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王兴兴:唯有携手共进,才能迎接机器人技术带来的全新文明图景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1-01 21:50
谈及中国企业,王兴兴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既分享全球科技成果,也贡献 自身创新能力。他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全球协作。 展望未来,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王兴兴表示,这将是一次促进全球科技交流与 合作的重要契机。他坚信,唯有携手共进,才能迎接机器人技术带来的全新文明图景。 人民网韩国庆州10月31日电 (记者赵瞳、张文捷)在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 会期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不可回避的主旋律是合作与协同共 赢,AI驱动的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王兴兴表示亚太各经济体在智能制造、AI与机器人领域拥有巨大合作潜力。"我这次来韩国也约了 当地的合作方,或者潜在合作方探讨一些合作项目。"科技发展是全球共创的过程,各国企业、科研机 构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宇树科技近年来在亚太及全球市场积极布局,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协作,推 动机器人在工厂、服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
是时候,重新认识深圳了!
人民网· 2025-11-01 14:42
深圳地处太平洋沿岸 几十年间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 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是中国人民创造的 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也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 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 只争朝夕 "深圳速度"世界瞩目 但"快"并不是她的全部 蛇口时间广场的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标记着深圳拓荒时期的只争朝夕 如今,这一深圳观念有了新的注解 企业开办只需1个工作日 经营主体超过440万户 宝安区23个细分产品 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深汕特别合作区 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粤海街道不足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聚集了超过100家上市公司 一个创意上午出图纸 下午打样机 三天变产品 用数据跑通便民服务 "秒批"不是口号 "一次不用跑"更是常态 通过"人工智能+政务服务" 每"一件事" 平均少跑4次腿 少交12份材料 少等12天 深圳拥有 这座城市 用代码重构办事流程 海、陆、空、铁16个口岸 为全国之最 盐田港的巨轮朝来暮去 来自澳洲的红酒 东南亚的榴莲 早晨刚靠岸 傍晚就上架本地超市 上午在香港路演 下午到前海办公 日均66万人次穿梭深港 把双城生活变成日常 诗意留白 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 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 西濒珠江口和伶 ...
奥比中光:目前公司主要聚焦于各类型机器人、生物识别、三维扫描等市场
证券日报· 2025-10-31 21:3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奥比中光10月3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主要聚焦于各类型机器 人、生物识别、三维扫描等市场。 ...
机器人租赁,会是万亿赛道的破局点吗?
机器人圈· 2025-10-31 20:11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营销服总裁姜青松10月30日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租 赁市场的痛点应该是散点化。租赁方不仅要寻找市场需求,还要联系厂家采购机器人;采购后发现机器人 功能单一,又需找第三方开发技能……需求方、租赁方、厂家之间沟通极度缺乏,整个行业几乎靠从业者 的激情支撑,这是目前整个市场最大的痛点。" 这种碎片化带来的是高度分散的服务和资源,各租赁公司往往独立运营,没有统一平台和内容生态。例 如,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演出常见的仅是挥手、走路等基础表演,内容高度同质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对此,飞阔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可为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未来要推动租赁服务由单一的功能展示升级为 内容体验,将机器人表演包装成灯光、舞美、服装道具一体的完整节目,并探索机器人IP化运营。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与具身智能并行升温的,还有正在加速成形的机器人租赁市场。 当下,机器人产业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8%,工业 ...
天猫双11:消费级AI设备智能眼镜成交同比涨25倍
新浪财经· 2025-10-31 18:34
消费级AI智能硬件正在天猫双11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天猫双11,AI智能硬件设备热销。开卖至今, 智能眼镜品类同比暴涨25倍,品牌成交方面,Rokid同比成交增长超7倍,雷鸟智能眼镜同比增长超 80%,机器人品牌weilan、云深处、优必选、enabot等均双位数以上增长。 ...
