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香
icon
搜索文档
中高端餐饮“渡劫”时刻:旺季缺席下的生存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3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高端餐饮行业面临客群结构转型,政商宴请需求大幅缩减,家庭消费占比提升 [1][3] - 中高端餐饮营收普遍下滑,徽菜连锁品牌6月以来整体营收下滑15%-20%,部分门店包间使用率不足30% [3] - 客单价显著下降,精致川菜餐厅人均消费从300-500元降至150-200元,政务客群"基本消失" [3] - 高端西餐厅经营压力增大,需通过联名菜单和主题活动维持品牌活跃度,投入产出比大幅下降 [4] 企业应对策略 - 客群转型成为核心战略,徽菜连锁转向家庭消费场景(如生日宴、宝宝宴),配套上线团购和外卖 [4] - 成本管控措施多样化,包括人员结构调整(行政转一线)、轮岗轮休、备料量从三倍减至精准预估 [4] - 内功修炼受重视,淮扬府强化厨房出品稳定性与服务标准化,米其林餐厅加码"感动服务"提升复购率 [5] - 部分企业尝试跨界创新,如开发文创产品(金石印章、茶叶礼盒)或承接顾问业务补贴主业 [6]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饱和现象明显,2024年餐饮企业存量达1680万家,每千人拥有7家门店,为美国的3倍 [5] - 未来3-5年预计剧烈洗牌,中间层(人均200-500元)风险最高,高端餐饮或减少1/3 [6] - 消费圈层化趋势加强,淮扬府外国游客与汉服爱好者占比提升,米其林餐厅稳定吸引高净值家庭 [6] - 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更具韧性,无论是低价盒饭还是高端餐饮,极致化运营是关键生存法则 [6] 行业长期展望 - 餐饮行业被视为社会经济晴雨表,关联上下游产业链及数千万就业,政策支持需求凸显 [7] - 从业者普遍采取"坚守"态度,注重工艺传承与品牌沉淀,等待周期回暖 [7]
打好“四张牌”!探寻绿美广东“林下生金”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32
核心观点 - 广东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5][6][8][9][10] - 2024年广东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241万亩,产值5271亿元,并培育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 [23][24][25][26][27] - 广东通过政策引领、深化改革、产业多元化和品牌建设"四张牌",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13][38][64][89] 政策支持 - 广东自2012年起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林下经济提供顶层设计 [29][30][31] - 2024年启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支持油茶、竹子、森林药材等全链条发展 [34][35][36] - 2024年5月发布《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三权分置"和森林经营创新 [49][50][51] 资源基础 - 广东林地总面积162亿亩,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全国平均的两倍 [6] - 全省拥有1361处自然保护地,数量全国第一 [7] - 超过九成的林地归集体所有,通过林权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42][43][44][45] 产业发展 - 形成多元化模式:林下种植(灵芝、竹荪、油茶)、养殖(蜜蜂、走地鸡)、森林康养等 [15][16][65][66][75][76] - 科技驱动发展,如始兴县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竹荪、灵芝等产品的科技含量 [80][81][82]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如乳源县投入78万元修建油茶运输道路 [84][85][86] 品牌建设 - 打造"粤林+"特色品牌,包括"粤林油茶"、"粤林山珍"等公共品牌 [97][101][102] - 通过林业博览会、经济林丰收节等活动推广优质林产品 [100][101] - 化州橘红、新会陈皮、龙川油茶等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103] 改革成效 - 集体林地流转活跃,如佛冈县流转50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魔芋种植 [55][56][57] - 鹤山市作为全国林权登记试点,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61][62][63] - 林权登记与金融服务结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 [62]
南航集团举办第二届“翼展乡村 品味山河”乡村振兴帮扶产品展销会
