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6/EC6
icon
搜索文档
蔚来-SW(09866):3Q25规模与盈利双改善,盈利拐点已现但持续性待验证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7 07:3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蔚来公司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2] - 当前股价为46.82港元,目标价为50.02港元,潜在上行空间约6.8% [2] - 估值基于2026年0.6倍EV/Sales,对应2026年1.32倍市销率,考虑到公司正进入强产品周期,该估值区间被认为合理 [7]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17.9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15% [4] - 汽车销售收入192.0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9% [4] - 季度汽车交付量达8.7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21%,创下季度新高 [4] - 毛利率显著改善至13.9%,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9个百分点 [4] - 汽车毛利率提升至14.7%,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成本优化和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 [4] - 研发费用为19.4亿元,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22% [4] - SG&A费用为39.3亿元,同比微增1%,环比增长7% [4] - Non-GAAP经调整净亏损为27.4亿元,同比收窄38%,环比收窄34% [4] 第四季度展望与盈利挑战 - 公司指引第四季度营收为327.6–340.4亿元,同比增长66%至73% [5] - 预计第四季度交付12–12.5万辆,同比增长65%至72% [5] - 管理层指出置换补贴退坡对需求冲击明显,尤其对L60等中低价车型影响突出,年末难再现“翘尾效应” [5] - 全新ES8订单充足且交付加速,公司对第四季度盈利抱有信心 [5] - 整车毛利率有望升至约18%,其中新ES8车型毛利率预计超过20% [5] - 报告认为第四季度盈利达成条件较为严苛,需综合毛利率达到17%、月交付量超过6万辆,并依赖大幅度的通用化与自研率提升以实现极限降本 [5] - 若盈利更多依赖技术授权等非车业务收入,其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5] 未来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目标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某月5万辆的月销量 [6] - 计划在2026年推出三款大尺寸新车型(第二季度两款,第三季度一款) [6] - 持续推进自研芯片布局,并探索将辅助驾驶芯片向汽车行业及机器人等非车领域开放,通过Tier 1合作伙伴输出芯片及设计能力,以创造新的技术服务收入 [6] - 乐道品牌将定位主流家庭市场,覆盖10–30万元价格带,并已启动20万元以下平台的开发 [6] - 在出海方面,公司已与数十家当地经销商达成合作,萤火虫车型将成为近期重点出口车型,乐道品牌也将陆续进入全球市场 [6] - 海外市场推广节奏将与国内相反,计划先推出萤火虫车型,再引入乐道与蔚来品牌,构建从入门到高端的完整出海路径 [6]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结合公司指引,预计2025年全年交付量约为32.5万辆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42亿元、1224亿元、1465亿元(与前期预测持平/上调10%/上调20%) [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3.1%、13.9%、15.3% [2] - 预计2025-2027年净亏损将逐步收窄,分别为-153.01亿元、-79.94亿元、-45.18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6.27元、-3.28元、-1.85元 [2]
摩根士丹利:蔚来公司-2025 年中国最佳会议反馈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基准市场表现一致),目标价格为5.90美元,较目标价格的上涨/下跌幅度为54%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5/6系列改款支撑销量回升,管理层预计5月交付量环比稳定,6月有更显著增长,Onvo L60在2025年下半年月销量有增长至7 - 8千的潜力,L90预计在第三季度推出,L80预计在第四季度推出,Firefly国内稳态月交付量为2 - 3千,海外销量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贡献 [1] - 蔚来自去年以来实现了10%的物料清单(BoM)成本节约,未来成本节约将来自自动驾驶BoM成本降低、跨品牌供应链整合、同一品牌不同车型间的零部件共享以及规模效益 [2] - 集团成本节约将在第二季度开始显现成效,2025年第二季度裁员约5千,多为研发人员和销售支持人员,未来可能有更多裁员,预计第二季度实现成本节约,季度研发费用可能低于30亿人民币,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比率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下降 [3] 相关目录总结 估值方法 - 基于美国存托凭证(ADR)目标价格推导,使用7.8港元/美元汇率,对牛市/基础/熊市情景分别赋予25%/50%/25%的权重,关键假设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18.7%、贝塔值2.4和长期增长率3% [7][8] 行业覆盖情况 - 报告对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内多家公司给出了评级和价格信息,如安徽江淮汽车评级为“E”(Equal-weight,持股观望),北汽蓝谷新能源评级为“U”(Underweight,减持),比亚迪公司评级为“O”(Overweight,增持)等 [67][70]