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物
icon
搜索文档
心智×算法 如何“共舞”(瞰前沿·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科研范式)
人民日报· 2025-06-14 05:43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融合 - 全球AI for Science论文发表年均增长率达27.2%(2019-2023年)[1] - 心理学原理如条件反射和强化学习启发了AI技术(如AlphaGo的强化学习机制)[2] - 认知心理学的注意力机制被应用于AI模型(如ChatGPT的注意力权重分配)[2]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通过社交媒体和可穿戴设备捕获10亿级行为数据流,心理学研究进入"数据海洋"时代[2] - AI自动评估人格的相关系数达0.5,显著高于传统问卷效率[3] - 情感计算技术通过声波震颤识别孤独指数,深度学习框架分析口语特征以筛查抑郁[3] 研究范式革新 - 大型语言模型开发自助心理支持工具,采用"零样本学习"和"思维链提示"策略提升情感互动能力[5] - AI生成大规模危机文本训练数据,突破敏感数据获取瓶颈,模型识别微弱求助信号的能力增强[5] - 谷歌DeepMind通过"心智进化"实验模拟自然选择,AI推理任务表现超越传统算法[6] 未来发展方向 - 心理学启发的决策机制将提升AI在开放环境中的判断力,多模态整合能力适应复杂情境[7] -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如"格物")采用进化式学习算法,机器人训练周期从数周压缩至分钟级[6] - AI情感慰藉可能改善人类心理状态,需重新定义情感边界并制定伦理规范[8]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新发展情况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全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展概况 - 2023年底起全国掀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热潮,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率先布局,推动战略新兴领域发展[1]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3年11月成立中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10月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等企业联合组建[2] - 研发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机器人"天工"系列,实测奔跑速度12公里/小时,开放结构设计文档等关键资料供二次开发,已有上百家机构参与[2] - 推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整合AI大模型任务规划与数据驱动技能执行,提升复杂环境自主决策能力[4] - 联合北京大学发布数据集"RoboMIND",累计下载超1.5万次,应用于清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机构[5] 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3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2024年5月获国家地方共建授牌[6] - 发布国内首款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身高185cm,峰值扭矩400N·m,算力400TOPs,支持多模态交互[8] - 开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基于Unity RL框架实现从仿真到硬件部署全流程自动化[10] - 联合复旦研发7B龙跃大模型MindLoongGPT,支持多模态输入生成连贯动作[11]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4年4月成立中西部首个人形机器人研发机构[12] - 推出全球第三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自重25公斤,负载5.5公斤[13] - 发布中国首个视觉扩散架构任务生成模型R-DDPRM,提升任务执行效率并降低算力成本[15] - 实现全国首个自主跨空间任务规划系统,基于3DSGs技术实现长视野推理[16]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 2024年4月启动,聚焦医疗、电力、制造等领域,整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资源构建产业集群[17] 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 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中科大、科大讯飞等13家单位建设[18] - 研发"启江"系列人形机器人,二代产品身高1.8米,38个自由度,提升非结构化环境运动能力[18]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由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重点研发智能感控技术与整机系统[20] - "领航者2号"机器人AI算力达275TOPs,最快速度6km/h,已进入联想、吉利工厂实训[21]
报名开启,五月底上海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全球瞩目!论坛赛事展览重塑产业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2 11:34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占据全球63%份额 其中本体制造环节占比超50% [1] - 国产核心零部件如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实现技术突破 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1] -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245%关税 对行业构成挑战 [1]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启动量产 其中6家2025年规划产量超千台 [2] - 特斯拉Optimus量产目标翻倍至近万台 波士顿动力与现代汽车签署"数万台"采购大单 [2]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张江聚集73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 [7]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公版机"青龙"并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 [2] - 上海出台《浦东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 明确打造具身智能发展高地 [7] -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由上海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 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7] 2025张江开发者大会亮点 - 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模式 汇聚200余家企业及1000余位行业领袖 [3][13] - 设置五大赛道:应用场景挑战赛、具身智能挑战赛、核心部件创新赛、足球挑战赛、达人秀 [30][32][33] - 获奖企业最高获5万元现金奖励+20万元科创服务券+24个月人才公寓免租 [34] - 优胜团队可获长三角国创中心"项目经理"职位及最高3000万元"拨投结合"经费 [35]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 - 国产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性能提升 加速国产替代 [1][24] - 具身智能技术在情感识别、语境理解和自然交互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7] - 能源、建筑、汽车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参与场景需求对接 [20]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引导企业参与联合开发与场景验证 [26] 展览与生态建设 - 创新产品展设置四大主题展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开发者生态 [36][37] - 展览面积3000平米 集中展示50余家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年度新品 [36] - 开发者生态展区聚焦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 [37] - 优秀产品可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方阵" [35]
报名开启,五月底上海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全球瞩目!论坛赛事展览重塑产业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9 19: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占据全球供应链63%份额 本体制造环节占比过半 [2] - 国产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 谐波减速器 行星滚柱丝杠等国产化率持续攀升 [2] -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245%关税 为行业发展带来挑战 [2] 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开启量产 其中6家2025年规划超千台 包括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优必选等 [2] -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 英伟达合作14家人形机器人公司 特斯拉Optimus量产目标翻倍至近万台 波士顿动力获现代汽车"数万台"订单 [2] - 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 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 制定首批团体标准 [2]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浦东张江聚集73家人形机器人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 覆盖上下游各环节 [6] -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出台专项政策 打造人形机器人发展高地 [7] - 国地共建创新中心联合高校发布"格物"仿真平台 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7] 大会核心内容 - 采用"峰会+大赛+展览"模式 汇聚200余家企业 1000余位专家 探讨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 [7][13] - 主论坛设置南北对话 圆桌论坛 院长对话等环节 聚焦人机交互 商业化路径 技术突破等议题 [16][17][18][19] - 开发者论坛覆盖本体技术 具身智能 关键零部件等六大领域 强化创新生态 [20][22][23][24][25][26][27] 创新创业大赛 - 设置五大赛道 包括应用场景挑战赛 具身智能挑战赛 核心部件创新赛 足球挑战赛和达人秀 [28][29] - 工业场景覆盖汽车贴标 料箱搬运等任务 家庭场景包括障碍穿越 衣服折叠等日常操作 [31] - 获奖企业可获得最高5万元现金奖励 20万元科创服务券 24个月人才公寓免租等支持 [32] 展览与生态建设 - 创新产品展设四大主题区 展示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核心零部件及开发者生态 [34][36] - 沉浸式场景实验室提供家庭服务 工业巡检等实景体验 技术共创枢纽促进开发者交流 [36] - 生态链接长廊提供人才落户 研发补贴等政策包即时申领服务 助力企业快速落地 [36]
盛会启幕,五月底上海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全球瞩目!论坛赛事展览重塑产业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4 09:59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占据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63%份额 本体制造环节占比超50% [2] - 国产核心零部件实现技术突破 谐波减速器 行星滚柱丝杠等国产化率持续攀升 [2]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开启量产计划 其中6家厂商2025年量产规划超千台 包括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优必选等 [2]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并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 [2] 浦东张江产业优势 - 张江聚集73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 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本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出台专项政策打造人形机器人发展高地 [6] -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高校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 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6]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亮点 - 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模式 汇聚200余家企业 1000余位专家及开发者 [11][12][13] - 主论坛聚焦技术突破与产业趋势 设置南北对话 圆桌论坛等环节探讨商业化路径 [14][16][17] - 开发者论坛覆盖本体技术 具身智能 关键零部件等核心领域 加速技术落地 [18][19][20][21][22][23][24] 创新创业大赛详情 - 设置五大赛道 包括应用场景挑战赛 具身智能挑战赛 核心部件创新赛等 全面覆盖产业链环节 [25][26][29] - 获奖企业可获得最高5万元现金奖励 20万元科创服务券 24个月人才公寓免租等支持 [30] - 优秀产品可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方阵" 优先获得政府合作机会 [30] 创新产品展规划 - 展览面积3000余平 设置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核心零部件 开发者生态四大主题展区 [31][33] - 沉浸式场景实验室提供家庭服务 工业巡检等实景体验 技术共创枢纽促进开发者交流 [33] - 生态链接长廊提供人才落户 研发补贴等政策包即时申领服务 助力企业快速落地 [34] 行业参与企业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 星动纪元 伟景机器人等 [45] - 具身智能企业涵盖银河通用 千寻智能 灵心巧手 睿尔曼智能等 [45]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涉及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 脉塔智能等 [47]
特斯拉要放大招?机器人板块应声上涨!
