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技术突破

搜索文档
另类视角看中芯:港 A 价差背后,信仰鸿沟多大?
海豚投研· 2025-06-20 19:46
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龙头,承担着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的重任,但商业模式上呈现"无底洞"式投入特征,需持续依赖外部输血[5][9][19] - 港股与A股估值差异源于资金属性不同:内资视其为稀缺战略资产,外资则更关注投资回报周期和汇率风险[39][41][42] - 公司合理估值区间应在1-2倍PB,超过2倍则包含过多乐观预期,低于1倍具备更高弹性[50][52][53] - 当前商业模式下,公司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预计2025-2026年将出现资金缺口[31][33] 商业模式分析 - 收入端6年增长2.5倍至2024年8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16%,但资本开支同期增长4倍至73亿美元[9] - 2024年资本开支占收入比超90%,现金性利润38亿美元仅为资本开支的52%[10] - 晶圆代工行业特性决定必须持续高投入:设备占CapEx超90%,制程需2-3年升级一次[13][14][15] - 对比台积电50%+毛利率和366亿美元经营利润,中芯国际18%毛利率显示盈利能力的显著差距[16][17] 融资结构 - 2018-2024年三大融资渠道:股权融资84亿美元(含科创板IPO募资75亿),债权融资94亿美元,国有注资94亿美元[21][23][24][25] - 国有注资主要来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和各地国资,2020-2024年通过子公司融资76亿美元[27][28][29] - 2024年国有注资骤降至2.8亿美元,较2020年26亿美元大幅减少[30] - 按当前消耗速度,预计2026年现金储备将降至30亿美元以下,需新一轮融资[33][34] 估值差异分析 - 港股中芯国际南向资金持股占比达30%,显著高于其他公司,成为边际定价资金[44][46] - 内资视角:长周期信念投资,包含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预期[40][41] - 外资视角:资产不稀缺(可选台积电/三星等),且需承担汇率风险和资金成本[41] - 当前PB为2倍,高于联电1.5倍和格芯1.9倍,但显著低于台积电7.7倍[52] 同业比较 - 收入规模:中芯80亿美元 vs 联电77.6亿美元 vs 格芯67.5亿美元[53] - 制程进展:中芯14nm量产,少量7nm;联电22/28nm为主;格芯放弃7nm以下[53] - 毛利率:中芯18% vs 联电32% vs 格芯24.5%,反映技术差距[53] - 客户结构:中芯以大陆客户为主,联电/格芯客户分布全球化[53] 投资逻辑 - 技术突破前本质是周期股,合理PB区间1-2倍,低于1倍具备更高弹性[50][54] - 2倍PB以上易因周期属性导致投资者"站岗",中线持有收益有限[54] - 需区分长期战略价值与短期投资回报,避免用长期逻辑做短期决策[48][54]
6G芯片,新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2 10:13
半导体技术突破 - 布里斯托大学主导的研究在《自然电子学》发表 展示半导体技术根本性突破 将加速自动驾驶 远程医疗 虚拟体验等未来技术的实现[1] - 该技术突破可显著提升数据通信传输能力 通过创新物理方法实现全球数十用户间的加速数据传输[1] - 研究团队预测未来十年内 该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体验 包括远程医疗诊断手术 虚拟教育 虚拟旅游等应用场景[1] 6G通信技术发展 - 5G向6G演进需要半导体技术全面升级 关键元件氮化镓(GaN)射频放大器需具备更高速度 功率及可靠性[2] - 国际团队开发出新型GaN放大器架构 利用锁存效应将器件性能提升至新高度 采用亚100纳米侧鳍结构的并行通道设计[2] - 超晶格城堡场效应晶体管(SLCFET)技术在W波段(75-110GHz)展现最高性能 使用超过1000个宽度小于100纳米的鳍片驱动电流[2] 器件可靠性研究 - 通过3D建模验证锁存效应 长期测试表明该效应不影响器件可靠性与性能 关键保障在于每个鳍片周围的薄介电涂层[3] -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提升器件功率密度以服务更广泛用户 同时推进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3] - 布里斯托大学在电气性能与效率提升领域保持领先 重点开发净零排放 通信及雷达用下一代半导体器件[3]
和讯投顾徐梦婧:盘后暴击利好,哪些板块最受益?
和讯财经· 2025-05-12 21:25
(原标题:和讯投顾徐梦婧:盘后暴击利好,哪些板块最受益?) 5月12日,A股收盘后直接给了一个暴击,那就是中美关税休战90天。明日A股怎么走,哪些板块最受 益。和讯投顾徐梦婧分析,为什么选择在北京时间下午3点A股收盘之后去发布协议,那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市场情绪的踩踏,北京时间下午3点之后发布重大政政策,可以避免盘前因为盲 目追涨去保护中小投资者,那同时也给予盘后机构消化信息的时间,减少我们散户因为信息差导致被收 割的风险。那第二个原因也是我们的外交策略,我们选择在日内瓦时间上午9点与北京和华盛顿时间错 峰发布,既体现了对等性,又避免了冲击全球市场的开盘节奏,这叫大国风范。 那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信息,就是90天的缓冲期,这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博弈游 戏,我们来深层拆解一下,短期来说这90天的缓冲期是压力测试,那90天是中美博弈的经典周期,既为 供应链调整出窗口,也同时考验了双方的履约诚意。那包括我们看到瞅瞅那边中期选举是6月份6月份, 很多关键州都是初选在即的,他们需要向大豆出口,严重依赖我们的这些农业州去展示他们自己的战 绩。那在这里就算是90天之后谈判破裂,他们就可以把责任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