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代OLED产线
搜索文档
供应商官宣签订设备合同 维信诺8.6代OLED产线项目有新进展
财经网· 2025-10-26 18:33
公司动态 - 维信诺与韩国设备商AP Systems签订独家设备供应合同,为其8.6代OLED产线提供ELA设备 [1] - 该ELA设备将应用于维信诺的合肥V5生产线 [1] 技术与产品 - ELA设备是TFT工艺的关键部件,核心作用是将非晶硅转化为多晶硅 [1] - 该工艺可使LTPS和LTPO OLED的电子传输速度提高100倍以上 [1] - ELA设备对高分辨率OLED面板的能耗与画质起决定性作用 [1] - 设备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制备,包括TFT-LCD和OLED的驱动背板生产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OLED产业正处于向中大尺寸应用领域加速扩张的关键窗口期 [1] - 面板厂商正积极布局高世代OLED产线以把握产业发展机遇 [1] - 中国面板企业维信诺、TCL华星、京东方等均投建了8.6代OLED产线 [1] - 中国面板企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1]
维信诺8.6代OLED产线订购多款核心设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11 17:27
维信诺合肥8.6代AMOLED产线设备采购与技术特点 - 合肥国显(维信诺与合肥市共同出资设立)为其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采购多款核心设备,包括由应用材料新加坡公司中标的蒸镀机、磁控溅射机和等离子体加强气相沉积设备,以及由日本佳能株式会社中标的曝光机[2] - 该8.6代线是全球首条采用无FMM光刻工艺的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高达550亿元人民币,核心技术为维信诺自主研发的ViP技术[2] - ViP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摒弃FMM,可实现更精密的AMOLED像素,消除传统OLED工艺对显示屏尺寸、分辨率及其他屏体性能的限制[2] - ViP工艺在光刻像素化前仍需先进行整面蒸镀,蒸镀仍是该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3] 全球8.6代OLED产线技术路线对比 - 全球有4条8.6代OLED产线正在筹建,分别归属于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以及TCL华星,各方技术路线存在差异[4] - 三星显示和京东方采用传统的RGB蒸镀与FMM掩膜方案:三星显示选用LTPS背板工艺与单叠层RGB-OLED结构;京东方首次在高世代OLED产线导入LTPO背板工艺与双叠层串联RGB-OLED结构,该技术能显著降低功耗[5] - 维信诺采用ViP技术,舍弃FMM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TCL华星采用印刷OLED技术,在无FMM基础上通过印刷技术大幅节约材料,路径差异化最明显[5][6] - 根据技术对比表,ViP OLED的PPI上限可达1700-2000,高于FMM OLED(主流约300-600 PPI)和印刷OLED(约326 PPI),主要面向高精细显示需求(如头显)和IT应用[5] 主要厂商8.6代OLED产线建设进度 - 三星显示8.6代OLED产线(A6)量产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开始量产,并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为苹果供应OLED面板,产线将于2025年晚些时候进行试生产[7][8] - 京东方8.6代OLED产线于2024年3月开工,2024年9月主体厂房封顶,2025年5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项目预计2026年底量产,2029年实现满产[8] - 维信诺8.6代OLED产线于2025年2月动工,同年8月完成主厂房封顶,2025年10月关键设备采购已确认中标方,项目进度提速[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随着各大面板厂加速8.6代OLED产线建设,全球高端显示产业焦点正转向IT应用领域,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笔电和显示器,高世代产线将推动OLED技术在中尺寸市场的加速渗透[9] - 各大厂商在技术路径上的不同选择预示着中尺寸高端显示市场的竞争将进入多元化、白热化的新阶段,2026年首批8.6代面板点亮后,稳定的良率和成本控制将成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9]
千亿资金“竞逐”中尺寸IT面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19:48
行业投资动态 -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在8.6代OLED生产线总投资约1500亿元 其中京东方投资630亿元 维信诺投资550亿元 TCL华星投资295亿元 [1] - 投资集中于中尺寸IT面板领域 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高端显示屏市场 [1] - TCL华星于2025年9月宣布投资295亿元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 此前于2024年5月曾否认新建计划 [1] - 三星显示计划2025年年底试运行8.6代线 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 LG Display则推迟投资至2026年 [1][4] 技术路线分化 - 京东方和三星显示采用成熟蒸镀工艺 京东方投资630亿元 三星显示投资超200亿元 [2][9] - TCL华星选择印刷OLED工艺 投资295亿元 材料利用率达90% 高于蒸镀工艺的30% [2][12][13] - 维信诺采用自主研发的ViP技术 投资550亿元 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替代传统精细金属掩模版 [2][15] - 蒸镀工艺核心设备由Canon Tokki和Sunic System供应 产能已被三星显示和京东方预订至2026年 [11] 市场驱动因素 - 苹果2024年5月发布OLED iPad Pro 推动高端IT市场从LCD向OLED技术换代 [4] - 苹果OLED iPad Pro初期预期年出货量1000万台 后因定价和需求疲软下调至650万台 [4] - Omdia预计到2030年笔记本电脑AMOLED面板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增长27%-30.6% 桌上型显示器增长19% [5] - 智能手机AMOLED面板2025年渗透率超60% 市场趋于饱和 中尺寸IT领域成为新增长点 [6] 产能效率与成本 - 8.6代线玻璃基板尺寸2290mm x 2620mm 专为高效切割中尺寸IT面板优化 [3] - 一块8.6代基板切割13.3英寸面板数量是6代线的两倍以上 [3] - 现有6代线改造后生产中尺寸产品经济性不如专用8.6代产线 [3][6] - 建设专用8.6代产线是应对中尺寸OLED需求的首选方案 [6] 公司业绩与战略 - 京东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2.78亿元 同比增长8.45%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 [9] - TCL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6亿元 同比增长6.65% 归母净利润18.83亿元 同比增长89.26% [13] - TCL华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0% [13] - 维信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21亿元 同比增长4.79% OLED产品毛利率增加10.98个百分点 [9] - 深天马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9][16] - LG Display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降3% 亏损收窄85% 第二季度再现营业亏损 [9][16] 产能规划与进度 - 京东方成都8.6代线2025年5月设备搬入 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量产出货 [10] - 三星显示牙山产线计划2025年年底试运行 2026年第二季度全面量产 目标苹果下一代高端IT产品 [10] - 维信诺合肥产线2025年8月完成主厂房封顶 [15] - TCL华星8.6代线月产能规划2.25万片 京东方月产能规划3.2万片 [13] 战略路径选择 - 京东方和三星显示追求技术确定性和先发优势 采用成熟蒸镀工艺 [9][11][18] - TCL华星和维信诺通过技术变革寻求成本优势 分别选择印刷OLED和ViP技术 [12][15][18] - 深天马和LG Display注重经营稳健和风险可控 暂不投资8.6代OLED 深天马投资330亿元建设8.6代LCD产线 LG Display推迟投资至2026年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