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ed Goods

搜索文档
想要产品显得“贵气”,搭配就不能基础 | 烘焙“高级感”搭配指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6 16:39
核心观点 - 烘焙产品溢价的核心在于"一半基础一半炸裂"的冲突设计 通过原料 体验和故事三个维度实现价值提升 [1][2][29] 原料策略 - 原料是产品溢价的第一语言 Z世代和新中产消费者高度重视成分感知 [2] - 爆款食材需具备稀缺感 标签感和可传播性 如薄荷巧克力 酸汤肥牛 黑松露等趋势食材 [4][5][9] - 同品类溢价可通过食材分级实现 例如芒果蛋糕通过水仙芒 澳芒 贵妃芒的精准应用使价值翻倍 [9][11] - 时令食材提供情绪价值 春季侧重粉嫩轻盈(花朵 青梅) 夏季强调爆汁反差(荔枝 杨梅) 秋季突出丰收感(板栗 南瓜) 冬季主打温润隐奢(黑松露 柑橘) [13][14][18] 多感官体验 - 产品需通过内馅 口感 香气和交互实现多感官体验 超越单纯视觉竞争 [18][19] - 内馅设计追求视觉低调与口感反差的组合 如藏整颗咸鸭蛋或流心的月饼 [20][23] - 口感分层采用"三段打击"理念:3秒入口惊艳 7秒绵密细腻 15秒回味香气 [23] - 香气营销直接驱动消费 80%冲动消费与嗅觉相关 高端门店通过控制出炉时间和空气循环设计香气动线 [25] 场景与传播 - 烘焙产品需绑定场景叙事 同一产品在不同场景(湖畔野餐 屋顶露营 办公下午茶)价值可翻倍 [33][34] - 限定策略是核心溢价武器 节日限定 季节限定和联名限定产品在小红书的数据表现优于普通产品数倍 [31] - 产品需具备天然社交传播属性 通过精致包装 高出片率和独特性激发用户自发种草 [38][39] - 消费者购买的是"精致生活方式" 包含氛围感 社交感和限定感的综合体验 [30][34]
多个优质购物中心升级改造!广州零售呈现新亮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22:05
广州经济与零售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经济表现较2024年有所改善,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好转 [2] - 2025年1-5月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 [3] - 广州入选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共38个) [2] 零售业创新优势 - 广州具备千年商都的商贸基因,拥有雄厚的时尚产业基础和完整产业链 [3] - 2024年在校大学生168万人,为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提供零售创新的消费力 [3] - 广州拥有世界级商圈和社区商业,太古、华润、K11等行业头部运营商正在筹开新项目 [3] 购物中心升级改造 - 2026年是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第五年,多个优质购物中心投入重资整改(如天河城、太古汇延展区等) [4] - 消费趋势从以"货"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商场强化场景体验和情绪价值 [4] - 商场空间设计模糊室内外边界,服务升级为社群会员体系以增强消费黏性 [4] 零售物业市场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度广州新增两个社区商业项目(共21.3万平方米),上半年总供应量较2024年全年多8.1% [5] - 第二季度零售物业新租成交活跃,超市和百货业态调整集中(如广百百货关闭农林下路店、友谊百货引入免税店等) [5] - 小众潮牌、IP文创类零售商积极布局(如FANATICS中国首店、三丽鸥华南首店等) [5] 业态与租金表现 - 上半年优质零售物业新租成交中,零售品牌占比43%,餐饮41%,体验业态15% [6] - 特色餐饮、时尚服装、茶饮咖啡甜品为细分业态成交前三名 [6] - 第二季度零售物业租金环比下跌2.5%,上半年累计下跌3.6%至每天每平方米21.9元 [6] 未来供应与趋势 - 2025年下半年广州预计新增四个优质零售项目(共约30万平方米),包括太古聚龙湾一期 [6] - 轻资产运营项目增加,国有企业倾向与头部运营商合作以提升项目知名度 [6]
网红烘焙的冬天还没结束
创业邦· 2025-06-27 11:10
行业现状 - 2025年烘焙市场仍处低迷状态 多家知名品牌如杭州欢牛蛋糕屋 青岛皇家美孚出现大规模闭店潮 [3][4][8] - 行业经历剧烈反转 从2020年资本追捧的抢购潮到2025年闭店潮 墨茉点心局 虎头局等网红品牌退守或破产 [5][10][11] - 2024年全国烘焙门店新增10 3万家但同期退出9 5万家 净增长不足8000家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13] 市场数据 - 2024年烘焙专门店市场规模达1105亿元 同比增长5 2% 但上市公司普遍业绩下滑 [18] - 桃李面包营收增速从6 24%降至-9 93% 归母净利四年缩水31 58% 元祖股份营收下滑13% 麦趣尔净利下滑137 37%亏损2 3亿元 [15][17] - 冷冻烘焙赛道逆势增长 立高食品2024年归母净利暴增266 94%至2 68亿元 显示供应链端结构性变革 [31]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 网红品牌因盲目扩张 品控问题退出市场 好利来 鲍师傅等老牌玩家凭借产品力守住份额 [32] - 新势力如UH祐禾 one bagel以"手工现烤+健康原料"破局 但需面对持续创新和管理的挑战 [33] - 跨界竞争者涌现 瑞幸 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及盒马商超凭借标准化产品和流量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23] 核心问题 - 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战 爆款产品被快速模仿 毛利率跌至5%-10% 如欢牛蛋糕屋新品半年内被数十家抄袭 [20] - 资本驱动下盲目扩张成主因 克莉丝汀从1000家门店扩张到品控失守 利润耗尽退市 [21] - 消费者需求变化加速 44 3%关注口感 43 2%重视新鲜度 39 6%看重营养 但品牌创新滞后 [33] 行业规律 - 烘焙行业存在5年洗牌周期 2024年品牌开店率37 1% 闭店率34 2% 验证高频新旧更替特征 [29][30] - 线下商超仍是主要消费渠道 占比达37 7% 但渠道竞争加剧 [25] - 穿越周期的关键要素包括产品创新 品质把控及科学管理能力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