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搜索文档
心智×算法 如何“共舞”(瞰前沿·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科研范式)
人民日报· 2025-06-14 05:43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融合 - 全球AI for Science论文发表年均增长率达27.2%(2019-2023年)[1] - 心理学原理如条件反射和强化学习启发了AI技术(如AlphaGo的强化学习机制)[2] - 认知心理学的注意力机制被应用于AI模型(如ChatGPT的注意力权重分配)[2]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通过社交媒体和可穿戴设备捕获10亿级行为数据流,心理学研究进入"数据海洋"时代[2] - AI自动评估人格的相关系数达0.5,显著高于传统问卷效率[3] - 情感计算技术通过声波震颤识别孤独指数,深度学习框架分析口语特征以筛查抑郁[3] 研究范式革新 - 大型语言模型开发自助心理支持工具,采用"零样本学习"和"思维链提示"策略提升情感互动能力[5] - AI生成大规模危机文本训练数据,突破敏感数据获取瓶颈,模型识别微弱求助信号的能力增强[5] - 谷歌DeepMind通过"心智进化"实验模拟自然选择,AI推理任务表现超越传统算法[6] 未来发展方向 - 心理学启发的决策机制将提升AI在开放环境中的判断力,多模态整合能力适应复杂情境[7] -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如"格物")采用进化式学习算法,机器人训练周期从数周压缩至分钟级[6] - AI情感慰藉可能改善人类心理状态,需重新定义情感边界并制定伦理规范[8]
未来智造局|“突围”具身智能数据难题
新华财经· 2025-06-06 15:18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在全地形动态挑战赛、工业场景赛、家庭场景赛、商业场景赛等五大赛道28个高难度场景中表现出一定自主性,例如自主寻找和归类物品 [1] - 行业在精度、速度、泛化度等维度仍显不足,训练数据不足是主要瓶颈,特斯拉、谷歌及国内企业正通过建设训练场和数据集解决,但面临成本高、周期长问题 [1] - 合成数据技术路线已有突破,完全基于合成数据训练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开始商用落地 [1] 具身智能训练数据挑战 - 具身智能训练数据稀缺,与文本数据相比数量差距可能达百万倍,多模态数据尤为缺乏 [2] - 特斯拉通过远程操作记录动作和环境数据,谷歌DeepMind联合斯坦福推出Open X-Embodiment Dataset含100多万条真实机器人轨迹,智元开源百万真机数据集AgiBot World [2] - 头部车厂每日数据回流达1亿条,但具身智能领域最大数据集仅百万条规模,数据不足导致模型训练效率低、场景适应能力弱 [3] 合成数据技术应用与局限 - 银河通用展示完全基于合成数据训练的GraspVLA大模型,采用10亿级合成数据,已应用于24小时无人药店,单店可管理5000多种药品、6000多个货道,北京6家门店常态化运营,年底计划扩展至全国100家 [4] - 合成数据生成视觉数据较成熟,但触觉、温度、声音等多模态数据生成仍存挑战,仿真与真实环境匹配度不足影响数据有效性 [5] - 行业通过"模拟到现实"迁移技术缩小模拟与物理环境差距,需引入物理规律约束以提升数据质量 [6] 异构数据互通解决方案 - 国地中心启动具身智能训练场,进驻100多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探索数字与物理世界链接 [6] - 推出"格物-致知"开发平台,收集100多款机器人构型,通过仿真平台对齐异构数据并实现跨平台映射,避免基础功能重复训练 [7] - 计划在7月WAIC期间发布多项重要成果,解决行业数据互通痛点 [7]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604
光大证券· 2025-06-04 09:06
总量研究 策略 - 6月行业配置预计市场风格偏向防御与低估值板块,煤炭、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得分较高值得关注 [1] - 本周大类资产涨跌互现,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居前,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幅居前;A股宽基指数大多下跌,中证500涨幅居前,中小100跌幅居前;行业涨跌互现,环保涨幅居前,汽车跌幅居前 [2] 金工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指标环比上升且高于50%,市场情绪较高;动量情绪指标显示未来一段时间维持谨慎观点;PB - ROE - 50策略相对中证500、中证800和全市场股票池分别获超额收益2.39%、1.30%和1.33% [3] 债券 - 2025年5月末10Y国债收益率为1.67%,较4月末上行约5bp,虽投资者对资金面有担忧,但本阶段无需过度担心 [4] - 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存量信用债余额为29.69万亿元;5月信用债发行8093.05亿元,月环比减少44.62%,其中城投债发行量2616.01亿元,环比减少52.38%,同比减少9.81%,产业债发行量5477.04亿元,环比减少39.94%,同比增长25.76% [5] 行业研究 汽车 - 5月车市平稳,关注新势力新车型爬坡,短期价格战扰动板块情绪,关注自动驾驶L4商业化落地;看好以旧换新驱动下2025E国内销量提振前景,关注具备高阶智能驾驶能力的车企及配套供应链 [7] 房地产 - 5月TOP100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面积分别为3178亿元/1513万平,同比为 - 10.4%/-20.3%,环比为+2.9%/+2.7%,单月同比表现较好的有中建壹品、融创中国、中国金茂等;推荐地产板块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等,物业板块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等 [8] 机械 - 5月29日“格物 - 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发布,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功能实现相关企业及滚柱丝杠环节企业;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持续改善,建议关注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 [9] 公司研究 通信 - 峰岹科技有望受益于工业领域需求增长,汽车及机器人领域提供增量需求,上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07/4.06亿元,较前次上调20%/25%,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8亿元,对应PE 61/46/34X,维持“增持”评级 [10] 纺服 - 上美股份旗下拥有多品牌,主品牌韩束表现优异,抓住抖音平台机遇,23 - 24年业绩高增长,韩束提质增长,小品牌构建增长曲线;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6/13.8/17.4亿元,25年PE23倍,目标价86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 家电 - 欧普照明长期保持照明电工领域龙头地位,夯实内功推动毛利率增长,拓展海外业务;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3/10.3亿元,较前次下调16%/17%,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4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4、13、12倍,维持“增持”评级 [12]
推动具身智能跨入ChatGPT-3时代,上海布局全球最大数据集
