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大模型

搜索文档
百度集团-SW(9888.HK)25Q2业绩前瞻:业绩承压待触底 关注AI广告商业化进展
格隆汇· 2025-08-02 03:21
业绩前瞻 - 预计百度集团25Q2总收入同比下降4.2%至325.2亿元,百度核心总收入同比下降3.6%至257.2亿元 [1] - 预计百度集团25Q2核心非GAAP经营利润40.3亿元,同比减少42.5%,经营利润率15.7% [1] - 预计百度集团25Q2非GAAP净利润41.9亿元,净利率12.9%,高利润率的广告业务承压,集团业绩处于底部 [1] 在线营销业务 - 预计25Q2百度核心收入257.2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同比下滑15.7%,主要受搜索AI化改造阶段性影响 [2] - 搜索产品与交互方式全面升级,支持千字级自然语言输入及多模态提问,搜索结果向结构化答案与任务闭环转变 [2] - AI助手推出视频通话功能,拓展至日常生活、情绪陪伴等场景,有望提升用户粘性与转化效率 [2] - 百度搜索开放平台接入超1.8万个MCP服务与220余款AI应用,涵盖生活、金融、电商、医疗等领域 [2] - 上线无广告智能搜索App"TizzyAI",主打AI驱动的内容聚合与逻辑推理,搜索纯净度与内容结构化能力表现较好 [2] 非在线营销业务 - 预计25Q2百度核心的非在线营销业务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云业务贡献较高增量 [3] - 萝卜快跑25Q1订单量达140万,同比增长75%,截至5月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1100万次 [4] - 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在亚洲与中东部署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实现自动驾驶服务全球化规模输出 [4] - 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与X1 Turbo,推理成本分别较前代降低80%和50%,4.5Turbo多模态能力达GPT-4.1水准 [4] - 发布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集成文心4.5 Turbo剧本能力、多模态动作生成与语音克隆等能力,支持双人互动并复刻真实主播风格 [4] - 传统内容产品持续AI化,"沧舟OS"系统落地于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提供AI笔记和智能出题等功能,文库AI月活达9700万,网盘AI月活超8000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7年公司Non-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80/198/223亿元人民币,相对上次预测分别下调28.4%/27.4%/26.3% [5] - 下调公司25年估值倍数广告/智能云/其他业务至10.0x PE/2.5x PS/2.5x PS,下调目标价至109.4港元 [5] - AI大模型行业需求旺盛,百度云业务预计保持较快增速,关注AI搜索变现进展 [5]
【百度集团-SW(9888.HK)】业绩承压待触底,关注AI广告商业化进展——25Q2业绩前瞻(付天姿/赵越)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1 07:04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1、在线营销业务:业绩承压下Q2百度AI搜索转型推进 我们预计25Q2百度核心收入257.2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同比下滑15.7%,主要受 搜索AI化改造阶段性影响所致,对核心广告收入带来压力,25年后续随着产品能力逐步完善与商业化路径 拓展,收入有望逐步探底回升。1)搜索产品与交互方式全面升级,AI体验深化。新版百度搜索框支持千 字级自然语言输入及图片、语音等多模态提问,搜索结果也由传统链接展示向结构化答案与任务闭环转 变;AI助手同步推出视频通话功能,尝试拓展至日常生活、情绪陪伴等多个场景,有望在中期提升用户粘 性与转化效率。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已接入超1.8万个MCP服务与220余款AI应用,涵盖生活、金融、电商、 医疗等多个领域。2)百度上线无广告智能搜索App"TizzyAI",主打AI驱动的内容聚合与逻辑推理,除了 智能搜索作答,在搜索纯净度与内容结构化能力方面表现较好。 2、非在线营销业务:AI驱动大模型持续升级,智能出行与内容产品拓展稳步推进 我们预计25Q2百度核心的非在线营销业务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云业务贡献较高增量。1) ...
