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EC)
icon
搜索文档
AI催化数据中心短距互连高增
2025-08-28 23: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数据中心高速互连解决方案 聚焦高速铜缆(尤其是有源铜缆AEC/ACC)市场[1] * 涉及公司包括海外龙头Credo 安菲诺 以及国内厂商兆龙互联 瑞可达 长信博创 沃尔核材等[1][11][18][19][2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与数据中心需求激增推动高速铜缆市场增长 有源铜缆(ACC/AEC)需求预期上调[1][2][8] * 有源铜缆通过Redriver或Retimer芯片延长传输距离 在800G/1.6T时代满足机柜内传输需求 兼具成本 功耗和距离优势[1][4][5] * 英伟达架构(如GH200 GB200)和北美大型互联网公司自研芯片架构大量采用铜连接 例如GB200机柜内部需要超过5,000根同轴电纤束[1][12][13] * 谷歌和亚马逊等头部厂商已在数据中心中应用有源铜缆 例如亚马逊Trainium大规模采用AEC 谷歌也在验证AEC方案 预计XAI Oracle Meta和微软等厂商将显著增加AEC采购量[1][15][16] * Credo是AEC市场核心龙头 制定AEC标准并创办HIGHER联盟 拥有底层Serdes能力和芯片产品矩阵 大客户包括微软和亚马逊[1][17] * 国内厂商如兆龙互联 瑞可达 长信博创和沃尔核材等逐步成熟 有望在高速线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企业在裸线产能 整线生产能力或客户渠道方面具备优势[1][11][18][19][21][23] 市场前景与数据 * 预计到2027年 AOC和铜连接方案年出货量分别达10,000,000根和20,000,000根 高速线缆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达28亿美元[1][8] * 有源光纤电缆(AOC)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 无源铜缆(DAC)和有源铜缆(AEC)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5%和45%[9] * 数据中心能耗问题日益严重 2022年数字产业和数据中心用电量分别占社会用电量的4.5%和0.9% 到2025年 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两到三倍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达到1.5%到2%[10] * 在同等带宽下 有源铜缆解决方案功耗仅为光模块的一半左右 在节能降本趋势下更具优势[10] 技术发展与竞争格局 * 有源铜缆主要包括ACC和AEC两种解决方案 ACC加入线性redriver芯片 AEC通过在线两端加入CDR对电信号进行重新定时和驱动 Retimer性能优于redriver但存在一定时延[5] * 高速铜缆与光纤相比 铜连接不需要进行光电转换 因此能耗非常低且成本较低 但光纤传输距离上限更高 更适合长距离传输[3][4] * 国内厂商技术进展:兆龙互联已储备800G甚至1.6T投产技术[18] 瑞可达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向大客户提供小批量AC产品[20] 长信博创在2024年OFC展上推出400G 800G高性能AC产品[21] 沃尔核材224G单通道产品通过大客户验证并从2024年底开始量产[23] 风险与不确定性 * 英伟达在GTC大会上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包括CPU和正交背板等) 在短距离连接或下一代应用产品中 铜连接方案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14] * 高速铜缆在带宽不断提升过程中可能遇到物理属性限制瓶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