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ler

搜索文档
半导体温控设备市场调研报告: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QYResearch· 2025-06-06 14:15
半导体温控设备行业概述 - 半导体温控设备(Chiller)是半导体制造中用于精确控制反应室温度的关键设备,通过制冷循环和工艺冷却水热交换实现温度、流量和压力的高精密控制 [1] - 设备工作原理:循环液吸收反应腔热量后,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制冷剂,最终由工艺冷却水释放热量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2.3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5.9% [3] - 消费市场:中国为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26.58%),其次为北美(23.75%)、中国台湾(20.02%)和韩国(13.6%) [7] - 高增长地区:中国和东南亚2025-2031年CAGR分别为7.22%和9.37% [7] 生产格局与区域分布 - 主要生产地区:北美(30.1%)、韩国(20.89%)、日本(20.89%)和中国(23.61%)主导2024年市场份额 [7] - 中国生产增速最快,预计2031年份额将提升至41.15% [7] 产品与技术分析 - 产品类型:双通道Chiller占比最高(2031年预计达53.17%) [7] - 冷却工艺:液冷型为主流(2024年份额超81%),风冷型和混合型次之 [8] - 技术路线:压缩机型和热交换型为主,热电TEC型增长最快 [9] 应用领域 - 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刻蚀设备(2024年占61.52%),2025-2031年CAGR约5.65% [7] - 其他应用包括涂胶显影、离子注入、扩散工艺、薄膜沉积等 [10] 竞争格局 - 全球前10大厂商占据80.2%市场份额(2024年),核心企业包括ATS、Shinwa Controls、京仪装备、Unisem等 [9] - 主要厂商覆盖北美、日韩及中国市场 [10] 数据来源 - 数据基于QYResearch《全球半导体温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25-2031》 [5][7] - 企业调研侧重近三年主要厂商的产能、销量、销售收入等指标 [9]
Vertiv (VRT)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21:0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电信、商业工业、HVAC(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 公司:Vertiv (VRT)、CoolIT、N. V. Boyd、Nidec、Stahls Delta Light On、Trane、Schneider、MotiveAir、NVIDIA、iGeniu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竞争与份额 - 核心观点:Vertiv在液冷市场有望保持并超越历史市场份额 - 论据:液冷市场虽新但竞争格局与数据中心其他领域差异不大,未来会整合;Vertiv具备创新技术、与硅制造商紧密合作、卓越服务能力和规模优势,且是液冷市场早期大型参与者 [5][6] NVIDIA合作 - 核心观点:与NVIDIA合作是互利共赢,非竞争壁垒 - 论据:双方作为各自领域领导者,联合拓展市场有优势,如共同赢得大型项目;合作开发下一代硅技术可领先竞争,满足客户未来技术需求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核心观点:集成化将成市场重要部分和价值主张 - 论据:IT密度增加带来技术挑战和机遇,单一组件难解决问题;集成业务加速,市场会选择系统级解决方案;工厂集成可优化客户解决方案,减轻设计和交付负担 [15][16][17] 产能增长 - 核心观点:2025年将继续扩大冷却产能 - 论据:2024年冷却产能增长45倍,2025年将按线性增长,确保各地区服务,为行业最大增长动态预留产能 [18] 液冷市场增长 - 核心观点:液冷市场增长速度将快于整体冷却市场 - 论据:从中长期看,液冷将占数据中心总冷却市场约三分之一 [19] 冷水机技术 - 核心观点:Vertiv在风冷冷水机有强大产品组合,正拓展水冷产品组合,北美市场增长轨迹良好 - 论据:在EMEA和亚洲有几十年冷水机市场经验,两年多前决定在北美推出产品,目前北美风冷冷水机市场份额从零开始增长,正在推进水冷产品组合 [20][21] 预制组件 - 核心观点:预制组件业务增长是公司业务组合中最高的之一 - 论据:预制组件在公司营收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增长迅速,液冷和预制组件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加速 [24][26] 服务业务 - 核心观点:服务业务将继续加速增长,液冷和项目服务是重要驱动因素 - 论据:历史上服务业务以UPS为中心,现已扩展到整个产品组合;液冷对GPU性能至关重要,有巨大服务潜力,包括项目服务和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服务是公司长期业务,因数据中心复杂性增加而加强;服务附件率取决于产品重要性和公司服务能力,数据中心规模和技术复杂性变化有利于服务业务发展 [29][30][33] 订单与市场 - 核心观点:订单增长得益于良好市场和强大产品组合,市场趋势向好 - 论据:第一季度订单管道增长,虽有28亿美元预订但无提前采购;公司管道持续增长,胜率稳定,订单有波动性但整体趋势良好 [51][52] 产品推出时间影响 - 核心观点:市场对GPU有需求,产品推出时间对基础设施订单影响不大 - 论据:市场对GPU需求旺盛,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数据中心设计会考虑未来升级,当前订单是为未来数月建设的数据中心 [54][56] 供应链调整 - 核心观点:Vertiv持续调整供应链以适应关税变化 - 论据:自疫情后一直在加强供应链弹性,根据全球贸易流动和关税情况调整,实现区域化制造和供应链 [57][58] 客户对话 - 核心观点:与传统托管公司主要讨论产能和未来基础设施设计 - 论据:托管公司关注Vertiv产能,希望确保供应;重视与Vertiv探讨未来两到五年基础设施设计,以加速IT和AI基础设施发展 [61][62] 客户集中度 - 核心观点:Vertiv客户集中度未显著增加 - 论据:公司客户基础广泛,虽未披露具体数据,但客户集中度无实质性变化 [63] 中国市场 - 核心观点: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与亚洲其他地区竞争格局相似,经验可在全球借鉴 - 论据:中国市场有独特系统设计,但技术差异不大,在成本、效率等方面的经验可在全球应用 [64][6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于订单定义:订单需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常有预付款并对应实际部署计划,非假设性未来订单 [45][46] - 服务业务挑战:高功率机架(如600kW)服务面临技术和培训挑战,公司正密切关注高电压DC服务机会 [42] - 税收政策影响:公司支持有利于商业的政策,若税收法案中的加速折旧条款有利,将支持公司制造和投资决策 [60]
