Wi-Fi 蓝牙)和处理技术(CPU GPU NPU ISP) 集成于先进制程低功耗芯片[4][6] - 在CPU方面推出全球最快移动端CPU Qualcomm Oryon CPU[6] - 在Hexagon NPU实现架构升级 配备更多标量与向量加速器 更快张量加速器 全新64位内存架构[6] - 在新一代Adreno GPU采用创新切片架构 引入18MB专用图形缓存(Adreno独立高速显存)[10] - 新一代20-bit三ISP实现动态范围4倍提升[6] 产品矩阵与性能表现 - 骁龙平台成为旗舰智能手机必然之选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为全球最快移动SoC[8] - CPU采用定制化设计 SoC层面架构创新 实现计算性能和每瓦特性能重大飞跃[10] - Hexagon NPU加速AI特性 传感器中枢新增个人知识图谱和个人记录功能[10] - Adreno GPU加速AI工作负载 实现更快推理响应 高效视频处理 更流畅播放和更快编码效率[11] - ISP引入超域融合视频功能(Dragon Fusion)提升HDR视频效果 支持高级专业视频(APV)编解码器[11] - X85集成5G AI处理器 基于AI的多天线管理增强终端性能和网络覆盖[11] - 针对PC市场推出骁龙X2 Elite Extreme和骁龙X2 Elite 目前最快最高效Windows PC处理器[12] - 骁龙X2 Elite Extreme集成第三代Oryon CPU 相同功耗下CPU性能较竞品领先75% Adreno GPU每瓦特性能和能效提升2.3倍 NPU达80TOPS AI处理能力[14] - 骁龙X2 Elite相同功耗下性能较前代提升31% 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43% 支持80TOPS AI算力[14] 新兴市场与品牌扩展 - 推出高通跃龙(Qualcomm Dragonwing)平台 面向工业 物联网与网络基础设施领域[16] - 集成边缘AI 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先进连接技术 应用场景包括工业机器人 无人机 固定无线接入(FWA) 零售物流等[16] - 实现UHF RFID与5G Wi-Fi 7 蓝牙6.0等通信技术融合[16] - 高通跃龙第四代FWA至尊版平台实现14公里毫米波远程通信 12.5Gbps下行峰值速率[16] - 高通跃龙Q-6690为全球首款企业级芯片集成RFID功能[16] 中国市场合作与AI战略 - 进入中国三十年 从CDMA网络测试到助力中国移动终端合作伙伴成长并走向全球[17][18] - 在智能汽车领域 通过骁龙数字底盘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210多款车型[18] - 在物联网领域 借助高通跃龙推动中国工业物联网和网络基础设施行业变革[18] - 2011年提出边缘计算是AI未来核心 2022年展示AI赋能实时体验 2023年提出AI是新的UI 2024年演示多模态助手和多模态大模型 今年推动AI技术规模化落地[19] - 六大核心趋势驱动AI发展:AI是新的UI 从智能手机转向智能体 计算架构变革 模型混合化 边缘数据相关性增强 迈向未来感知网络[21] - 通过对AI感知 处理到学习全过程投入 赋能边缘智能 塑造新一代移动终端和体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