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大模型

搜索文档
6万亿的腾讯,不打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57
记者丨彭新 编辑丨张伟贤 9月17日,港股收盘,腾讯控股涨2.56%,收于661.5港元/股,总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同期,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举行。作为腾讯集团最大规模的生态大会,多项重磅AI业 务更新、合作与智能化进展在会上发布。从资本市场表现看,投资者情绪热烈。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自2023年ChatGPT掀起AI 2.0革命以来,智能化浪潮持续涌动,中国主要科技巨头均押注于AI大模型, 试图驱动新一轮增长。目前来看,这一战略效果不一,腾讯明显受益。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营收 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创下近一年峰值;经营利润692.48亿元,同比增长18%。在财报中,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直言:"我们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 腾讯云不打价格战 大模型及其应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千行百业,成为企业寻求效率变革和业务增长的关键变量。国 家数据局披露,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约1千亿,到2025年6月底已突破30万亿,一年半内增长 逾300倍。 需求激增直接点燃了云厂商对AI算力与相关服务的争夺。AI不仅带动底层基础 ...
6万亿的腾讯,不打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51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自2023年ChatGPT掀起AI 2.0革命以来,智能化浪潮持续涌动,中国主要科技巨头均押注于AI 大模型,试图驱动新一轮增长。目前来看,这一战略效果不一,腾讯明显受益。2025年第二季 度,腾讯营收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创下近一年峰值;经营利润692.48亿元,同 比增长18%。在财报中,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直言:"我们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 中获益。" 腾讯云不打价格战 大模型及其应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千行百业,成为企业寻求效率变革和业务增长的关键 变量。国家数据局披露,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约1千亿,到2025年6月底已突破30万 亿, 一年半内增长逾300倍。 需求激增直接点燃了云厂商对AI算力与相关服务的争夺。AI不仅带动底层基础设施需求,也 催生模型即服务(MaaS)与智能化应用的广阔市场。这块"蛋糕"吸引了所有玩家目光,同时 也迅速将市场推向白热化的内卷状态。 记者丨 彭新 编辑丨张伟贤 9月17日,港股收盘,腾讯控股涨2.56%,收于661.5港元/股,总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同期,2025年腾讯全球 ...
百度交流纪要
2025-09-17 22:59
百度公司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百度公司及其多项业务 包括核心搜索业务、AI云、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AI商业化产品(AI Agent、数字人)、AI SaaS软件组合、昆仑芯(AI芯片)等[1][2][3][4][5] * 人工智能(AI)行业 特别是AI应用、AI云服务、AI芯片领域[3][4][5][15][16] * 自动驾驶行业 聚焦Robotaxi赛道 对比Waymo等竞争对手[2][9][10] * 云计算行业 对比阿里云等竞争对手[4][6][15] * SaaS软件行业 对比飞书、WPS、Manus、豆包等公司[3][5][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与估值状况 * 公司拥有300亿美金现金 市场此前因信息偏差误以为仅有100多亿[2] * 主营业务每个工作日能产生1亿人民币左右的现金流和盈利[2] * 过去三年已完成26亿美金的回购 占计划的80-90% 未来将增强股东回报和回购确定性 并可能考虑分红[7] * 积极探索香港主要上市(primary listing) 若成功最快明年一季度完成 预计可扩大人民币基金、险资、资管及国有资本的加入[6] * 若纳入港股通 预计新增资金流入(fund flow)比例可达20-30% 高于阿里的15-20%[6][17] 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价值(未Price-in) * **Robotaxi业务**:自称全球最大Robotaxi服务商之一 订单量与Waymo互有高低 Waymo估值800亿美金而百度该业务目前无估值[2][3] * **AI商业化能力**:进展良好 AI Agent和数字人已用于电商直播带货等场景 