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
搜索文档
林改赋能绿富双赢,茂名书写全省试点示范答卷丨林改兴粤⑧
南方农村报· 2025-11-12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茂名市作为广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试点市,通过产权明晰、产业融合与生态转化,成功探索出“绿富双赢”的发展模式,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为全省提供了改革样本 [9][10][11][12][16] 产权制度改革 - 茂名市争取到省林业局九条专项支持措施,并制定分工方案及任务清单,构建了上下联动的改革推进机制 [19][20] - 推行“互联网+采伐管理”模式,实现采伐申请、受理、发证全流程数字化,化州市试点将小面积商品林采伐审批流程从约21天精简至5天,压缩16天 [22][23][24][25] - 在平定镇、丽岗镇推行“法学会服务站+林业专家”联动调处机制,2024年成功化解跨村山林权属纠纷17宗 [26][27][28] - 建成林权管理“一张图”,已完成2328宗、52.36万亩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并在茂南区镇盛镇两村试点对6667亩林地逐宗调查落界,解决权属纠纷 [31][32][33][34] 林业产业发展 - 高州市根子镇贡园采用“国企+基地+林农”模式,将3573株荔枝树流转给国企,发展多元业态,三年营收达1294万元,带动种植户增收30%,周边区域增收1820万元,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37][39][40][41] - 信宜市金垌镇流转5000亩林地发展麻竹种植加工,荷塘林场联合村集体、国资企业造林4000亩建成油茶高标准示范基地,大雾岭林场通过“林场+企业”培育高磺酮茶产业 [44][45][46][47][48][49] - 全市油茶产业推行“五化+N”模式,建成6个总面积超2000亩的示范基地,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32万亩 [52] - 沉香产业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18.48万亩扩至28.3万亩,培育过万家经营主体,开发100余种产品,2025年实现4批共450公斤沉香出口 [53][54] - 全市已培育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11家 [56] 生态价值转化与富民效益 - 大雾岭林场通过“林场+村集体”模式,发展百菇园林下种植和依托大田顶景观的生态旅游,实现立体增收 [4][5][6][63][64] - 百菇园优先返聘出租林地的村民参与管护,日薪达180元,村民从过去一亩林地年租金仅5到10元,变为享有“租金+工资”双份收入 [2][3][69][70] - 电白区作为“中国沉香之乡”,依托3.2万亩流转林地吸引20家深加工企业入驻,带动3000人返乡创业,年交易额超20亿元 [73] - 信宜市朱砂镇罗林村的林业碳汇项目成交68.52万元,成为茂名首宗林业碳汇交易 [74][75]
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战|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7.28-08.03)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11:33
产业转型升级 - 汕头积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盘活低效用地与闲置资源 [2][9][10] - 东莞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30][32] - 肇庆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业态促进三产融合 [71][73] 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 河源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16][18][19] - 江门推动六大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冲刺千亿产值,提升"江门优品"知名度 [41][43] - 清远以"政府引导+协会推动"模式发展麻竹产业,塑造品牌、扶持企业 [79][80][81] 城乡风貌提升 - 中山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卫生城市建设 [37][38][39] - 潮州深化环境整治,集中整治乱搭乱建等问题,提升门户形象 [85][87][88] - 云浮以城乡风貌提升为突破口,坚决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93][94][95]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江门特色化推进农文旅融合,挖掘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酒店民宿等新业态 [49][50][53] - 湛江全市"一盘棋"推进美丽沙滩建设,强化陆海统筹,突出示范引领 [56][58][59] - 肇庆推广"真石漆+小坡檐"农房改造模式,探索创新多样化改造 [69][70][75] 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 - 湛江立足资源禀赋优化养殖结构,打造地域品牌、地标产品 [63][64][65] - 清远全力塑造清远西牛麻竹笋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81][82] - 潮州加快建筑外立面改造,因地制宜开展绿化美化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