谷歌前CEO: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了,如今外国人来华被惊了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04
【文/观察者网 齐倩】 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AI专利授权的70%、清洁能源技术专利申请的75%、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利授 权的41%,并在聚变技术专利申请上领先世界。据《自然指数》,全球前10研究机构中8个在中国。 近年来,无人驾驶出租车、机器人、天宫空间站、全球最大水电站等全球领先高新科技在中国不断涌 现。中国是全球顶级制造商和出口国,生产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电动车、五分之四太阳能组件和电池单 元、约60%风力涡轮机,并加工绝大多数稀土矿产——这对芯片和战斗机等技术至关重要。 "去年7月,我们到访中国时,在街头就感受到中国向未来跃进的强烈渴望。"文章写道。 眼下,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展开持续竞争,特别在高端科研方面,中国迅猛发展,大有全面赶超美国之 势。这让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Alphabet公司前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不得不有所反思。 10月30日,施密特及其人工智能(AI)团队成员Selina Xu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刊发署名文章称,美 西方需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如何从"技术落后国家"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文章称,如果美国仅专注于削弱对手,将面临停滞风险,因为中国已经有能力向世界提供 ...
50亿,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10-31 14:53
基金基本信息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南京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存续期为15年,其中投资期8年,退出期7年 [2] 投资策略与方式 - 投资方式包括设立产业子基金投资或直接投资项目,直接投资项目金额一般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 [3] - 产业专项母基金在产业子基金中认缴出资比例不超过产业子基金规模的30% [3] - 对单个直投项目的投资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缴出资总额的20% [3] 重点投资领域 - 智能装备产业,包括机器人、工业母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 [3] - 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包括低空产业、商业航天、飞机配套 [3] - 集成电路,包括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关键材料及设备 [3] - 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 [3]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净利润165.18亿-171.86亿元,同比预增23.59%-28.59%
巨潮资讯· 2025-10-31 12:09
根据业绩预告,立讯精密2025年全年经营业绩呈现"营收与利润双增"的稳健格局,具体数据如下: | 项目 | 2025年预计区间(万元) | 2024年同期(万元) | 同比变动幅度 | | --- | ---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651,809.83-1,718,638.08 1,336,565.10 | | 23.59%-28.59%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384,183.47-1,481,011.72 1,169,430.56 | | 18.36%-26.64%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2.28-2.37 | 1.86 | 22.58%-26.34%(按区间中值测算) | 立讯精密在公告中指出,2025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举措的推进,构建起"稳健经营+长期增长"的双重支撑: er in the th t a r t with p P t F 0 tilling the e r line 1.全球化布局深化,贴近客户需求提升服务韧性 10月30日,立讯精密发布2025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归属 ...
机器人租赁,会是万亿赛道的破局点吗?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25
当下,机器人产业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 高达882.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智通财经记者 | 徐美慧 智通财经编辑 | 文姝琪 与具身智能并行升温的,还有正在加速成形的机器人租赁市场。 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 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但目前机器人租赁市场整体仍处于早期萌芽阶段。 在这一万亿级大赛道上,机器人租赁被视作缓解高昂硬件成本的新商业模式。 然而,业内人士纷纷指出,目前行业仍面临"散点化"的痛点,用户诉求难以得到有效对接。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营销服总裁姜青松10月30日在接受智通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租赁市场的痛点应该是散点化。租赁方不仅要寻找市 场需求,还要联系厂家采购机器人;采购后发现机器人功能单一,又需找第三方开发技能……需求方、租赁方、厂家之间沟通极度缺乏,整个行业几乎靠从 业者的激情支撑,这是目前整个市场最大的痛点。" 这种碎片化带 ...
美媒:我们能从中国科技成功学到什么
环球网资讯· 2025-10-31 06:57
美国可借力中国企业的硬件制造专长。若希望使制造业回流,必须设法吸纳那些渴望进入美国市场、在 美建厂的中国人才与企业。竞争促使中企寻求差异化发展,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多元化。美国不希望 出现中国式竞争,但可借鉴中国在人工智能(AI)乃至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将AI技术融入 传统与新兴产业,使更多人受益于科技红利。 深圳从昔日渔村蜕变为高科技都市,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今年2月,我们中的一位记者探访了深 圳华强北地区——这里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批发市场,摊位上陈列着你能想象到的各类电子元件。不 久前,华强北还常被与"山寨"相联系。如今,随着中企涌现出众多创新成果,"山寨"一词似乎已失去原 有含义。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0月29日文章,原题:美国能从中国科技成功学到什么 副题:轻视中国所取 得的成就只会伤害美国自己 中国如何在几十年里从技术相对落后地区跃升为科技强国?美国又该如何 借鉴这份成功?如果美国只着力于削弱对手实力,则可能陷入停滞,届时中国或许会向世界展现出比美 国更具吸引力的未来愿景。真正关键的是美国能否在未来产业中持续创新并保持领先地位。 如今,赴华的外国游客常常经历"未来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