界面新闻· 2025-03-26 13:39
特斯拉机器人活动 - 特斯拉将于国会山庄举行机器人活动展示人形机器人Optimus [1] - Optimus已展示行走、抓取等基础功能 预计2025年产量5000台 2026年5万台 2027年50万台 [1] - 特斯拉高调预热Optimus 显示对技术的高度自信 市场关注突破性进展 [1]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午盘涨幅1.79% 成分股华辰设备、三丰智能、华东数控涨超10% [1] 全球机器人产业动态 - 英伟达发布开源可定制基础模型IsaacGRO0TN1助力人形机器人开发 [2] - 中国团队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 目标覆盖百余款机器人 [2]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扩展至工业制造、文旅服务、医疗康复等领域 [2] 行业趋势与展望 -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技术迭代与生态成熟度达关键转折点 [2] - 特斯拉等企业量产计划落地 叠加开源模型技术平权效应 未来或迎更大规模产业爆发 [2]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3年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特定行业广泛使用
第一财经· 2025-03-21 20:25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知识迭代周期从摩尔定律的18个月缩短至6个月,技术发展速度远超预期[1]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建成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并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1] - "格物"平台集成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支持机器人开发与测试产业化[1] 创新中心技术成果 - "格物"采用通用强化学习框架,一套代码适配百余款机器人,新机型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2] - 中心已推出开源公版机"青龙"、开源社区OpenLoong,并研发人形机器人"大脑"及数据集[2] - 单日数据采集能力达3万条,单台机器人每日可采集300-500条数据[2] - 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2.0版本"Deep Snake",加速产业化落地[2] 仿真平台技术优势 - "格物"实现一键部署/导入/优化,训练速度显著快于传统平台[2][4] - 预置走跑跳抓等技能库,使机器人从"大学毕业"阶段起步,降低70%-90%服务器计算资源需求[4] - 平台将通过OpenLoong社区开源,配套教程和每周线下分享会降低使用门槛[4] 产业化应用展望 - 2027年(3年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特定行业广泛应用[5] - 5-7年内或实现非接触情感陪护场景应用[5] - 全面持家、养老、工厂作业等场景需约10年发展周期[5] - 技术需突破安全、情感、交互等8项关键瓶颈[5]
机器人赛道投融资火爆 产业进入“中国时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3-20 01:20
文章核心观点 机器人赛道热度高,一级市场投资活跃,行业明星公司动作频繁,中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通过独特创新范式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1][2][3][4] 行业热度 - 深交所和同创伟业联合举办的机器人专场路演活动受关注,产业投资人感受到机器人赛道热度,想结合自身领域布局 [1]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热潮吹到一级市场,2025年前2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商获近20亿元新资金,高于去年同期 [1] - 部分明星企业出现上百家机构疯抢融资额度现象 [1] - 深圳某头部机构投资总监称仿佛所有机构都在投资机器人,认为是未来超新能源汽车的超级赛道 [2] 明星公司动态 - 3月19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告将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 [2] - 3月18日越疆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Dobot Atom [2] - 3月11日智元机器人发布全能探索机器人灵犀X2,展示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融合 [2] 投资机构动作 - 同创伟业完成对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三家机器人企业战略投资,覆盖不同细分赛道 [2] - 同创伟业2015年开始布局机器人赛道,已投资超30家产业链企业,形成完整生态矩阵 [3] 中国产业地位 - 摩根士丹利报告列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家核心企业,56家来自中国 [3] - 中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份额达63%,主导全球供应链,“身体”环节集成商占比45% [3] 创新范式 - 中国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创投”双轮驱动模式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4] - 年轻创业者带先进生产力工具走到行业前列,“中国智能”将脱颖而出 [4]
全线爆发!刚刚,"国家队"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3-19 12:10
文章核心观点 机器人行业受利好消息催化,概念股持续走高,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中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2][7][8] 重磅预告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告将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构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智能体训练生态系统,并举办发布会 [3]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发布开放基金,围绕四大领域及细分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筛选优秀可落地项目资助 [3] -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于2023年11月在北京成立,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有技术突破 [3] - 今年3月12日,该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能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具备泛化能力,兼容多构型本体 [3][4] - 19日上午,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展示“四川造”智能机器人和大模型产品,发布相关措施推动项目签约 [4] 大爆发 - 受政策消息催化,今日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走高,港股越疆一度大涨超22%创历史新高,多股有涨幅 [5] - A股机器人概念股再掀涨停潮,午间收盘多股涨停,部分股票涨超8% [6] -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Isaac GR00T N1,称机器人市场潜力大 [6][7] - 英伟达与谷歌DeepMind和迪士尼合作开发开源物理引擎Newton,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7] - 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启动BotQ工厂建设,一代生产线年产能1.2万台,目标四年内年产能10万台 [7] - 中信建投研报称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高景气,需求将倍数级增长,本体厂商产品更新和供应链零部件发展值得关注 [7] - 摩根士丹利报告列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家核心企业,56家来自中国,中国占全球产业链份额达63%,“身体”环节集成商占比4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