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Snake

搜索文档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3年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特定行业广泛使用
第一财经· 2025-03-21 20:25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知识迭代周期从摩尔定律的18个月缩短至6个月,技术发展速度远超预期[1]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建成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并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1] - "格物"平台集成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支持机器人开发与测试产业化[1] 创新中心技术成果 - "格物"采用通用强化学习框架,一套代码适配百余款机器人,新机型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2] - 中心已推出开源公版机"青龙"、开源社区OpenLoong,并研发人形机器人"大脑"及数据集[2] - 单日数据采集能力达3万条,单台机器人每日可采集300-500条数据[2] - 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加速产业化落地[2] 仿真平台技术优势 - "格物"实现一键部署/导入/优化,训练速度显著快于传统平台[2][4] - 预置走跑跳抓等技能库,使机器人从"大学毕业"阶段起步,降低70%-90%服务器计算资源需求[4] - 平台将通过OpenLoong社区开源,配套教程和每周线下分享会降低使用门槛[4] 产业化应用展望 - 2027年(3年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特定行业广泛应用[5] - 5-7年内或实现非接触情感陪护场景应用[5] - 全面持家、养老、工厂作业等场景需约10年发展周期[5] - 技术需突破安全、情感、交互等8项关键瓶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