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芯片

搜索文档
6G芯片,新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2 10:13
半导体技术突破 - 布里斯托大学主导的研究在《自然电子学》发表 展示半导体技术根本性突破 将加速自动驾驶 远程医疗 虚拟体验等未来技术的实现[1] - 该技术突破可显著提升数据通信传输能力 通过创新物理方法实现全球数十用户间的加速数据传输[1] - 研究团队预测未来十年内 该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体验 包括远程医疗诊断手术 虚拟教育 虚拟旅游等应用场景[1] 6G通信技术发展 - 5G向6G演进需要半导体技术全面升级 关键元件氮化镓(GaN)射频放大器需具备更高速度 功率及可靠性[2] - 国际团队开发出新型GaN放大器架构 利用锁存效应将器件性能提升至新高度 采用亚100纳米侧鳍结构的并行通道设计[2] - 超晶格城堡场效应晶体管(SLCFET)技术在W波段(75-110GHz)展现最高性能 使用超过1000个宽度小于100纳米的鳍片驱动电流[2] 器件可靠性研究 - 通过3D建模验证锁存效应 长期测试表明该效应不影响器件可靠性与性能 关键保障在于每个鳍片周围的薄介电涂层[3] -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提升器件功率密度以服务更广泛用户 同时推进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3] - 布里斯托大学在电气性能与效率提升领域保持领先 重点开发净零排放 通信及雷达用下一代半导体器件[3]
6G芯片,出现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6 11:06
太赫兹技术突破 - 太赫兹波位于电磁波谱中0.1至10太赫兹范围,具备穿透固体物质、无电离辐射、高频信息传输能力,但存在水蒸气吸收、材料损耗及低功率生成等技术挑战 [1] - 硅与空气介电常数差异(11.9 vs 1)导致太赫兹波在界面反射严重,传统硅透镜解决方案成本高且体积大 [2] 麻省理工学院创新方案 - 研究团队采用图案化介电薄片替代硅透镜,薄片孔洞结构使介电常数介于硅与空气之间,提升波传输效率,实现更高辐射功率 [3] - 芯片集成片上放大器-倍增器链阵列、宽带蝴蝶结天线,搭配英特尔高功率晶体管(击穿电压6.3V,最大频率290GHz),在232-260GHz频段峰值辐射功率达11.1分贝毫瓦 [3] - 系统采用51 x 40毫米印刷电路板,介电匹配片暴露设计,辐射功率优于200-300GHz频段同类设备 [3] 商业化潜力与应用场景 - 该技术具备低成本、可大规模生产特性,潜在应用包括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宽带无线传输(如6G)、医学成像升级 [4] - 行业专家评价其突破CMOS技术极限,实现高输出功率与紧凑集成的组合,但需解决高频扩展的物理限制(如晶体管截止频率、互连损耗) [5] 技术瓶颈与改进方向 - 当前电路在极端条件下运行影响晶体管寿命,大规模CMOS阵列需优化热管理(散热器与风扇设计),预计2-4年内可解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