中国民航网· 2025-06-28 21:11
乡村振兴帮扶产品展销会 - 南航集团举办第二届"翼展乡村·品味山河"乡村振兴帮扶产品展销会 旨在通过"小产品"撬动"大产业" 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1] - 活动以"产品推介+文旅展示+试吃品鉴+直播互动"为特色 搭建乡村好物从田间到市场的"快车道" 吸引南航员工、合作单位代表等千余人参与 [3] - 展销会展示14个帮扶地区超400种产品 包括新疆墨玉县玛仁糖、广西瑶族非遗产品等 现场认购氛围热烈 [4] 航空+帮扶新模式 - 南航依托全球航线网络、庞大客户群体、多元资源整合三大优势 探索"航空+"帮扶新模式 推动乡村产业向市场化、品牌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1] - 通过航线带货、电商平台、工会采购等多元渠道 累计助力销售帮扶产品超亿元 带动数万农户增收 [5] - 航服部、南联食品公司与帮扶地区签订2025年消费帮扶大额业务采购协议 新疆分公司工会等组织签署消费帮扶意向书 [5] 产业合作与文化展示 - 展销会成为乡村文化的"展示窗"与产业合作的"连心桥" 设置产品推介、文旅推介、帮扶故事讲述等环节 [5] - 帮扶点政府与合作供应商达成"产品上架"共识 为后续常态化销售铺就"高速路" [5] - 新疆惠华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4大系列30多种沙棘产品 多次获得展销会金奖 [4]
南博会上的东南亚客商:感知中国消费习惯寻求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21
东南亚商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差异 - 广西消费者偏好草药磨砂粉,云南消费者更青睐草药香皂,推测与两地气候环境相关 [1] - 泰国商人通过南博会感知中国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差异,以挖掘商机 [3] - 越南沉香制品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熏香品如竹签香、盘香、线香成为饮茶时营造氛围的必备品 [3] 东南亚特色商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中国是沉香消费和收藏大国,80%以上沉香产品依赖进口,其中越南沉香占主导 [3] - 老挝古树茶企业利用云南人好饮古树茶的习惯,将产自老挝深山古茶树的新品红茶、白茶引入中国市场 [5] - 老挝古树茶源自1300多年前中国马帮通过茶马古道传播的大叶种茶种,近年在中国市场走红 [5] 东南亚客商在中国的销售模式转型 - 新加坡客商目前主要通过线下零售和公司官网销售,客户主要来自中东和东南亚地区 [5] - 东南亚客商计划与中国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借助平台流量和便捷渠道拓展中国市场 [5] 展会概况 - 第9届南博会东南亚馆设有388个展位,汇集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展商 [1]
为什么说,有钱人都喜欢戴沉香!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21:42
沉香的价值与地位 - 沉香被誉为"香中之冠",在中国古代四大香料"沉檀龙麝"中位居首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3] - 沉香价格昂贵,"一两沉香一两金",极品沉香价格可达黄金的30倍,历史上宋徽宗曾愿用三座城池交换[1][4] - 沉香形成周期漫长,普通沉香需数十年,树脂含量高的沉香需数百年才能形成[4][5] - 越南芽庄奇楠是沉香中的极品,被誉为"王中之珍",历来为皇家贵族所拥有[8][65] 沉香的市场与收藏 - 沉香在收藏界被视为"硬通货",交易方式特殊:"红木论吨卖,黄花梨论斤卖,沉香论克卖"[7] - 21世纪在沙特等地区,收藏沉香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10] - 沉香制品从焚香扩展到手串、念珠等饰品,兼具实用性和收藏价值[12] - 文玩收藏界有"文玩的尽头是沉香"的说法,体现其收藏地位[14] 产品特点与优势 - 产品选用越南芽庄奇楠沉香,香气独特,具有水果般的清新甘甜香韵[25] - 由明孝陵博物馆监制,国家工艺大师杨大钊设计创作,证书齐全[27][29][49] - 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5斤原料仅能甄选出一串多珠胚,工艺精细[66][68] - 产品设计融合东方美学,包含925银标、黄铜沉香葫芦吊坠等元素[73][74][80] 产品定价与促销 - 线下展柜售价1680元,线上特惠价女款359元、男款399元[33][91] - 购买即赠送价值不菲的小叶紫檀108颗长串,直径约7mm,约35g[37][39][95] - 限量500件库存,源头直发,省去中间环节成本[33][91] - 包装精美,包含中国风云纹盒、锦囊等,适合自用或送礼[31][41] 品牌背书与工艺 - 明孝陵博物馆作为国家专题展馆,出品需经过层层把关,品质有保障[47] - 杨大钊老师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玉雕领域有近30年经验,获奖无数[52][55][57] - 产品配有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博物馆监制证书、大师创作证书[29][93] - 设计遵循"三分饰,七分韵"的黄金比例,平衡美学与功能性[78]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出,11项国家炮制规范草案细化质量标准
