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马·消费崛起精选课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批炫富的人,已经开始炫“破产”了
创业家· 2025-10-11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破产"叙事成为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新兴的流量密码 取代了此前流行的炫富内容 博主通过分享从富有到破产的真实或虚构经历吸引关注并实现流量变现 [4][7][26][28] - 破产博主主要分为三大流派:真破产富人 破产留学生和破产中产家庭 每种流派的内容侧重点和变现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12][15][17] - 此类内容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提供的"撕裂感"和"破绽" 通过展示美好生活的坍塌来满足观众的窥探欲和共鸣感 同时为普通人提供心理安慰 [21][24][30] 破产博主流派分析 - 真破产富人博主通常展示限量爱马仕 满车库超跑等剩余奢侈品 结合消费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时尚艺术科普 其内容可信度高但情绪调动能力可能不足 例如博主"负家千金"和行业标杆章小蕙 [12][14][15] - 破产留学生博主侧重"听劝"人设和极限求生剧情 通过交出人生主导权邀请网友共创内容 例如发布"我现在应该怎么做"等话题以提升互动性并汲取创作灵感 [15][23] - 破产中产家庭博主以利他内容为主 分享夫妻失业 降本增效等生活调整经验 后期常向职场赛道转型并提供付费咨询服务 例如某账号通过丈夫大厂失业 妻子怀二胎等连续剧情积累十多万粉丝 [15][17][24] 内容创作与流量逻辑 - 破产内容的流量密码在于展示"撕裂感" 即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观众看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讨论欲和胜负欲 例如离婚测评博主韩安冉也基于类似逻辑 [21][24] - 创作者需具备"被讨厌的勇气" 在人设中刻意掺杂明显瑕疵以强化讨论热度 例如模糊"中产"定义并暴露未达标的细节 从而引发网友互撕 [24] - 内容最终需向大众娱乐或垂直变现方向转型 家长里短虽能吸睛但缺乏可持续性 粉丝量达到一定级别后必须拓展新主题如职场指导或情感咨询 [24] 行业趋势演变 - 炫富内容因监管收紧和道德审判加剧而衰落 哭穷和破产叙事随之兴起 农村创作者如小英夫妇曾凭借展现艰苦生活中的生命力获得数百万粉丝 但当前流量焦点已转移至破产博主 [26][28] - 罗永浩被视为破产直播赛道的先行者 钟薛高创始人等企业家后续尝试复制该路径 2024年富二代 留学生等新群体加入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趋势 [28] - 社会情绪上 年轻人更易接受"几代人积累优于一代人拼搏"的认知 破产博主的经历能抚平普通人对阶层固化的焦虑 例如网友反馈"突然能接受爸妈平凡 自己平凡了" [28][30]
撤并镇街,经济第一大省,突然开始了
创业家· 2025-09-30 18: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率先启动镇街合并,标志着行政区划调整从过去的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4][10] - 此举旨在精简行政机构、节约行政成本、统筹区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最终做强镇域经济 [4][15] - 随着全国人口格局见顶及区域人口流动加剧,未来镇街乃至区县层级的合并调整将不仅限于东北、中西部人口收缩地区,而可能成为普遍趋势 [22][23][34] 广东镇街合并的背景与特征 - 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1.278亿,较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78.7万,增长率1.4%),其总体人口增长与省内局部区域人口减少并存 [12][13] - 本次调整涉及汕尾、揭阳、肇庆等地的镇街,多位于粤东西北或珠三角边缘地带,共同特征是街道面积小、户籍人口少且存在“人户分离”现象 [14] - 此次调整是广东20多年前大范围镇街合并的延续,上一轮调整成功培育出一批千亿GDP强镇,全国百强镇中广东占40席,如佛山狮山镇(全国第2)、顺德北滘镇(全国第3)、东莞长安镇(全国第4)等 [15][16][17][18] 全国区划调整的潜在范围与驱动因素 - 人口变动是区划调整的核心驱动因素,2010-2020年间全国近1500个县区常住人口减少,其中约1240个为县和县级市,约六分之一县域人口减少超20%,近三分之一减少10%-20% [26][27] - 人口收缩区域集中于东北、西部和中部,镇街层面的人口变动幅度比区县更大,许多县域中仅城关镇保持人口扩张,多数乡镇处于收缩状态 [28][29][30] - 顶层政策已明确提出需结合常住人口变动趋势,“动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供给,按程序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24] 逆城市化调整的案例与逻辑 - 黑龙江伊春市在2019年进行大规模区划调整,一次性撤销15个市辖区,新设4县4区,部分辖区“撤区设县”,同期还有“撤街设镇”案例,呈现出与常规城市化相悖的“逆城市化”迹象 [37][38] - 此类调整主要源于人口流失导致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再,原有市辖区、街道面临行政成本过高、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而县城和乡镇相对独立的财权与规划权更利于人口收缩地区的自力更生 [38][39] - 调整的本质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为适应人口存量时代而进行的“瘦身强体”,旨在告别过去的扩张思维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