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服务

搜索文档
云迹科技:营收CAGR23.2%,毛利率三年升至43.5%
和讯网· 2025-05-29 20:52
公司概况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及商业化先行者,为酒店场景机器人领域龙头 [1] - 业务涵盖机器人、智能软件平台与AI智能体服务,致力于构建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1] - 按18C章规则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 45亿元,同比增68 6%,2022 - 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23 2% [1] - 经调整净亏损年复合增长率收窄65 7%,商业化能力增强 [1]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的24 3%提升至2024年的43 5%,核心业务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业务毛利率增长12 5个百分点 [1] - 物流及交付成本从2022年的396 9万元降至2024年的287 8万元 [1] - 截至2024年末,可动用金融资产2 78亿元,远高于现金及等价物的1 05亿元,且无银行贷款 [1] - 按当前现金消耗率,可维持约64 2个月运营 [1] - 2024年流动负债20 1亿元,其中赎回负债18 7亿元,剔除后仅1 4亿元 [1] 行业背景 - 今年"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向好,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扶持AI产业 [1] - 机器人行业商业化需投入周期,多家头部企业亏损 [1] 市场地位与业务发展 - 凭借技术和销售战略确立龙头地位,2024年多项指标全球第一 [1] - 业务覆盖多行业、多地区,累计服务超34000家企业 [1] - 销售采用"直销+分销"策略,直销业务收入和客户数增长,分销业务收入三年增146% [1] - 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第四批重点企业伙伴申报港交所,若上市成"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有望加速释放潜力 [1]
云迹科技IPO洞察:从经营数据,理性分析科技企业的创新之路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9:30
公司概况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8C章规则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现已成为酒店场景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业务主要为机器人、智能软件平台与AI智能体服务,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68.6%,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23.2% [2] - 2022-2024年期间,经调整净亏损以65.7%的年复合增长率收窄 [2]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3%、27%和43.5%,其中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业务的毛利率由25.6%提升至38.1% [4] - 物流及交付成本从396.9万元持续下降至287.8万元 [4] 业务构成 - 机器人及功能套件收入占比从2022年83.6%降至2024年77.2% [3]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16.4%提升至2024年22.8% [3] - 租金收入从2022年146千元增长至2024年2,289千元 [3] 运营效率 - 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了主要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成本 [4] - 实时设备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将现场调查时间减少约70%、部署效率提升约50% [4] - 深化与头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显著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4] 现金流状况 - 2024年末可随时动用的金融资产总计为2.78亿元 [5] - 基于2025年现金消耗率水平,公司可维持约64.2个月的持续运营 [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20.1亿元中,赎回负债占18.70亿元 [5] 市场地位 -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8] - 2023年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占有率为9.0%,中国市场份额为12.2% [8] - 累计服务超34,000家企业客群,业务覆盖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地区 [8] 销售策略 - 直销业务收入从2022年1.43亿元增长至2024年2亿元 [9] - 分销业务收入从2022年1,834万元跃升至2024年4,515.4万元,三年累计增长146% [9] - 直销企业新增客户数量从2022年2,825家扩充至2024年3,810家 [9]
五年经营现金流储备,云迹科技AI智能体盈利实现之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0:34
公司概况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深耕机器人领域十余年,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现已成为酒店场景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业务主要为机器人、智能软件平台与AI智能体服务,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1] 营收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68.6%,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23.2% [2] - 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成功实现逆势增长,业绩表现显著优于同业 [2] - 直销业务收入从1.43亿元增长至2亿元,直销企业客户数量从2825家扩充至3810家 [3] - 分销业务收入从1834万元跃升至4515.4万元,三年累计增长146%,收入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18.4% [3] 市场地位 - 累计服务超34000家企业客群,覆盖酒店、医疗等高增长行业,业务版图涵盖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3] - 2024年公司机器人智能体全年服务量突破5亿次 [3] -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4] - 2023年在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占有率为9.0%,位列全球第一;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12.2%,为行业最大参与者 [4] 成本与盈利 - 2022-2024年期间,公司净亏损由3.65亿元逐步收窄至1.85亿元,亏损规模缩减近50% [5] - 销售成本占比从2022年的75.7%显著改善至2024年的56.5%,降幅达19.2个百分点 [5][6]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3%、27%和43.5%,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业务的毛利率由25.6%提升至38.1%,增长12.5个百分点 [6] 运营效率 - 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劳务外包、劳务派遣及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费 [6] - 实时设备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将现场调查时间减少约70%、部署效率提升约50% [7] - 物流及交付成本从396.9万元持续下降至287.8万元 [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随时动用的金融资产总计为人民币2.78亿元,且无任何银行贷款 [8]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由2022年的1.7亿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0.42亿元 [8] - 历史现金消耗率分别为0.16亿元、0.071亿元及0.043亿元,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8] - 按2024年年末的2.78亿元金融资产计算,公司可维持约64.2个月的持续运营 [9] - 流动负债主要为赎回负债,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20.1亿元中,赎回负债占18.70亿元,剔除后流动负债仅有1.4亿元 [9][10] 行业前景 - 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11] - AI大模型与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的趋势有望为机器人行业带来增长机遇 [11] - 行业准入门槛持续降低,市场格局加速洗牌,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集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