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GC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13亿市值撑不起20亿业务?出门问问(02438)三重动能催生估值革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8:17
股价表现 - 出门问问(02438)近四个交易日暴涨超112% [1] - 7月28日至31日股价暴涨112 66%,成交总量达5 611亿股,总额为3 62亿港元,阳量占比超86%(4 9亿股) [7] - 7月30日放量2 19亿股突破强阻力,区间均价飙至0 645港元,较前期平台(0 385港元)上移65% [9] - 36 47%的换手率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通筹码易主 [11] 资金运作 - 6月23日至7月25日呈现"底部吸筹"形态,涨幅14 49%,总换手率6 03%,阳量5986 4万 vs 阴量3285 2万(比例1 82:1) [3] - 资金将平均成本锁定在0 385元,与最低价0 34元仅14%空间 [3] - 蓄势期地量93 1万标志浮动筹码濒临枯竭 [3] - 买方席位前五名分别为富途证券香港、维恩证券、Merrill Lynch Far East Limited、长桥证券香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比例分别增长0 327%、0 2521%、0 1439%、0 1351%及0 0898% [5][6] - 主升浪期间买方席位前五名分别为花旗银行、老虎证券香港环球、招商证券香港、致富证券及盈透证券,持股比例分别增长0 3166%、0 2732%、0 1854%、0 1018%及0 0796% [11][12] 业务转型 - 出门问问总收入达人民币3 9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AIG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 2亿元,同比增长88 5% [13] - 纯软件AIGC产品化服务2021-2024年营收分别约为0 07亿元、0 4亿元、1 18亿元和2 2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1 7%提升至56 8% [16] - AI硬件营收贡献为1 52亿元,与AIGC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16] - 公司剥离2B业务,聚焦AIGC赛道,形成AIGC与AI硬件双核驱动 [16] 估值分析 - AIGC业务2亿营收按保守PS 10倍计算,对应估值20亿港元 [17] - AI硬件业务1 5亿营收按PS 5倍计算,对应估值7 5亿港元 [17] - 协同效应带来"1+1>2"乘数效应,当前市值13亿港元明显低估 [17] - AIGC业务潜在估值20-40亿港元,AI硬件业务8-12亿港元,协同溢价30%+ [18]
港股IPO盘点:2024年70只新股半数已破发 出门问问跌幅超九成
犀牛财经· 2025-05-21 09:19
港股2024年IPO市场表现 - 2024年共计70家上市公司登陆港交所,募资总额878.15亿港元,同比增加近90% [2] - 美的集团以356.67亿港元募资额创港交所自2021年以来最大规模IPO [2] - 港交所重夺全球第四大IPO市场地位 [2] - 70只新股中诞生2只10倍股(老铺黄金、经纬天地),10只涨幅超1倍但低于10倍 [2] - 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不足9%,但截至2025年5月15日平均涨幅提升至60%,过半数已破发 [2] 新股破发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15日,36只新股破发,平均跌幅43.23% [3] - 跌幅前十名中出门问问以-90.53%居首,其他包括嘀嗒出行(-82.33%)、天津建发(-76.40%)、中赣通信(-74.80%)等 [3][3] - 部分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下跌,如中赣通信首日跌46.40%,七牛智能首日跌56.73% [3] 出门问问案例分析 - 作为"港股AIGC第一股",公司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为核心,曾获谷歌投资 [4] - 上市前累计融资2.5亿美元,但截至2025年5月16日市值仅5.5亿港元 [4] - 2023年营收增速放缓至1.49%,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23.02%,连续4年亏损 [4] - 业绩下滑主因第一大客户合作终止,企业解决方案收入骤降逾90% [5] - AIGC业务为核心转型方向,但付费转化率低导致资本市场反应冷淡 [5] - 公司战略调整为聚焦纯软件AIGC产品化业务,减少传统AI项目制收入 [5]
AIGC第一股年报详解:AIGC业务暴涨88.5%营收2.2亿,95%智能硬件交付出海,跑通规模化「软件订阅+出海」
量子位· 2025-03-30 10:37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业务结构优化、实现转型,非项目制订阅制产品前景可观,展现中国AI出海竞争力,为大模型应用落地提供范式参考 [1][2][3] 分组1:1年时间AIGC业务挑起大梁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6% [5] - AIGC解决方案收入2.2亿元,同比大涨88.5%,占总收入56.8%,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6][8] - AI企业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分别为0.16亿元和1.5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4.2%和39% [7] - 2021 - 2024年公司AIGC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19%,占总收入比重从1.7%增长到56.8% [9][10] - AIGC业务营收突破2.2亿,同比增长88.5%;全年毛利2亿元,毛利率达52.1%;注册用户超1000万,付费用户超100万;海外业务收入1.63亿元,占全年总收入41.8% [11] - 2021 - 2024年AIGC累计注册用户从约150万增长到超1000万,付费用户从6.3万人增长到超10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151% [13][14] - 2024年公司战略转移,不再发展传统项目制AI企业解决方案,全力转攻纯软件AIGC产品 [16] - 2024年毛利2.03亿元,同比减少37.6%;毛利率52.1%,低于2023年的64.3%;调整后与2023年基本持平 [18][19] - 2024年研发开支1.37亿元,同比降低11.5%,推出“产模结合”策略,产品和模型侧均有更新 [21]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总营收41.8%,比2023年提高6.6个百分点,达1.63亿元,AIGC业务贡献显著 [24][25] 分组2:出门问问业务构成 - 核心业务模式和发展理念是“产模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增长 [28][29] - 软件业务包括AIGC解决方案和AI企业解决方案,推出AIGC SaaS矩阵和智能助手,进行全球化布局 [30][31][32] - AIGC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魔音工坊、奇妙元、奇妙问、元创岛等,提供多种服务 [34] - 硬件业务从2014年开始布局,推出智能手表等产品,新推“小问移动数字人” [35] - 底层技术在多领域布局并取得进展,推出Agentic AI硬件引擎 [37][38] - 形成ToSMB/ToPC商业模式,硬件实施「AI + Agent + 硬件」战略,构建「硬件 + 软件 + 服务」盈利模式 [39] 分组3:出门问问如何走来 - 公司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李志飞有丰富科研背景,回国创办公司获天使投资 [40][41] - 发展历程从语音交互技术起步,逐步拓展到智能硬件、企业场景商业化、AI Agent领域等 [42] - 2024年4月于港交所上市,成为“AIGC第一股” [43] - 背后有知名投资者站队,13年间累计完成七轮融资,募资金额超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2亿元 [44][45] - 两大地方国资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去年4月IPO发行 [46] 分组4:出门问问的启发 - 公司首份业绩报告亮眼,完成业务结构转型且营收大涨,显示大模型规模化落地趋势和市场需求火爆 [47] - 把握关键两点,一是让非项目制收入成为主导,构建标准化产品有优势,形成健康商业模式 [48] - 二是看到AI产品全球化趋势,抢先布局海外业务,聚焦细分赛道,利用既有资源拓展国际业务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