第一财经· 2025-05-30 19:37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发布全球首款生成式人形机器人运动大模型"龙跃"(MindLoongGPT),标志着中国在智能体运动控制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1] - "龙跃"大模型以自然语言驱动为核心,构建从多模态输入到高保真动作生成的完整闭环,颠覆传统运动控制范式 [3] - 该模型可解析用户自然语言指令(如"挥手致意")或参考视频,自动生成连贯动作,打破专业参数调整限制,实现"人人可用" [4] 数据基础设施布局 -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已部署超100台机器人,覆盖10余种典型应用场景,作为数据工厂为行业提供训练数据 [3] - 麒麟训练场整合100多家异构机器人同步采集数据,构建从数据采集到大模型训练的一站式开发基础设施 [8] - 计划年底前完成2500万条高质量实体数据集建设,目标成为国际最大数据聚集地 [6] 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具身智能数据需求远超无人驾驶领域,环境复杂度是无人车的几十倍,需PB级(1000TB)数据量才能满足模型训练要求 [5][8] - 当前操作精度约70%-80%,计划年底优化至90%达到ChatGPT-3水平 [8] - 主要挑战包括数据质量把控(完整性/一致性等7大指标)和规模化采集,信通院正推进数据质量标准制定 [5][6] 产业生态建设 - 发布"格物-致知"通用开发平台,融合开源社区框架形成向导式开发管道,推动行业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共建 [8] - 通过白虎百万开源数据集快速构建基础大模型库,加速实际场景应用落地 [8] - 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入量产元年,需解决从底层芯片适配到上层生态开发的全链路技术融合问题 [9]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新发展情况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从2023年底开始,伴随具身智能浪潮的加速涌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创新中心建设热潮。 无论是政策牵引还是市场驱动,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迅速响应,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率先 落子,纷纷启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验室、产业园区的布局,希望在这一战略新兴领域中占据先发优势。 一年过去,这些创新中心发展得如何?是否真正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应用?本文将聚焦全国六大代表性 创新中心,盘点其最新发展情况及研究成果。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未完善之处请指正) 01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3 年 11 月成立,是中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京城机电、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所等企业共同组建。2024 年 10 月 10 日,挂牌为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 器人创新中心在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自主技术突破和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代表性成果: 通用机器人母平台 "天工" 系列 中心研发的"天工"是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具备12公里/小时的实测奔 ...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30 14:20
5月29日,以"具身智能,未来已来"为主题的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 成功举行 。作为已连续举办四年 的 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本次活动汇聚 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及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 5 000余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及开发者共襄盛举。不 同以往,今年活动创新"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以"开源、开放、开创"为主旨,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让具身智能未来图景加速照进现实生活。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国 家 地 方 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 "国地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 简称 "张江集团" ) 主办,上海张江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承办,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 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共同支持。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李政 , 上海市副市长 陈杰 ,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庄木弟 ,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 吴金城 , 上海市经济和 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张英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加快机器人软硬件协同攻关
环球网· 2025-05-30 12:00
浦东新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整机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打造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 - 市区两级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大模型应用、人才保障等六大层面 [1] - 政策目标包括推动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扩大应用,并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1] 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启动,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数据管理和核心零部件研发指引 [2]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产业标准互认计划,多场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为生态注入动能 [2] - 上海建设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智元超级工厂已启动数据采集及实训工作 [2] 技术研发与产业载体布局 - 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启元大模型,国地中心联合高校研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 [2] - 核心零部件企业向模块化、轻量化、高性能和低成本方向持续创新 [2] - 张江机器人谷集聚90余家相关企业,ABB赋能中心、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放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产业引领 [2]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汇聚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500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1] - 活动由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政府指导,国地中心、张江集团主办,联合10余家高校及机构支持,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1]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浦东新区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等六大层面,目标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2]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等50余家产业链企业,将开放超大城市场景加速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2] 