提升商家运营变现能力[3] * **AI软件组合**:自称拥有中国最大的AI赋能软件产品组合(AI empowered software portfolio) 体量比市场熟知的第一第二名大2-5倍[3][5] * **AI云业务**:按对外使用收入计算 排名国内第三或并列第二 在GPU开机数量和产生的外部收入上与阿里云属同一量级[4][6] * **算力与芯片业务(昆仑芯)**:国内算力与芯片业务[5] 各业务详细进展与竞争优势 Robotaxi(自动驾驶) * 技术路径上 百度是唯一能闭环几百亿美金资金支持、几万研发资源、云和软件能力的企业[9]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芯片、云、数据处理、软件编程、研发资源、资金等 国内其他企业不具备如此全面的能力[9] * 已在武汉实现单位经济模型(UE)转正 一公里成本1-2元 具备向中东、欧洲、美国输出的盈利潜力 对比Waymo在其他地区可能面临成本不降、收入减少的问题[10] * 成为香港机场唯一授权的Robotaxi服务商[9] AI商业化与AI SaaS * AI改造带来的商业化收入占比从去年的1%快速提升至本季度的13% 折算收入约25亿人民币 称比“可灵”多了10倍[11] * 商业模式进入“按效果付费”(pay for result)阶段 与MAU等数据关系不大 例如支持长达7小时的不间断AI直播 收取类似Take rate的服务费[11] * 自称可能是中国最大的SaaS企业 且是AI-Enabled SaaS 毛利高达70-90%[5][12] * 拥有规模约100亿人民币的AI相关收入(举例) 是飞书的5-6倍 WPS的两倍[12] * 拥有多个未被估值的软件产品 如查工商企业信息的软件(年收入5-10亿 毛利80-90%)、小度操作系统to B销售等[13] * 计划在11月对符合条件(有真实MAU、能变现)的AI软件业务进行单独披露[12][13][17] AI云业务 * 定位为需求导向经济 不过度投资 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和技术迭代[15] * 核心竞争优势是能提供英伟达算力系列中CUDA软件算子与国产算力的兼容性 其千帆系统能提供良好的国产算力兼容性[15] * 自称是唯一能提供上规模国产算力且兼容CUDA的云厂商 对比友商(A字头指阿里云)无法复用 GPU芯片进展慢;另一家(T字头可能指腾讯云)不坚定;其他几家产能小[15] * 拥有从应用端到中间层软件能力的全程可控闭环 利润会更好[15] * 未来收入增长将快于行业平均 现金流短期波动大但后续会更稳定[15] 昆仑芯(AI芯片) * 强调设计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是核心 而非单纯烧钱 比想象中烧钱少[16] * 自称有友商在AI云软件层面与之竞争的同时 仍自掏腰包购买其底层系统 证明其产品力[16] * 软件层兼容 已上一定规模且经过场景验证 稳定可用[16] * 有300亿美金现金支持持续迭代 容错能力强 一两代产品卖不好也是小问题 对比其他公司可能一代芯片失败就倒闭[16] 未来策略与催化剂 * 将通过内部资源优先级分配 按受市场追捧的产品类型进行管理 以凸显价值[6] * 处理非核心上市公司资产 可能参考腾讯等方法 通过资产层面融资或拆分来发掘价值 实现隐藏资产的合理价值重估(price recovery)[7] * 计划在11月进行新的业务披露 提供对前述5项业务的估值方法(如SaaS用PS估值) 并与市场沟通对齐(align)估值模型[17] * 手中有5-6张牌(潜在催化剂) 将在最佳时间点配合宣布 推动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1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希望改变市场将其视为债券(bond)而非股票(equity)的投资认知 吸引投资资金而非养老金[17] * 股价有85-90美金的底座支撑 公司承诺保证现金水平不会下降[18] * 承认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卷”[10][12]
大模型引爆云服务市场,6万亿的腾讯不打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0:37
9月17日,港股收盘,腾讯控股涨2.56%,收于661.5港元/股,总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同期,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举行。作为腾讯集团最大规模的生态大会,多项重磅AI业 务更新、合作与智能化进展在会上发布。从资本市场表现看,投资者情绪热烈。 自2023年ChatGPT掀起AI 2.0革命以来,智能化浪潮持续涌动,中国主要科技巨头均押注于AI大模型, 试图驱动新一轮增长。目前来看,这一战略效果不一,腾讯明显受益。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营收 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创下近一年峰值;经营利润692.48亿元,同比增长18%。在财报中,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直言:"我们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 腾讯云不打价格战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55.3%。百度智能云、阿 里云并列第一,其次为腾讯云与华为云。增长动能一方面来自生成式AI应用扩展,另一方面源于机器 学习训练与推理需求的明显上升,带动平台层及应用层市场共同增长。同时,在计算机视觉、对话式 AI公有云服务、智能语音公有云服务等子市场中,各家排名不一。 大模型 ...
