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
搜索文档
超5000亿元打新资金哄抢,深度绑定国铁集团,西南交大校企背景的交大铁发明日上市看点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8:00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是专注研发创新的轨交安全监测"小巨人" [1] - 公司2005年由西南交大全资校属企业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建,目前其持股比例17.1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1] - 公司参与国铁集团与中国地震局联合研制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开发工作,相关产品已通过CRCC认证、成为该类产品通过认证的三家供应商之一 [1]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国铁集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2024年来自国铁集团的收入占比达70%以上,同时国铁集团又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2024年向国铁集团采购金额占比达50%以上 [2] - 公司地震预警系统市场份额占比约40%,道岔监测系统市场份额在90%以上 [2] - 公司产品及服务已广泛应用于京张高铁、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川藏铁路、大秦重载铁路、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 [2] 行业前景 - "十四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从2020年的14.6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16.5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2020年的3.8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5万公里 [3] -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共计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1,224.54公里,2023年新增运营线路866.65公里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2.73亿元、3.35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5.26%、16.12%、22.61% [4] - 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0.48亿元、0.53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5.00%、41.00%、12.04% [4] - 公司管理层初步预测2025年1~6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3%至21.53%,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变动-10.07%至19.91% [4] IPO与募投项目 - 公司本轮IPO共发行新股2195万股,共募集1.934亿元 [4] - 募投资金拟投入3个项目:新津区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生产新建项目(5957.87万元)、新津区交大铁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085.43万元)、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2489.2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300万元 [4] 市场表现预期 - 近一个月A股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为141%,涨幅中位数为101%,北交所近10只新股平均涨幅为324%,涨幅中位数为327% [6] - 公司发行时的动态市盈率为12.26倍,可比公司平均动态市盈率为30.86倍,估值优势明显 [6] - 公司申购阶段网上冻结资金高达5168亿元,刷新北交所年内新股申购资金纪录 [7]
实控人为西南交大员工,轨道交通领域“小巨人”今日申购 | 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07:18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等 [1] - 公司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研发,如"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CRCC认证三家供应商之一)、"高速铁路道岔钢轨伤损监测系统"等,并实现快速钢轨打磨车的国产化突破 [4] - 客户群体以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大型国有集团下属企业为主,产品应用于京张高铁、雅万高铁、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 [4] 财务与估值 - 发行价为8.81元/股,发行市盈率12.94倍,显著低于行业市盈率34.96倍 [2] - 可比公司动态市盈率差异较大:辉煌科技14.68倍、哈铁科技38.22倍、测绘股份264.24倍 [2] - 募集资金1.69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35.39%)、研发中心(30.21%)、营销网络(14.79%)及补充流动资金(19.60%) [2] 技术优势 - 拥有"干扰信号识别技术"、"震相识别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行业痛点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资质 [4] - 快速钢轨打磨车2024年上半年验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王鹏翔通过直接持股(13.99%)、间接控制(9.59%)及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41.05%表决权 [5] - 王鹏翔为西南交通大学背景,曾任职校产集团副总经理,目前处于离岗创业期(2022-2025年) [5] 行业地位 - 机构分析指出公司全国化发展战略明确,可比公司PE TTM中值达37.7倍 [6] - 产品覆盖高铁、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场景,技术评审通过率居行业前列 [4]
交大铁发IPO:解码轨道交通安全监测“隐形冠军”的科创底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3-25 18:27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轨道交通安全监测领域近二十年,是“专精特新”企业 [1] - 公司被视为轨道交通安全监测领域的“隐形冠军”和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基建的典型案例 [1] - 公司正迈向资本市场,北交所上市委会议将于3月26日举行审议 [1]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 [1] - 庞大的路网规模使传统人工巡检难以满足高频次、高精度的安全监测需求,智能化替代迫在眉睫 [1] - 轨道交通行业正从“建设高峰期”转入“运维黄金期”,2025年将有超3万公里高铁线路进入大修周期,运维市场年规模超千亿元 [3] 技术实力与研发成果 - 公司建立了制度完善的创新性研发体系,拥有显著技术壁垒 [1] - 公司参与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3项,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57项、软件著作权73项 [2] - 公司具备工程勘察甲级、测绘甲级、CMA、系统集成等资质 [2] - 公司是通过“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CRCC认证的仅有三家供应商之一 [2] - 公司的“高速铁路沉降评估系统”和“高速铁路道岔伤损监测系统”是行业内首批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评审的供应商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被动式快速钢轨打磨车”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并于2021年6月成功下线国内首台带有自主研发打磨单元的被动式快速钢轨打磨装备 [2]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政策端加码智能监测,2022年《“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要求“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体系” [3] - 2023年国铁集团提出“加大线路检测监测设备投入,推进检测监测智能化” [3] - 机构测算,2025年我国轨道智能监测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25% [3] 募资用途与发展战略 - 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68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生产新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公司旨在通过扩充产能、提高技术先进性,向轨道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