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涯导师智能体

搜索文档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观察|挖掘AI潜力 数字化让就业服务更智能
新华网· 2025-06-19 21:0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海康威视合作开设"杭电—海康威视嵌入式特色课程班",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与教学资源,涵盖计算机系统、Linux、嵌入式和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领域[1] - 课程班采用企业专家设计授课模式,三年来共招收148位学员,优秀学员可获得海康威视实习就业机会,近4年该校331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进入海康威视关键岗位[2] - 合作模式扩展至华为、恒生科技等企业,形成产教融合矩阵,2019-2023年已有22个工科专业完成"互联网+、数字+"转型,2024年将覆盖所有专业包括人文社科类[3]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浙江大学上线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提供100个固定岗位模拟场景,覆盖近20个行业头部企业题库,帮助学生提升面试准备效率[3] - 开发"AI生涯导师智能体",整合学校政策、职业指南、就业平台功能及校友经验,提供就业资讯、疑难解答和情绪支持服务[4][5] - 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岗位信息匹配效率,改变传统低效的招聘网站搜索模式[4] 政府就业保障政策落地 - 杭州市西湖区青荷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7天6晚免费住宿,累计服务5598人次,节省人均1400元求职成本,配套开展28场技能培训服务1045人[6] - 西湖区推出"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开展重点产业培训超5000人次,带动岗位练兵8600余人次,建成2个技能型社区和3个"30分钟技能培训圈"[7] - 杭州"青荷计划"通过八大维度举措支持青年人才,截至4月已设立84个驿站、3500套房源,提供超19万人/天次安居保障[8]
浙江大学:AI助力拓展学子求职路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AI在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应用 - 浙江大学推出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提供100个固定岗位的模拟场景,题库覆盖近20个行业头部企业[1] - AI面试过程中数字人擅长追问细节和事例,帮助面试者提升表现[1] - 浙江大学开发人岗智配模型,整合用人单位需求库、企业技能画像、学生档案等数据,提供精准岗位推荐并附带理由和鼓励话语[1] 浙江大学就业服务创新 - 构建"数据挖掘—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反馈优化"全链路闭环,实现从信息筛选到职业发展的智慧转型[2] - 化学系学生反馈通过学校推送发现就业面拓宽,可覆盖传统制造业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2] - 即将上线AI生涯导师智能体"小叶",整合校内政策、职业指南和校友经验,提供职业规划、就业资讯和疑难解答服务[2] 校内资源整合与特色AI开发 - "小叶"智能体注重整合浙江大学校内资源,如毕业生经验分享,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知识库[2] - 管理学者指出"小叶"作为特色AI将帮助学子全方位提升就业竞争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