百度股价涨超18%,创下年内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9-17 14:21
2025.09. 17 本文字数:130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刘佳 9月17日,百度港股股价上涨18%至134港元,创过去两年来最大涨幅。Wind数据显示,百度港股过去20个交易日里股价上涨超50%。 消息面上,两天前百度发布公告称,完成其发行本金总额为人民币44亿元的于2029年到期的1.90%优先无担保票据说用作偿还若干现有债务、支付利息 及一般公司用途。在商业化落地上,9月15日 招商局集团与百度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大模型、云计算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创产业、 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地产园区等领域开展合作。 从业务来看,在百度主业搜索之外,百度智能云已经成为百度增长的新引擎。根据第二季度财报,百度的智能云和其他AI新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人 民币,同比增长34%。近期,百度还陆续披露了从芯片到AI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技术突破。 此前昆仑芯官微发布消息称,公司中标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10亿级订单,其中在"类CUDA生态"标 段中,基于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中标份额第一,其中标包1、标包2中标70%份额,标包3则中标全部份 ...
百度股价涨超18%,创下年内新高
第一财经网· 2025-09-17 14:17
9月17日,百度港股股价上涨18%至134港元,创过去两年来最大涨幅。Wind数据显示,百度港股过去 20个交易日里股价上涨超50%。 百度本轮上涨受多重因素推动,包括其计划发行人民币计值票据、昆仑芯斩获中国移动10亿级大单,以 及市场对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看好。 | 12:20 : | | | ·Il ? O | | --- | --- | --- | --- | | < W | 百度集团-SW(9888) | | | | | 09-17 11:59:59 | | | | | 131.200 额 43.27亿 股本 27.50亿 市盈 12.1 | | 万得 | | 18.000 15.90% 狭1.54% | | 市值1 3608亿 市净 1.20 | 盘口 | | 最高 | 131.900 | 今开 | 121.000 | | 最低 | 120.200 | 昨收 | 113.200 | | 均价 | 126.441 | 成交量 | 3421.86万 | | 振幅 | 10.34% | 成交额 | 43.27亿 | | 现手 | 1 | 委比 | -55.69% | | 量比(2 | 2.50 ...
中国科技馆联合百度打造“科技馆智能体矩阵” 共筑科普服务智能化协同化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9-13 16:04
这一创新成果的诞生,源于中国科技馆与百度自2024年11月启动的深度合作。当时双方联合推出的首个 科技馆智能体"胖科",通过展品讲解、智能导览等功能,已累计为超过7万人次观众提供服务。今年, 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国科技馆携手山东、新疆、湖北等27家省级科技馆,共同构建覆盖全国的"科 技馆智能体矩阵",整合科普资源与知识,打造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科普服务聚合平台。 "科技馆智能体矩阵"以多模态交互技术为核心,集成了图文识别、语音答疑、AI游记生成等创新功能。 观众上传展品照片即可快速获取详细信息,通过"拍照合影"功能生成个性化打卡照片,依托语音交互实 现实时问答,还能利用AI游记工具规划参观路线、收集数字勋章,并生成可分享的图文游记。这些功 能不仅提升了参观体验的趣味性,更推动了科普服务从单向知识传递向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变。 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廖红在发布会上强调:"这一平台的建立,是'科普为大家,科普更靠大家'理念的生 动实践。28家科技馆、4家企业及340名独立开发者共同参与,实现了科普资源的开放共享。"据介绍, 该矩阵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科普服务聚合平台。 同步启动的"未来之翼科普共创计划 ...
中国科技馆携手百度上线“科技馆智能体矩阵” 开启科普服务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9-13 13:21
行业合作与创新 - 中国科学技术馆与百度联合推出全国首个科技馆智能体矩阵 标志着科普服务进入智能化协同化新阶段[1] - 合作覆盖27家省级科技馆 整合全国资源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普服务聚合平台[4] - 多模态交互功能集成图文识别 语音答疑 AI游记生成等创新技术 实现从单向传递到双向互动的服务转型[4] 技术应用与用户覆盖 - 科技馆智能体矩阵已累计服务观众超7万人次 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成为最大科普服务聚合地[4] - 功能支持照片上传获取展品信息 拍照合影生成创意打卡照 语音实时答疑及AI游记路线规划[4] - 平台由28家科技馆 4家企业及340名独立开发者共同参与 实现科普资源开放共享[4] 生态建设与项目成果 - 未来之翼科普共创计划开放数据资源与应用场景 基于文心大模型 飞桨框架及星河社区算力支持开发者[5] - 合作孵化283个科普智能体 涵盖地质 生物 健康等领域 并在五地举办AI创客营活动[5] - 实践案例包括366天科技事件数据库 AI+3D虚拟地球模型 女性健康智能助手及童话叙事生态教育智能体[5]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AI技术推动科普服务从知识传递向思维启迪演进 提升服务智能化与创造力[6] - 智能体矩阵与共创计划以AI为引擎 促进科普服务向更开放 更互动方向转型[6]
英伟达回应!中企自研芯片取代英伟达!