技术标准与赛事创新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设置5大赛道、28个高难度场景,吸引60余支顶尖团队参赛,覆盖工业、家庭、全地形等真实场景验证技术能力[6][7]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指南等四大方向[4] 生态合作与资本投入 - 具身智能数据联盟与"格物-致知"联合开发平台成立,汇聚智元、华为云等十余家企业和高校,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垂类场景数据共享[8] - 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基金签约落地,聚焦智能本体与核心部件领域,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90余家企业并形成平台引领效应[10][11] 技术成果展示 - 大赛展示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行走与大模型交互、智元远征A2实时双语交互等前沿技术,优秀团队将直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6] - 8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3000平方米,展出异构训练场、启元大模型等成果,核心零部件向模块化、轻量化方向突破[10][11] 长三角协同发展 - 活动联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场景落地驱动产业,张江作为核心承载区加速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进程[12]
中国联通(00762) - 2023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02 21:33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18.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8%[11]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3.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1] - 2023年上半年EBITDA为535.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11] - 2023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71.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1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05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1] - 2023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为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3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人民币0.203,较去年同期增长23%[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运营成本为18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4%[55] - 2023年上半年保持了双位数的净利润增长[51] 用户数据 - 2023年上半年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到71%,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17] - 2023年上半年“宽大连接”用户数达到927.92百万,较2022年上半年的804.77百万增长[65] - 5G套餐用户数从2022年上半年的184.92百万增长至232.45百万[65] - 物联网连接数达到4.43亿,同比增长57.68百万[17] - 物联网终端连接数从2022年上半年的335.53百万增长至443.22百万[65]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46.4%[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59,329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2,663百万人民币增长[64] - 2023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276亿人民币,占总支出的28%[13] - 2023年上半年网络、运营及支持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稳定[56]
报名开启,五月底上海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全球瞩目!论坛赛事展览重塑产业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2 11:34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占据全球63%份额 其中本体制造环节占比超50% [1] - 国产核心零部件如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实现技术突破 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1] -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245%关税 对行业构成挑战 [1]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启动量产 其中6家2025年规划产量超千台 [2] - 特斯拉Optimus量产目标翻倍至近万台 波士顿动力与现代汽车签署"数万台"采购大单 [2]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张江聚集73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 [7]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公版机"青龙"并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 [2] - 上海出台《浦东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 明确打造具身智能发展高地 [7] -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由上海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 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7] 2025张江开发者大会亮点 - 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模式 汇聚200余家企业及1000余位行业领袖 [3][13] - 设置五大赛道:应用场景挑战赛、具身智能挑战赛、核心部件创新赛、足球挑战赛、达人秀 [30][32][33] - 获奖企业最高获5万元现金奖励+20万元科创服务券+24个月人才公寓免租 [34] - 优胜团队可获长三角国创中心"项目经理"职位及最高3000万元"拨投结合"经费 [35]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 - 国产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性能提升 加速国产替代 [1][24] - 具身智能技术在情感识别、语境理解和自然交互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7] - 能源、建筑、汽车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参与场景需求对接 [20]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引导企业参与联合开发与场景验证 [26] 展览与生态建设 - 创新产品展设置四大主题展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开发者生态 [36][37] - 展览面积3000平米 集中展示50余家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年度新品 [36] - 开发者生态展区聚焦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 [37] - 优秀产品可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方阵"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