新京报· 2025-06-19 22:19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更新 - 国家药典委公示11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草案 涉及半边莲 紫苏叶 北沙参等11个品种 明确炮制 性状 贮藏标准 [1][2] - 甘肃省药监局发布沉香曲等4个地方炮制规范 涵盖炮制 性状 鉴别等10项指标 自发布日起实施 [2] - 半边莲草案示例:规定炮制需去除杂质 切段干燥 性状描述包括根茎颜色 叶片形态等细节 贮藏要求干燥环境 [2] 中药饮片质量抽检问题频发 - 山西省2025年第1期抽检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涉及骨碎补 白芍等 涉事企业包括国药健康亳州药业等知名厂商 [3] - 山西省第2期抽检10批次不合格 款冬花 钩藤等存在性状 含量测定问题 涉及安徽纳百川 四川自强等企业 [3] - 江西省2025年4期抽检中18批产品不合格 11批为中药饮片 白芷 马勃等存在性状 灰分 水分等指标不达标 [4] - 安徽省百萃金方药业因生产劣药炒酸枣仁被罚没311万元 此前因郁李仁 筋骨草等劣药问题累计罚款73万元 [4]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客观原因:中药材属农副产品 存在同科不同种混淆 经营者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源头混乱 [6] - 主观原因:部分商家为利益增重染色 如藏柴胡冒充北柴胡 红花添加矿物油增重 [6] - 储存与种植问题:部分药材储存过久挥发油下降 标准化种植基地不足 农户自由种植难统一 [6] - 检测能力提升:药监部门飞检频次增加 社会对劣药容忍度降低 实际合格率逐年提高 [6]
树上结出“减压神器”
人民网· 2025-06-19 07:06
莞香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 - 国家级非遗项目"莞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欧通过"开香门"技术促进沉香形成 需精准避开木质部并控制伤口深浅 [1] - 传统莞香制作涵盖30余道工序 自然结香周期长达5到8年 化学催香产品香气和药效不足天然沉香50% [1] - 大岭山作为莞香技艺重要源头 年产量超3吨 形成"莞香小镇"产业链 涵盖种植园、博物馆及交易中心 [2] 莞香产业现代化转型 - 开发文旅体验项目 包括莞香博物馆参观、篆香手作体验及校园香道课堂 吸引年轻消费者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2] - 产品线拓展至精油、护肤品等现代消费品 并登上国际展会 奇楠香从传统药材转型为都市减压用品 [2] - 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推动沉香应用领域扩展 文旅价值和生态价值被持续发掘 [1] 历史文化背景 - 东莞香市历史上与广州花市、廉州珠市、罗浮药市并称广东"四大名市" 大岭山为莞香核心产区 [1] - 黄欧团队抢救濒危母树并创立品牌 近50年坚守使千年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1][2]
海口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6-17 09:25
活动概况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由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主办,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通过"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非遗体验形式打造全年龄层共享的非遗盛宴 [1] 非遗市集展示 - 活动现场设置"烟火海口・非遗有约"市集,包含16个非遗摊位展示海口非遗精华 [1] - 展示项目包括秀英剪纸、琼式月饼、土糖古法熬制、鹿龟酒与海马酒酿泡技艺、海口沉香制香、黄花梨雕刻、东山草编、海南椰雕、儒鸿打铁、府城元宵换花节习俗、海口竹藤编织等 [1] - 市民可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海口丰富的非遗资源 [1] 非遗主题演出 - 商场六楼中庭举办三场非遗主题快闪演出,包括《戏歌·乡月长悬照往还》、《酒狂·桃花庵歌》和琼剧《张文秀》选段 [2] - 每场快闪演出后设置3个非遗知识有奖问答环节,答对者可与古风服饰NPC合影 [2] - 主舞台压轴环节包括海南狮舞龙舞、海南八音表演 [2] - 非遗展演节目包括少儿琼剧《为了多情的李公子》、琼剧说唱《八仙八仙》、公仔戏《张文秀》、长流方言民歌《夫妻生活》、草编走秀和太极拳表演等 [2]
海南:非遗“烟火气”激发文旅新活力
海南日报· 2025-06-14 08:10