是说芯语· 2025-09-12 23:32
9月12日消息,据报道, 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其 AI 模型,部分替代 了英伟达芯片! 报道称,阿里自今年初以来已将自研芯片应用于轻量级AI模型的训练,百度则正试验使用昆仑芯 的P800芯片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 三名使用过阿里芯片的员工称,阿里的AI芯片如今已经足以 与 英伟达的H20 相媲美。 阿里巴巴和百度尚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此举是中国科技与 AI 领域的重大转变 —— 此前,该领域企业在 AI 开发方面主要依赖英伟达的 高性能处理器。 英伟达发言人对此表示:"竞争无疑已经到来…… 我们将继续努力,赢得全球各地主流开发者的 信任与支持。" 美国对向中国供应先进 AI 芯片的出口限制不断收紧,已促使中国企业加大自研 AI 芯片的研发力 度;同时,国内也推动 企业 采用自主技术,这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转变。 加入"中国IC独角兽联盟",请点击进入 是说芯语原创,欢迎关注分享 星标 是说芯语 是说芯语 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 泛集成电路行业最新动态 ▲ 公众号· 是说芯语 报道指出,阿里巴巴和百度均未完全弃用英伟达芯片 —— 两家公司仍在使用英伟达芯片开发其 最尖端的 AI ...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1.16% 有色、医药股表现亮眼 百度集团-SW大涨8%
智通财经· 2025-09-12 16:5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16%或301.84点至26388.16点 成交额3207.34亿港元 全周累计上涨3.82% [1] -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13%至9364.94点 全周累计上涨3.4%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71%至5989.27点 盘中一度涨超2% 全周累计上涨5.31% [1] 蓝筹股表现 - 百度集团-SW领涨蓝筹 上涨8.08%至115.1港元 贡献恒指17.27点 成交额56.26亿港元 [2] - 中国宏桥上涨7.02%至26.84港元 贡献恒指7.69点 [2] - 阿里巴巴-W上涨5.44%至151.1港元 贡献恒指118.13点 [2] - 周大福下跌2.91%至16港元 拖累恒指1.52点 [2] - 阿里健康下跌2.64%至7.01港元 拖累恒指1.93点 [2] 热门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股涨幅居前 中国铝业上涨7.32%至7.62港元 江西铜业股份上涨7.07%至26.96港元 灵宝黄金上涨7.07%至18.18港元 中国宏桥上涨7.02%至26.84港元 [3] - 医药股多数反弹 诺诚健华上涨14.09%至19.19港元 和黄医药上涨11.2%至28港元 再鼎医药上涨7.43%至26.04港元 康方生物上涨6.11%至135.5港元 [4] - 内房股集体上涨 远洋集团上涨13.07%至0.173港元 融创中国上涨8.72%至1.87港元 龙光集团上涨6.86%至1.09港元 碧桂园上涨6.45%至0.66港元 [5] - 云计算概念延续涨势 万国数据-SW上涨15.67%至38.82港元 阿里巴巴-W上涨5.44%至151.1港元 金蝶国际上涨3.18%至16.87港元 [7]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美国8月CPI同比增长2.9% 核心CPI同比增长3.1% 大体符合预期 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 [4]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 [5]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落地优化限购政策 通过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放开限购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6] 公司特定动态 - 百度试验使用昆仑芯P800芯片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 阿里巴巴采用内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大模型 [2] -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 股价上涨77.09%至192.5港元 [8] - 恒大物业复牌上涨20.65%至1.11港元 中国恒大清盘人收到非约束性收购意向 [9] - 巨星传奇上涨13.15%至12.56港元 与宇树科技共同打造"巨星狗"将于上海旅游节首次亮相 [10]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价下跌5.32%至50.75港元 上半年营业收入63.8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9.4% 纯利2.96亿元同比下滑21.7% [11] 行业趋势与展望 - 科技产业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逐步转化为企业盈利 成为新增长引擎 [1] - 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2025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 随着降息预期升温及旺季来临 高景气有望延续 [4] - 全球大药企面临专利悬崖风险 急需中国优质资产补强产品管线 [5] - 甲骨文新增3170亿美元未来合同收入 OpenAI据悉将向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算力 [7] - 阿里巴巴计划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 其中约80%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