百度集团-SW(09888):25Q2业绩前瞻:业绩承压待触底,关注AI广告商业化进展
光大证券· 2025-07-31 1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百度集团25Q2总收入同比下降4.2%至325.2亿元,百度核心总收入同比下降3.6%至257.2亿元;核心非GAAP下经营利润40.3亿元,同比减少42.5%,经营利润率15.7%;非GAAP净利润41.9亿元,净利率12.9%;高利润率广告业务承压,集团业绩处于底部 [1] - 考虑广告主需求恢复、行业竞争、AI改造影响变现等因素,下调2025 - 27年公司Non - 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公司25年估值倍数及目标价至109.4港元;AI大模型行业需求旺盛,百度云业务预计保持较快增速,关注AI搜索变现进展 [4] 各目录总结 在线营销业务 - 预计25Q2百度核心收入257.2亿元,同比下降3.6%,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同比下滑15.7%,受搜索AI化改造阶段性影响,25年后续随着产品能力完善与商业化路径拓展,收入有望探底回升 [2] - 搜索产品与交互方式全面升级,AI体验深化,新版百度搜索框支持多模态提问,搜索结果转变,AI助手拓展场景,搜索开放平台接入众多服务与应用 [2] - 百度上线无广告智能搜索App“TizzyAI”,主打AI驱动内容聚合与逻辑推理,搜索纯净度与内容结构化能力较好 [2] 非在线营销业务 - 预计25Q2百度核心的非在线营销业务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27%,云业务贡献较高增量 [3] - 萝卜快跑延续增长态势,出海进程加快,25Q1订单量达140万,同比增长75%,截至5月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1100万次;7月15日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在亚洲与中东部署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 [3] - 文心大模型技术持续演进,4.5 Turbo与X1 Turbo降低推理成本,4.5 Turbo多模态能力达GPT - 4.1水准,X1 Turbo表现为行业较高水平,或推动企业部署意愿提升;公司在模型、平台与基础设施层具备全栈式AI能力 [3] - 7月百度发布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内置AI大脑具备多智能体协同与直播决策功能,集成多种能力,有望提升自然性,支持双人互动并复刻真实主播风格 [3] - 传统内容产品持续AI化,To C场景渗透率稳步提升,4月“沧舟OS”系统推出,落地于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提供AI笔记和智能出题等功能;截至4月,文库AI月活达9700万,网盘AI月活超8000万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2025 - 27年公司Non - 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80/198/223亿元人民币,相对上次预测分别 - 28.4%/ - 27.4%/ - 26.3% [4] - 下调公司25年估值倍数广告/智能云/其他业务至10.0x PE/2.5x PS/2.5x PS,下调目标价至109.4港元 [4]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给出2023 - 2027E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Non - GAAP归母净利润、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增长率、Non - GAAP EPS、Non - GAAP PE等指标数据 [5]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利润表给出2023 - 2027E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多项指标预测数据 [16] - 现金流量表给出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等数据 [16] - 资产负债表给出2023 - 2027E总资产、流动资产、总负债等数据 [17]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行业整体表现 - 1月至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 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 利润增速较收入高1.6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质量改善 [1][2]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096亿元占比68.3% 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1] - 软件业务出口额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拓展及AI/云计算领域技术优势 [2] 区域发展格局 - 东部地区贡献全国84.2%软件业务收入 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别增长12.3%和11.9% [2] - 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五大重点省市地位稳固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农村普及率69.2% 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84.1% [3]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 [3] 人工智能驱动变革 - AI辅助开发工具提升研发效率 通用大模型降低技术门槛 439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 [4] - 上半年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达1810个超2024年总量 AI产品成为骨干企业新增长点 [5][6] -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超1200款总量11.9亿台 应用与元服务超2.5万个 生态伙伴450家 [5] 技术创新动力 - 开源、云与AI三重趋势叠加 开源模式降低创新门槛 国内开发者群体庞大 [7] - SaaS模式推动软件向服务转变 大模型技术注入新活力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 [7][8] - 工信部将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 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 [8] 未来展望 - 6月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景气度超55% 预计全年行业增速保持10%以上 [8] - AI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将维持高增长率 [8]