海南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发展 - 海南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3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9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人 [3] - 建设黎锦技艺传习馆15个,国家级、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非遗工坊119个,认定非遗传承村16个 [3]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群从不足千人扩大至近2万人,2024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5] 非遗产业化与经济效益 - 全省老爸茶店超4000家,年销售额约1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7] - 海南沉香产业2023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145家沉香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7] - 非遗美食品牌如临高烤乳猪、福山咖啡等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7] 非遗教育与数字化传承 - 在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非遗技艺实践课,涉及21个项目,超5万人次学生参与 [6] - 完成国家级传承人及18名省级传承人的数字化记录工程,出版14部非遗丛书及口述史 [6] 非遗与文旅融合 -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10多项非遗打造景区,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9] - 昌江保突村结合黎陶技艺打造"产学研旅"模式,三亚南山非遗季吸引10多万游客,文创销售额近2000万元 [10] - 儋州泊潮村端午活动单日吸引游客近2万人,推动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 [10] 国际化发展与品牌输出 - 黎锦亮相巴黎时装周、米兰设计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国际舞台 [4] - 通过海外巡展(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及日本大阪世博会展示东方非遗生命力 [4]
阳江力推“富硒”荔枝,中山打造“城市风景线”丨“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6-10 18:32
省级政策动态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共设7章53条,涵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19][20][21] - 条例提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包括开展涉海空中交通、低空物流试点,支持海岛滨海发展低空经济消费项目[23][24][25] -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明确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建立养殖用海审批联动机制[26][27][28] - 提升海洋服务业,支持邮轮游艇、海上休闲运动等业态发展,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31][32] 地市产业升级 - 阳江重点发展"富硒"荔枝产业,加快打造冷链物流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和品牌建设[9][10][42] - 佛山签约20个增资扩产项目,总投资236.25亿元,涵盖半导体、新材料等行业[63][65][66] - 佛山银行机构对9家企业集中授信56.36亿元,并发布招商土地超市等服务平台[69][70][72] - 茂名规划建设"百里沉香产业带",聚焦科技赋能、品牌驱动和精深加工[76][78][80] - 兴宁市3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竣工,总投资70.87亿元,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104][105][107] 县域特色经济 - 新丰县成立"新丰味"农业品牌专家智库,聘请9位专家推动品牌强农建设[89][91][93] - 阳山县与省农科院共建产业研究院,攻关畜牧水产标准化技术[112][114][116] - 云城区推动企业风貌改造,强调外观形象、内部布局和数字赋能三个层面[121][123][133] 城乡协调发展 - 中山重点打造贯通城乡的城市风景线,加强道路两旁农房风貌管控[46][51][52] - 中山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工改""田改"联动机制[54][55][62] - 云浮将企业风貌改造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注重与周边环境协调[127][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