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调味品

搜索文档
看看咱超700亿斤的“海产库”(“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⑦)
人民网· 2025-08-13 06:20
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 中国海水产品产量2024年超3700万吨(700多亿斤),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成为"蓝色粮仓" [8][17] - 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水体5660万立方米,年产量47万吨 [7][17]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2527.64万吨,占海水产品总量近70%,海洋捕捞产量962.32万吨 [9] - 上半年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 [7] 产业转型升级 - 从近海捕捞向深远海养殖转型,连江县11台深远海养殖平台年产优质鱼类近2000吨 [11] - "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单位产值是传统养殖方式的10倍 [11] - 深远海智能网箱单体网箱可养殖100万尾鱼,包围水体9.4万立方米 [7] - 开发出智慧渔业、稻渔综合种养、融合渔业、"渔光互补"等特色产业模式 [13] 科技创新成果 - 鲍鱼加工企业将产品附加值从10万元/吨提升至30万元/吨,加工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 [12] - 深远海养殖装备从HDPE材质升级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抗风浪能力提升 [12] - 2024年审定发布水产新品种23个,累计达306个,包含多个海洋水产品 [15] - 成功培育"富发1号"、金鲳鱼"晨海1号"等深远海适养品种 [14] 产业链延伸 - 福州企业开发即食鲍鱼罐头、鲍鱼调味品等上百种鲍鱼产品 [12] - 汕尾"伏羲一号"实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13] - 烟台"耕海1号"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新模式 [13] - 构建"养殖—销售—餐桌"完整供应链 [6] 资源与环境 - 中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 [6][17] - 深远海养殖缓解近海养殖压力,促进水质和生态系统恢复 [11][16] - 推广三倍体牡蛎养殖等多元化养殖模式促进水环境平衡 [16] - 采用循环水系统、IMTA等技术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减排 [16]
“中国鲍鱼第一县”:电力推动下的渔业现代化转型
中国能源网· 2025-06-04 16:57
连江县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连江县渔业生产总值突破302.06亿元,水产品总量全国县级第二,鲍鱼养殖产量全国县级第一 [1] - 海带干品年产量达36万吨,鲍鱼养殖产量5.93万吨,鲍鱼产值48.64亿元 [7] - 全国50%海带苗来自连江县,官坞村海带育苗基地年育苗量30万片占全国半壁江山 [2] 电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 恒温育苗技术使海带育苗周期从90天缩短至45天,实现从"季节经济"到"订单经济"转型 [2][4] - 供电公司为官坞海产公司完成800千伏安电力增容,支持恒温系统精准控温 [4] - 中通物流基地规划16800千伏安电力方案,保障"海带-鲍鱼-电商"跨产业协作 [7] 产业链协同与价值提升 - 整合81家产业链企业形成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盟,覆盖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 [7] - 福州日兴水产开发上百种鲍鱼产品,加工后鲍鱼产值从10万元/吨提升至30万元/吨,利用率从40%增至80% [9] - 日兴水产日处理活鲍超40吨,加工生产线24小时连续运转,减少对人工和自然条件的依赖 [11] 电力基础设施保障 - 2024年改造16条线路、加固780基杆塔提升电网抗灾能力,应对台风对渔业的影响 [8] - 供电公司为鲍鱼加工企业提供"一对一"用电服务,优化负荷管理降低15%用电成本 [12] - 电力深度参与育苗恒温控制、加工速冻锁鲜、冷链温控仓储等全环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