直击WAIC:萝卜快跑入选「国家队」,AI数字人技术升级,百度全栈自研杀疯了
机器之心· 2025-07-26 20:17
核心观点 - AI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实用化落地,尤其在自动驾驶和数字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4][5][10] - 百度作为全栈自研AI企业,在RoboTaxi和数字人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0][42][47] -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已覆盖全球十多个城市,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服务,并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15][16][20] - 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实现多项突破,包括双人互动、语音克隆和AI大脑升级,仅需10分钟样本即可复刻真人主播 [29][33][37][38] - 百度构建了从算力、框架、模型到应用的完整AI生态系统,推动AI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 [47][48][49] 自动驾驶进展 - 萝卜快跑成为WAIC"国家队"代表,获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正式进入浦东核心区 [12] - 国内已覆盖北京、深圳等十多个城市,海外拓展至迪拜、阿布扎比和香港,计划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 [15][16][17] - 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底前在亚洲和中东部署第六代无人车,未来拓展至全球市场 [20] - 商业模式已验证,展示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复制和落地能力 [22] 数字人技术突破 - AI老罗数字人直播创纪录:6小时吸引1300万人次观看,GMV达5500万元 [27] - NOVA数字人技术实现三大升级: - 剧本模式:依托文心4.5 Turbo实现语调、表情和动作的实时调整 [30] - 动作生成:支持复杂语义动作和业界首个双人互动 [33] - 语音克隆:完美复刻声音气口和口头禅 [34][35] - 仅需10分钟真人样本即可生成超真实数字人,支持多智能体协同和实时决策 [37][38][39] AI全栈能力 - 智算集群和飞桨平台与萝卜快跑共同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42] - 算力层面:自研昆仑芯P800和百舸平台,建成国内首个全自研三万卡集群,训练效率达99.5% [48] - 框架层面:飞桨成为国内唯一可与TensorFlow、PyTorch抗衡的深度学习框架 [48][49] - 模型层面:文心4.5 Turbo推理速度提升显著,成本下降80%,在8大维度评测中7项满分 [49] - 应用层面:覆盖搜索、网盘、智能办公等领域,推出"一句话做应用"的秒哒平台 [45][46] 战略布局 - 聚焦AI实际应用而非技术炫技,目标打造"数百万个超级应用" [43][50] - 通过全栈自研架构推动AI技术普惠化,成为驱动场景创新的底层动力 [47][51] - 文心大模型已开源,覆盖47B、3B等参数规模,推动产业落地 [49]
来浙江省科技馆 体验AI生活!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AI生活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在格斗赛中展示闪电般攻防反应能力,无人机在无卫星信号室内实现精准穿行[1] - 百度开发的"科技馆智能体"整合科普数据与文心大模型,提供导览服务和青少年科学问题解答[1] - 宇树科技预测3-5年人形机器人将在工厂标准化场景替代人工,10年内进入医疗养老领域[1] 科普推广体系 - 全国科技馆联动开展"AI生活"主题科普活动,浙江省推出10余条精品研学路线[2] - 浙江省科协组织15个特色产业集群探访活动,构建广泛科技知识传播网络[2] - 科技馆通过展示AI技术原理帮助公众理解技术风险,加速AI生活化进程[2]
工信部:将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22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 [2] - 1-5月行业利润总额达2162亿元,同比增长11.9% [2] - 硬件生态建设取得突破,国内企业发布多款"全球首款"产品,覆盖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智能终端设备、AI一体机等高增长领域 [2] - AI终端产品快速发展,国内厂商已推出超百款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产品 [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 [2] - 同期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 [2]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2] - 开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多家科技企业推出仓颉编程语言、星环车载操作系统、文心大模型等开源成果 [3]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开源社区加快建设 [3] 开源鸿蒙生态 - 截至6月底,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 [3] - 开发者数量超720万,上架应用与元服务超2.5万个 [3] - 生态伙伴超450家 [3] 智算云服务 - 面向6个算力和云计算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开展智算云服务试点 [3] - 遴选8家试点单位,为大模型企业提供智算资源供给 [3] - 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团队应用算力门槛 [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3] - 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3] - 推进2025年度视听系统典型案例征集 [3] - 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宣传与推广 [3] - 促进消费电子产品稳优势、育新机 [3] - 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 [4] - 打造优质开源项目,推进开源人才评价,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开源生态 [4]
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加速创新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3:46
