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系列开源模型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加速创新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3:46
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技术重心转向后训练与推理阶段 [1] - 软硬件深度协同成为研发新范式 [1] - 智能体加速崛起并形成智能体经济 [1] - 开源生态推动技术普惠与群体进化 [1]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需求愈发凸显 [1] 北京经开区人工智能布局 - 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及全市最大公共算力平台 [1] - 出台"AI 20条"和"数据20条"专项政策,设立超10亿元产业专项资金 [1] - 计划到2025年底开放100个标志性应用场景、聚集600家核心企业、实现800亿产业规模 [1] 人工智能软硬件测试验证中心 - 形成国际与行业标准研制、全链条产品测试验证、技术服务及产业培育四大核心能力 [2] - 联合中兴通讯共建"智算系统创新互联实验室",联合中国电信研究院共建"智算适配优化测试验证实验室" [2] 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创新成果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跨域异构混训技术 [2] - 中国电信研究院与AISHPerf共建"翼芯"智算测试与适配优化平台 [2] - 中国移动研究院推出"芯合"异构超融合基础软件栈 [2] - 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FlagCX统一通信库 [2] - 百度飞桨与AISHPerf共建持续评测流水线 [2] 大模型与国产软硬件适配 - DeepSeek系列开源模型适配通过企业包括中国电信、华为、寒武纪、昆仑芯、海光、沐曦、中昊芯英、中科加禾 [3] - 文心大模型及国产深度学习框架适配通过企业包括紫光恒越、容芯致远、超云、浪潮、燧原、天数智芯 [3]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18家企业正式披露安全实践措施 [3] - 22家企业已签署《人工智能安全承诺》 [3] 开放智算生态建设 - AISHPerf2.0基准体系发布,新增多推理引擎支持、国产开源模型负载及自动监测能力 [4] - 开展大模型适配、关键协同技术、算力选型等方向的软硬协同测试验证工作 [4]
AI重塑金融版图!从投研革命到人机共生,中国基金业数智化转型如何破局
华夏时报· 2025-05-27 17:08
全球金融AI发展现状 - 美国金融行业已有88%的机构布局AI应用,2030年美国金融AI市场规模将突破93.62亿美元 [2] - 中国金融机构AI探索以数字化为引擎,聚焦投资研究、量化投资、投顾、风险管理等核心场景 [2] - 当前AI应用以企业内部提效为主,面向终端客户的服务处于审慎推进阶段,人工机制辅助仍不可或缺 [2] 中国头部公募基金AI实践 - 汇添富基金推出"帮你看"投顾服务,基于DeepSeek R1大模型实现基金报告智能总结、持仓收益归因分析、基金经理能力评估等功能 [3][4] - 德邦基金自主研发"海纳百川大模型聚合平台",帮助投研人员快速捕捉行业趋势线索,提升标的评估效率 [4] - 博时基金完成DeepSeek系列模型私有化部署,2024年8月升级至v2模型,2025年部署R1模型用于投研、投顾和软件开发 [5] 量化投资领域AI应用 - 宽德投资成立智能学习实验室"WILL",布局通用型AI科技助手 [5] - AI多模态处理能力将引入更多非标数据,私域数据(用户行为、消费偏好)利用提升投资策略针对性 [6] - 本地化部署降低模型定制成本,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安全性 [6] 基金销售机构AI转型 - 预计2025年AI驱动的财富管理规模达4.5万亿美元,AI贡献10%-15% [8] - 盈米基金推出行业首个AI大模型投顾服务"AI小顾",接入DeepSeek-R1后逻辑分析能力显著提升 [8][9] - TAMP平台采用多模态识别技术,客户持仓诊断时效从"几十分钟"压缩至"几分钟" [9] 人机协同模式争议 - 嘉信理财认为AI无法替代人际交流在投顾中的核心价值 [11] - 易方达基金坚持纯人工投顾模式 [11] - 盈米基金采用人机结合,标注团队筛选优质问答语料补充大模型回复 [12] AI应用风险与监管 - AI幻觉率(15%)和算法歧视风险需警惕 [12] - 金融机构主要将AI用于内部提效,如知识库建立和碎片信息整合 [13] - 监管要求平衡AI创新与风险控制,在部分业务中仍需持续修正应用 [13][14] 政策与行业展望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引科技创新方向 [14] - 科技发展为行业带来多元财富管理需求与转型机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