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A

搜索文档
臻镭科技20250813
2025-08-13 22:5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芯片、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深海探测 - 公司:珍李科技(臻镭科技)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 - 2024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834%至5,289万元,业绩超预期[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5亿元(同比+73.64%),归母净利润6,231万元(同比+1,006%),扣非净利润5,289万元(同比+8,834%)[4] - ADDA板块收入约8,000万元(毛利率96%),电源管理板块收入超1亿元(毛利率86%),微系统模组毛利率约30%[8][9] 技术优势 - DBF芯片可替代约10颗FPGA,功耗仅为FPGA的1/10,已广泛应用于窄带和宽带雷达领域[2][5][6] - 基于ADDA技术延伸开发射频直采产品(如零中频架构软核射频收发器)及DVF技术,满足低功耗需求[11][13] 卫星互联网布局 - 全面布局宽带和手机直连卫星互联网,提供微系统、模组、电源芯片、ADDA等解决方案[7] - 星网集团项目中供应宽带模组和中频芯片,G60项目中供应电源芯片[7] - 国内技术起点高,但批量生产节奏晚于海外企业[16][17] 新兴领域拓展 - 深海声纳探测与通讯芯片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收入约2,000万元[10] - 商业航天领域主导制定国家标准,采用阶梯报价体系,预计未来3-5年收入占比超传统领域[3][14][2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660万元(同比持平),研发人员占比58%[2][4] - 未来研发资源倾斜方向:ADDA技术(含DBF)、电源管理、微系统产品线扩充[15] 市场与成本策略 - 卫星互联网市场推广费用增长有限(头部效应显著),研发费用维持现有水平[18] - 商业航天器件价格下降快,但通过阶梯报价和出货量平衡利润[14] - 新一代产品价格预期与前代相近或略降[20] 其他重要信息 - 微系统模组因定制化特性毛利率低于芯片产品[9] - 传统特种领域恢复增长,商业航天(含遥感)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收入结构将向商业航天倾斜[21] - 地面终端领域优先采用DBF架构而非FSOC(FPGA成本/功耗过高)[19]
航天电子20250624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航天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竞争优势**:在传统航天领域是科技集团核心电子元器件上市平台,卡位优势明显;在商业航天领域积极部署,参与星网公司星座建设等项目,未来有望带来较大收入弹性[3] - **无人系统业务重要性**:是全军无人机型谱形式研制总体单位,产品覆盖多种类型无人机,市占率超 2/3;国家 93 阅兵方阵中无人作战装备成亮点,为 2025 年下半年投资带来催化作用;积极拓展外贸市场,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军贸装备毛利率高,推动业绩增长[2][4][5] - **业绩表现**:过去几年营收稳步增长,但 2020 年和 2022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因民品业务亏损和资产减计;2024 年民品业务剥离,2025 年起盈利能力有望提高[7] - **业务板块**:分为航天电子配套业务(占总营收约 80%)和无人系统业务(占总营收约 20%);通信测控由三家公司经营,占总营收 35%左右;惯性导航由五家子公司生产,用于远程战略武器等[8] - **集成电路布局**:由全资子公司时代明星负责,整合 771 所和 772 所优质资源,产品包括 FPGA、ADDA 及北斗导航基带芯片等,下游应用广泛[9] - **市场空间**:2024 年科技集团 70 次型号发射,为火箭配套市场带来约 6.3 至 12 亿美元空间,2028 年预计达 188 亿元以上;2028 年商业航天领域卫星建设需求牵引近 300 亿人民币星载电子设备产品市场空间[2][12] - **享受市场红利原因**:我国商业航天由国家队主导,长征运载火箭是主力,九院作为科技集团核心院所,独享大量协同需求;公司大部分营收来自科技集团计划任务,通过招标询价获取少部分需求[13] - **技术能力和业务覆盖优势**:深耕八大分系统中的七个,覆盖四大核心领域;通信测控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 15%左右;惯性导航覆盖 1 至 4 代技术路线;集成电路占据国内 80%以上宇航集成电路研制任务,承担 95%封装任务[14] - **无人化业务影响**:聚焦中近程、可消耗式短程无人机,是陆军装备无人化建设重要部分,市占率超 2/3,将成公司中短期重要增长点[15] - **中小型无人机领域优势**:产品系列化发展,覆盖多种类型;聚焦吨级以下中小型、中近程市场;凭借测控通信能力和算法核心优势,占据陆军无人装备供应量 60%以上[16][17] - **高端方向拓展情况**:展出飞鸿 97A 中程僚机系统,为竞标空军和海军无人僚机项目提供可能;布局水下无人装备领域,募资用于智能无人水下航行器产业化项目[18] - **外贸表现**: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军贸装备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装备产品,面向全球军贸市场空间大、利润高、研制流程灵活,推动业绩增长[19] - **未来发展核心看点**:短期内航天型号配套业务提供业绩安全边际,长期在商业航天领域有大市场空间;中短期内无人系统领域立足中近程可消耗式无人机,布局高端场景,内销外贸双重牵引实现业绩和营收增长;完成电缆业务资产剥离,聚焦主业提升业绩与盈利能力[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历史构成和控股股东背景**:控股股东是中国航天时代电子研究院(科技集团航天九院);公司最早可追溯到 1990 年的武汉电缆集团,历经多次股份划转、组建和资产置换,2023 年将民品业务完全置出[6] - **面临风险**:十四五规划后期装备下达节奏和规模不确定;资产去整合后提质增效效果待观察;下游需求波动可能导致经营、营收业绩不及预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