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技术重心转向后训练与推理阶段 [1] - 软硬件深度协同成为研发新范式 [1] - 智能体加速崛起并形成智能体经济 [1] - 开源生态推动技术普惠与群体进化 [1]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需求愈发凸显 [1] 北京经开区人工智能布局 - 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及全市最大公共算力平台 [1] - 出台"AI 20条"和"数据20条"专项政策,设立超10亿元产业专项资金 [1] - 计划到2025年底开放100个标志性应用场景、聚集600家核心企业、实现800亿产业规模 [1] 人工智能软硬件测试验证中心 - 形成国际与行业标准研制、全链条产品测试验证、技术服务及产业培育四大核心能力 [2] - 联合中兴通讯共建"智算系统创新互联实验室",联合中国电信研究院共建"智算适配优化测试验证实验室" [2] 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创新成果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跨域异构混训技术 [2] - 中国电信研究院与AISHPerf共建"翼芯"智算测试与适配优化平台 [2] - 中国移动研究院推出"芯合"异构超融合基础软件栈 [2] - 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FlagCX统一通信库 [2] - 百度飞桨与AISHPerf共建持续评测流水线 [2] 大模型与国产软硬件适配 - DeepSeek系列开源模型适配通过企业包括中国电信、华为、寒武纪、昆仑芯、海光、沐曦、中昊芯英、中科加禾 [3] - 文心大模型及国产深度学习框架适配通过企业包括紫光恒越、容芯致远、超云、浪潮、燧原、天数智芯 [3]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18家企业正式披露安全实践措施 [3] - 22家企业已签署《人工智能安全承诺》 [3] 开放智算生态建设 - AISHPerf2.0基准体系发布,新增多推理引擎支持、国产开源模型负载及自动监测能力 [4] - 开展大模型适配、关键协同技术、算力选型等方向的软硬协同测试验证工作 [4]
大模型商业化进入淘汰赛,赢家正在变少
36氪· 2025-07-17 18:15
行业趋势 - AI产业正经历深度分化,平台型巨头通过饱和式投入将AI纳入主营生态,而初创公司在技术与商业之间徘徊[1] - 大模型行业从技术热潮转向商业化落地阶段,面临高昂成本、C端不确定性和ToB复杂交付等挑战[1] - AI价值必须通过商业化实现闭环,单纯的技术创新无法持续[1][7] 大厂战略 - 百度将文心大模型嵌入搜索、地图、网盘等核心产品,通过千帆平台打入垂直行业,自动驾驶平台萝卜快跑积累千万订单[2] - 阿里将通义千问融入钉钉、天猫精灵等应用,借助百炼平台向B端输出能力[2] - 腾讯在社交和办公生态植入混元大模型,通过腾讯云提供行业解决方案[2] - 字节以豆包大模型为核心布局C端和B端,火山引擎2024年营收突破120亿元[3] - 快手通过可灵AI提升内容生态与商业化效率,累计收入1.8亿元,企业API调用量超4000万次[4] 初创公司路径 - 智谱、阶跃星辰、商汤等专注ToB市场,面临回款周期长和项目转化门槛高的问题[5] - Minimax和月之暗面选择ToC市场,通过创新产品吸引用户但面临留存和变现挑战[5][6] - DeepSeek通过开源积累开发者社区,月活达1.7亿但用户活跃度从7.5%降至3%[6] 商业化挑战 - C端市场用户基数大但留存变现难,需要产品体验、留存机制和成本结构协同[9][11] - ToB市场交付周期长,大厂竞争加剧初创公司压力[10][11] - GPU成本居高不下,初创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10][11] - 技术必须与具体行业需求结合才能产生可观收入[10] 未来方向 - AI产品核心将从模型通用性转向任务完成力,聚焦垂直刚需场景[13] - 生态协同成为关键,需要构建"平台-模型-产品"联动闭环[13] - 开源与出海成为重要路径,多家公司布局海外市场[13]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将模型能力嵌入真实业务并形成可持续现金流[13][14]
百度AI创新成果斐然:2025年专利白皮书展现技术领先与产业赋能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44
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 - 公司在过去十年研发投入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2024年核心研发投入占比达收入的19.44% [1] - 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2.7万件,中国地区申请量超2.2万件,授权量突破1.2万件,连续七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第一 [1] - 生成式AI和大模型专利申请量中国第一,深度学习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专利产业化率超90% [1] - 荣获17项中国专利奖,发布十大科技前沿发明均涉及大模型及AI原生应用创新 [1][14] 技术储备与框架升级 - 飞桨深度学习框架3.0版本实现重大突破,吸引1808万开发者,服务43万家企事业单位 [2] - 文心大模型迭代至4.5版本,作为原生多模态基础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16.5亿次 [2] - 飞桨深度学习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2][16] 产业赋能与应用落地 - 通过文心智能体平台、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降低AI开发门槛,智能体领域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居首 [4] - 移动生态重构领域专利储备领先,包括生成式智能搜索、数字人技术等 [4] - 金融、工业领域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排名第一,自动驾驶领域申请专利5589件,授权3085件,萝卜快跑项目实现100%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4] 专利产业化与生态建设 - 发布"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构建"点-线-面"一体化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7] - 助力"双碳"目标,相关技术入选绿色技术创新典型案例,扩大知识产权运营生态 [7] 行业参与与政策推动 - 参与生成式AI法规政策制定,推动知识产权规则完善 [10] - 技术应用覆盖农业、生态保护、医疗等领域,体现AI人文价值 [11]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定位为科技领军企业,高强度研发投入推动AI原创技术积累,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 [11][14] - 专利技术赋能产业伙伴,推动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