京仪装备(688652):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发出商品、合同负债指引订单饱满
华西证券· 2025-04-30 20: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京仪装备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2025Q1 营收持续高速增长且扣非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存货和合同负债处于高位表明订单充足,随着确认节奏加快收入端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公司 Chiller&L/S 可进口替代且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受益先进制程扩产,维保后市场和真空泵业务打开成长空间;调整 2025 - 20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 2027 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3][4][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 2024 年报、2025 年一季报 [2] 25Q1 营收同比高增,发出商品/合同负债指引订单饱满 - 2024 年公司营收 10.26 亿元,同比+38.28%;2025Q1 营收 3.38 亿元,同比+54.23%,主要系国内设备需求旺盛及产品竞争优势明显,Chiller&L/S 快速放量 [3] - 分产品看,2024 年 Chiller 收入 6.29 亿元,同比+36.5%;L/S 收入 3.23 亿元,同比+49.63%;Sorter 收入 2452 万元,新品逐步放量 [3] - 2024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75%,指引公司在头部晶圆厂份额较高 [3] - 截至 25Q1 末,公司存货/合同负债为 20.57/8.15 亿元,同比+82%/+79%,发出商品约 12 亿元,存储大客户扩产计划明确,Q1 新接订单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3] 利润端保持快速增长,25Q1 扣非盈利水平有所提升 -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53 亿元/1.16 亿元,分别同比+28.35%/+33.52%;销售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为 14.90%/11.28%,分别同比-1.15pct/-0.30pct [4]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32.79%,同比+0.31pct(剔除质保金会计准则调整),主营 Chiller/L&S 毛利率分别同比+3.14pct/-6.27pct,零配件及支持性设备、维护维修等服务毛利率分别同比+7.63、+9.02pct [4] - 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20.67%,同比-1.13pct(剔除质保金会计准则调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1.6/+0.9/-0.6pct [4] - 2024 年合计计提减值损失 2450 万元,去年同期仅 396 万元,影响净利率约 1.9pct;非经损益为 3716 万元,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 [4] - 2025Q1 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36 亿元/0.32 亿元,分别同比+27.94%/+59.40%;销售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为 10.62%/9.36%,分别同比-2.18pct/+0.30pct,扣非真实盈利水平有所提升 [5][6] - 2025Q1 毛利率为 31.37%,同比-3.66pct,主要系质保金影响;期间费用率同比-7.32pct,主要系规模效应;合计计提减值损失 927 万元,24Q1 仅 241 万元 [6] 深度受益先进制程扩产,维保后市场&真空泵打开成长空间 - Chiller&L/S 可完全实现进口替代,2024 年公司市占率为 28%、8.6%,供货长江存储等先进制程占比较高的企业,短期深度受益先进制程扩产 [7] - 节点升级大幅提升资本开支,Chiller&L/S 是价值量提升最明显环节,如 Chiller 在成熟逻辑 1K 需求量 10 台,7nm 节点需求量提升 3 - 4 倍;先进 NAND 新增超低温 Chiller 需求,每万片需求量近百台,单台 80 - 100 万,叠加普通 Chiller 单万片价值量约 1.3 亿元 [7] - 2019 - 2024 年公司累计实现设备收入 31.9 亿元,自有设备配套的后市场空间约 2.2 亿元,随着 Chiller&L/S 持续大规模出货,后服务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7] - 公司投入半导体真空泵研发,2025 年有望实现突破 [7] 投资建议 - 调整 2025 - 2026 年营收预测为 15.00、19.74 亿元(原值为 15.22 和 19.97 亿元),分别同比+46%、+32%;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2.66、3.79 亿元(原值为 2.80 和 4.16 亿元),分别同比+74%、+43%;对应 EPS 为 1.58、2.26 元(原值为 1.67 和 2.48 元) [8] - 新增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26.02 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5.19 亿元,同比+37%;对应 EPS 为 3.09 元 [8] - 2025/4/29 股价 58.2 元对应 PE 为 37、26、19 倍,维持“增持”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2|1,026|1,500|1,974|2,602| |YoY(%)|11.8%|38.3%|46.1%|31.6%|31.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9|153|266|380|521| |YoY(%)|30.7%|28.4%|73.8%|42.9%|37.3%| |毛利率(%)|32.5%|32.8%|33.4%|34.9%|34.8%| |每股收益(元)|0.92|0.91|1.58|2.26|3.10| |ROE|6.2%|7.4%|11.5%|14.4%|16.9%| |市盈率|63.26|63.96|36.80|25.75|18.76|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报告给出了 2024A - 2027E 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数据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